二戰德國投降後,歐洲戰場基本告一段落,相反,在亞洲戰場上,日本依然頑強抵抗,號稱“一億塊玉”。 眼看日本的戰敗已經板上釘釘,卻仍然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拒絕投降,美國做出了出乎各國意料的舉動。
1945 年 8 月 6 日,一架美國轟炸機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一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剎那間,整個廣島坍塌,夷為平地,死傷20多萬人。 然而,面對這次轟炸,日本**仍然堅決不同意接受投降條件。 於是,三天後,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一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造成長崎數十萬人**,60%以上的建築物受損。 看到自己百人傷亡慘重,日本人又怒又無奈,無奈之下,只能接受條件,無條件投降。 有人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最應該感謝美國,如果不是他們的兩顆原子彈,我們還不知道日本還想死多久,白乞討。
但事實上,美軍真的在為我們和中國著想嗎? 面對日本的戰敗,他們原子彈爆炸的目的是什麼? 早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就策劃了偷襲轟炸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原本想袖手旁觀的美國被迫介入,這就是著名的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造成至少3000名美軍出動,羅斯福痛聲疾呼:人民必須記住這個大恥辱的日子! 一夜之間,包括荷蘭和澳大利亞在內的20多個國家對日本宣戰,此時,距離9月18日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美國人狡猾的性格從未改變,如果不是日本故意製造麻煩,相信他們還是寧願袖手旁觀,把羊群放在自己身邊。 可是,既然是被迫參戰的,美國又怎麼能輕易放過拖著他們下水的小日本呢?
原本以為以一己之力打敗日軍是輕而易舉的,但日軍不怕死的性格讓他們深感震驚,比如人體炸彈、神風特攻隊等,讓美軍嘗到了所有的苦頭。 隨著戰線的推進,美國突然發現,在戰爭期間,蘇聯正在加速其全球擴張,為了遏制不可預見的發生,美國人毫不猶豫地犧牲了中國的利益,以換取蘇聯對日的戰爭。 此時,日本的失敗已經逐漸顯現。 眼看日本就要完蛋了,美國既興奮又有些不甘心,他們也擔心日本會被德國等其他陣營瓜分,正好第一次原子彈試驗就在這個時候成功引爆。 為了不留下遺憾,為了獲得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美國決定再次對日本進行試驗,杜魯門甚至想到了乙個宣告:以最低的代價和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 於是,在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投降了。 因此,美國投下原子彈的更大原因是為了報復日本,威懾其他國家,當然最重要的是在世界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成為世界上真正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