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3年是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高質量增長的一年,銷量突破770萬輛,佔乘用車整體銷量的36%。
展望2024年,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接近1000萬輛大關,純電動汽車銷量有望增長30%以上。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2024年大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企業要靠運營獲得正現金流仍存在相當挑戰,行業“量”的局面很可能持續下去。
目錄:
1.回顧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踏步前進。
2.展望2024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將勇往直前。
3.啟示:2024年———消費端將從“充足數量”轉向“質需求”,推動產業端“誠信”之後的“新”
1.回顧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踏步前進。
過去一年,我國新能源產品佔比超過35%,純電滲透率達到24%,呈現出規模化發展的發展態勢。 預計2024年新能源滲透率有望超過40%,純電動產品滲透率可達30%。 從長遠來看,到2030年,純電動產品可能佔據全國半壁江山,新能源產品將佔中國汽車市場整體的70%以上。
我們認為,2023年將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逐步轉變,鼓勵產業基礎,市場端以高供應和豐富的品類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真正發展到市場驅動增長階段。
中國乘用車銷量回顧與趨勢
與往年相比,2023年新能源產品發展趨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新能源汽車不再侷限於某些特定型別或車身級別,而是呈現出全面推廣的趨勢。 此外,產品結構也呈現出多元化、成熟的特點,標誌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進入乙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新能源產品車型來看,我們觀察到,2023年,轎車、SUV、MPV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新車型投放市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SUV和MPV的新產品供應增長速度明顯快於轎車,與汽油車類似,它們正逐漸成為戰場。 各品牌都在努力拓展和全面覆蓋新能源領域的產品譜系,以匹配傳統燃料市場的供給替代。
從新能源產品水平來看,我們觀察到,2023年B級及以上轎車、SUV、MPV銷量均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幅,呈現出強勁的市場活力,與以往以往以小型車為主的新能源產品結構大相徑庭。 2023年,A級及以下小型車型的投放率明顯低於其他級別。 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產品的新產品結構正在從以往小而相對低端的車型向空間較大的中高階車型傾斜,產品供應日趨成熟。
新能源車型在售數量趨勢 [2022-2023.]1-11] 包括 PHEV 和 BEV
從充電基礎設施供給來看,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已形成全球最大、最廣泛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將為消費者信心和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帶來有力支撐。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顯著成熟,終端使用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產品認知度將持續提公升,這一趨勢也體現在市場結構上。 從城市銷售分布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結構正逐步向傳統燃油車水平靠攏。 同時,新能源產品在不同車型級別、**範圍內的消費者滲透率也呈現出顯著變化。
2.展望2024年,中國新能源產業將勇往直前。
展望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大步前進,譜寫歷史篇章。 我們相信,行業將圍繞品牌再提公升、新技術體驗、深耕海外、售後新需求、新財務形勢等五大關鍵主題,為未來價值鏈各環節的進一步重塑帶來有力支撐。
首先,技術創新打造品牌背景。 幾十年來,隨著幾代中國汽車製造商的不斷努力,中國汽車製造商利用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進步。
其次,產品公升級帶來更強的品牌承載力。 如上所述,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的發展格局已從A級以下車型主導的發展格局轉變為更加多元化的車型覆蓋,中國汽車的質量、配置、技術和設計都以新能源車型為代表,得到全球認可。
最後,客戶群體的突破帶來了品牌受眾的擴大。 過去,自主品牌的受眾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追求價效比,對最好的敏感。
2024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技術競爭將繼續,軍備競賽將愈演愈烈。 然而,品牌將從單純的“批量”配置轉向“批量”體驗。
新能源汽車圍繞體驗主題開發
聚焦中國動力電池市場,2024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企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降本增效,包括提高產品效能、降低成本、加強技術創新、拓展海外市場等。
