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的貨幣政策主要表現在紅色貨幣的發展和擴張以及逐步統一。 當時全國建立的解放區主要有西北解放區、東北解放區、內蒙古解放區、吉恰累猖解放區、華北解放區、中原解放區、鄂豫皖解放區、華東解放區、華南解放區、瓊崖解放區等。 起初,每個解放區都建立了自己的**銀行,並發行了一種獨特的紅色貨幣。 隨著我敵戰形勢的變化和解放區的變化,解放區的貨幣發行和管理政策也在發生變化
首先,每個被分工圍圍的小解放區發行自己的貨幣,然後較大的解放區發行貨幣,進行其管轄下的小解放區發行的貨幣。 最後,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其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在全國兌換成解放區的貨幣,實現了解放區內貨幣的統一。
1947年,華北財經會議提出了四項統一的方針政策,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直接領導下,建立統一的財經工作機構,統一各地區的經濟經濟鬥爭政策和反敵經濟鬥爭, 逐步統一各地供給標準,統一各地貨幣發行計畫,穩定各解放區貨幣兌換率,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各解放區財經工作的全面統一。
為進一步擴大和加強人民幣使用範圍,穩定貨幣價值和市場交易,採取了一系列經濟金融措施:繼續有計畫地收集和兌換各根據地的貨幣; 限時兌換各種舊幣; 嚴禁外匯流通和人民幣進出境,外匯由國家統一管理; 禁止金銀和各種金銀鑄幣的流通和轉讓; 嚴禁偽造人民幣。 先後將其他解放區流通的貨幣兌換,解放區的貨幣基本統一為人民幣。 解放區通過進行貨幣鬥爭,迅速消滅了法定貨幣,維護了紅色貨幣的信譽和形象,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發行首套人民幣的條件逐漸成熟。
1948年12月1日至1955年5月10日第一套人民幣流通期,共印製發行了12種面額、62個品種,除1000元雙馬耕地窄長券外,其餘均由山西察哈冀邊區印製局王一九、沈乃勇設計。 其中,正面圖案為10元水利礦山優惠券,正面圖案為50元驢水、礦山工廠優惠券,均體現工農業生產,正面圖案為20元煤礦和工人推煤車優惠券, 這反映了工業生產。第一批人民幣主要印在河北省阜平、沈縣、石家莊等地。
由於當時正值全國人民解放戰爭前夕,鑑於國民經濟膨脹嚴重,首套人民幣暫時沒有發行輔幣和金屬幣。
建立獨立統一的貨幣體系,為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全國解放和新中國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進一步改善了解放區貨幣體系的缺陷,如草率的分化等,更好地促進了解放區生產生活的恢復和發展。
發行首套人民幣後,中國共產黨繼續調整金融發展,初步實現了解放區經濟金融政策的統一,恢復和發展了解放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從長遠來看,貨幣體系的初步設計為中國後來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貨幣政策獨立實施的原型和條件。 此外,它開啟了中國金融史的新紀元,結束了舊中國混亂的金融體系和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審慎貨幣體系的開端,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