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達佩斯3月1日電(記者 張旭)2月29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前景與路徑”學術研討會。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給歐盟和歐洲國家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當前,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歐洲應摒棄地緣政治思維和泛安全敘事,營造合作共贏的環境。
中國社科院秘書長趙志敏在研討會上指出,結合同日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世界經濟下行、全球動盪加劇、地緣政治風險上公升等不利環境下,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頂住壓力,砥礪前行, 全面復甦,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步伐穩固。
趙志民表示,中歐是彼此重要的戰略夥伴,歡迎歐方分享中國超大市場機遇,加強與中方互利合作。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機制和平台逐步完善,經貿合作穩步推進,人文聯絡不斷深化和鞏固。 面對困難和挑戰,中東歐國家合作應更好地發揮智庫作用,創新合作路徑,解決合作難題,提高合作效能。
匈牙利國家行政大學約翰·盧卡奇研究所研究員埃斯泰豪伊·維克多(Estaihaui Viktor)表示,世界正處於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既有突出的風險,也有重大機遇。 歐洲不應將中國視為風險,而應將其視為機遇。 他認為,在歐盟尋求能源替代的當下,中國可以充分發揮其在綠色能源方面的優勢,使能源成為歐中未來合作的重要起點。
克羅埃西亞地緣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亞斯納·普列夫尼克表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和歐中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儘管當前歐中關係存在一些障礙,但這些問題的根源並非來自中國或歐洲企業,而是來自目前歐盟對華外交過度依賴美國。 她表示,歐盟應堅守原有價值觀,回到支援多極世界的立場,探索與中國合作發展的機會。
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中東歐研究所主辦,來自匈牙利、德國、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等國的專家學者就中國經濟的現狀、動能和前景,以及新形勢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務實合作的前景和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