目前,中國和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正面臨供需失衡,動力電池最佳產能遠超市場需求,導致庫存積壓,形勢嚴峻。 ** 由此,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同時,在商業模式改革、行業標準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未來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公升。
同時,預計2024年我國電芯標準化程序將進一步加快。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步成熟和技術進步,電芯的規格將逐步統一,這也將為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的規模效應。 但這也意味著,不具備標準化產能的電池廠可能會被淘汰出市場,進一步加劇市場集中的趨勢。
在不斷“內捲化”的形勢下,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需要積極探索海外布局,以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出口和海外銷售持續上公升,中國動力電池正在從全球銷售轉向全球製造。
3.啟示:2024年———消費端將從“充足數量”轉向“質需求”,推動產業端“誠信”之後的“新”
2024年初,基於過去市場的變化,我們展望未來發展的主旋律,預測潛在風險。 從終端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提高了大眾對新能源產品的接受度,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嚴格的消費需求。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2024年將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品質”需求在滿足“數量”需求後的第一年體現出來的第一年,“品質”將聚焦於產品、服務、使用、維護全生命週期的“體驗”。
對於新能源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參與者來說,順勢而為的發展戰略,在大浪大沙的環境中,確實是乙個好的策略。 企業需要在洞察市場變化特別是消費者變化的基礎上,走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的正確道路”,結合自身稟賦,明確發展戰略,不斷“創新”,站在潮流前沿。
3.1、汽車品牌主機廠:“體驗價值”打贏“產品優先”之戰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車企是連線消費者和產業鏈的關鍵樞紐。 在使用者側“充足量求質”的趨勢下,車企需要密切關注需求的變化,以體驗為核心,全面重塑企業管理方式,在終端構建面向使用者的營銷和渠道能力,注重產品端品質和體驗的全面公升級, 並在技術研發方面注重技術平等和經驗骨幹,最終以“體驗價值”打贏“產品至上”之戰。在產業鏈和運營方面,要打贏這場“內卷”戰,提質增效尤為突出。 從戰略層面的價值鏈協同增效提公升,到運營層面的運營成本降低,這些都是車企在“內捲化”環境下應該考慮的核心競爭力。 圍繞動力電池領域,車企應考慮如何整合最新的電池技術和產業鏈資源,優化整車續航里程、效能和成本,並應參考歐洲市場,關注自身的社會責任,為中國市場對電池再利用的需求和監管要求做好充分準備。
3.2、汽車動力電池企業:技術與業務雙創,推動可持續發展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中單項價值最高的部件之一,因此動力電池廠商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的核心環節,電池產品也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使用和維護體驗。 因此,業內對動力電池企業“又愛又恨”,在國內市場和廣闊的海外市場對電池成本和海外產能的匹配有直接需求,而消費者則希望動力電池企業提供安全、持久、環保、可靠的產品和服務。 有鑑於此,動力電池企業需要在技術和業務兩個層面進行創新。 在技術方面,前沿電池和材料技術的突破、對整車技術的理解、生產技術的顛覆性創新、前瞻性技術(如人工智慧)的落地,都有利於動力電池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業務端,維修、保險、延保等多元化業務布局,有利於動力電池企業探索第二增長曲線。
3.3、汽車服務商:新能源帶來新機遇,只有擁抱變化,才能站在潮流的前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體現了中國汽車對傳統百年汽車產業跨越式創新的貢獻。 然而,除了主機廠和核心零部件製造商外,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大量參與者也面臨著新時代的發展挑戰。 聚焦汽修服務,如果說傳統售後服務商在過去幾年還在等待新能源機會,那麼他們猶豫不決;所以今天,售後服務機構需要真正思考,在新能源量不斷增加的當下,如何加入新能源售後的浪潮。 對於金融保險服務商來說,燃料時代的“最佳戰”或將逐漸失效,能夠把握客戶需求、敏捷應對的企業才能持續創新,挖掘市場價值。 對於汽車服務商來說,本質是服務,服務的重點是“有價值和卓越的體驗”。 新能源時代,對體驗的需求被提公升到乙個新的高度,這也將是優質服務企業蓬勃發展的最佳時代。
總體而言,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新的機遇,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所有參與者都需要堅持創新,擁抱變化,在激烈的競爭和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屹立不倒。
免責宣告:洞察研究報告根據公開資訊整理,觀點及版權歸報告發布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絡發布者刪除,如對報告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聯絡發布者。 所有內容僅供行業分析之用,任何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