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國家,黑貓通常被視為不祥之兆,因此應避免使用。 然而,在中國,很多人看到黑貓並不害怕,而是親切地稱呼它們"郡治安官",這讓黑貓們自己都懵了,他們也不明白自己怎麼會突然成為**的一員,而且地位也很高。
外國遊客也很好奇,原來中國不僅有警犬,還有警喵叫。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部只有五集的動畫系列《黑貓警長》。
《黑貓警長》雖然只有五集,但跨度卻是四年。 從1984年到1987年,它播出了五個獨立故事:《殲滅倉鼠》、《在空中捉敵》、《吃紅土的賊》、《吃掉丈夫的螳螂》和《會吃貓的大叔》。
由於各地方臺的播出和重播分散,觀眾每集的次數也不同。 有些人可能會重複一集,而另一些人可能從未看過一集。
對我來說,看得最多的一集是《空中捉敵》,也就是《食猴者》的一集,看得最少的一集是《吃貓的媽媽》。
《黑貓警長》之所以成為一部受歡迎的現象級動畫片,除了製作精良之外,劇情設計也超前於當時的時代。 這是一部高能元素的警匪劇動畫版,有槍戰、隧道戰、空戰。
同時,《黑貓警長》也是一部科普片,第一集就有鼴鼠一樣的鼩鼱、雌性螳螂吃雄性螳螂等生物學知識。 而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部科幻電影,警察和罪犯都有科幻裝備,比如黑貓警長的空地車。
被舉報,導演退休,版權之爭。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
有家長看完《黑貓警長》後,認為裡面黑暗、殘忍、暴虐的劇情不適合自己的孩子,於是舉報了。 這合理嗎?
其實確實有一些直觀的殺戮場景,不像《貓捉老鼠》打架卻安然無恙的情況,《黑貓警長》中的殺戮行為是真實的,比如吃猴的老鷹吃猴子的場景,對於一些網友來說,可能是童年的陰影。
儘管有食猴的老鷹搶劫村莊、白鴿探長被殺、白貓飛行員瀕臨死亡等場景,但現在看來,這些情節確實過於暴力,畫面有些詭異。
與《喜羊羊與灰太狼》《藍貓淘氣3000個問題》等現代動畫片相比,簡直無與倫比。 然而,黑貓警長的這些鏡頭出現的事實並不意味著動畫片有問題。
上世紀80年代,當《黑貓警長》風靡一時時,國產影視劇領域也有很多強調暴力和恐怖的作品,其中最典型的可能是陝版的《風神幫》。
讓我們回顧一下70後、80後,一定會想到幾部給幼小的心靈帶來陰影的影視劇。 你還記得嗎?在1989年的《舒克貝塔歷險記》中,也有老鼠吃小貓的場景,那些小貓甚至被做成各種菜餚,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些噁心。
這可以從當年《黑貓警長》獲得的多個獎項中得到證實。 1985年,《黑貓警長》獲得中國少兒少年片優秀影片金牛獎。
1988年獲廣電部優秀影片獎、中國兒童青少年電影油娃獎優秀影片獎。
如果《黑貓警長》因為家長的投訴而被下架,這部動畫片就不會獲得這些獎項。 看看陝版版的《風神邦》拿了多少獎項就證明了這一點。
此外,即使在《黑貓警長》動畫片播出之後,***和圍繞它的專輯也一直賣得很好,這再次證明了這部動畫片的優秀品質。
隨著網際網絡的發展,一些舊東西也被貼在網際網絡上。 其中之一與《黑貓警長》的導演戴鐵郎有關。 有人寫道,戴鐵郎在上美工作室內部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包括否定其作品風格、拒絕其作品、降低導演工資、被迫提前退休等。
這一切,據說都是由於商美影業內部的人事鬥爭和傾斜,導致《黑貓警長》未能得到充分發展。 然而,儘管遭遇了這些挫折,戴鐵郎仍然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成為中國動畫的先驅和傑出代表。
《黑貓警長》因其暴力情節而受到批評,但最終並沒有被邊緣化。 相反,作為上海梅影製片廠動畫系列的開創性作品,《黑貓警長》受到了一些政策傾斜。
其製作和播出的導演是嚴定賢,他曾經說過,當導演時設定的目標之一就是開發動畫劇集,而《黑貓警長》之後的《葫蘆兄弟》無疑是最成功的。
上世紀80年代,電視普及,從《黑貓警長》開始,上美電影製片廠的動畫電影就進入了系列化時代。
黑貓警長被誤解為沒有獲獎,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這部經典動畫片拿下了三個重要獎項,導演戴鐵郎更是渴望為外國動畫電影拿獎。
不過,當時國外動畫片的獎項主要還是單集動畫片,而《黑貓警長》是系列,這也是它沒有獲獎的原因之一。
當時,尚美電影製片廠主要將民族動畫片送往國外參加頒獎,以傳播東方文化,賺取外匯。 雖然《黑貓警長》在中國受到熱烈歡迎,但其科普科幻內容未必符合當時國外獎項所看重的民族特色。
戴鐵郎局長確信自己在解放前曾從事過地下工作,因此應該給他遣散費而不是退休金(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這場爭議無疑會對導演的心情產生影響,進一步影響《黑貓警長》的創作。
然而,現實情況是,導演終究會退休或退休,這個爭議是由1957年商美影業成立的時間決定的,上美影業無法解決。
從1987年到1991年,導演戴鐵郎不僅執導了《黑貓警長》第五集,還執導了《警犬救護車》《森林、鳥和我》等動畫片,直到1991年9月退休。
因此,將《黑貓警長》的判決歸咎於導演的退休或不公平待遇,顯然是不客觀的,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雖然上世紀80年代版權問題還比較混亂,但《黑貓警長》的版權糾紛案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據半月刊《法律與生活》報道,1987年第五集播出後,這部動畫片因著作權問題引發了全國最早的著作權糾紛之一,這也是上海首例此類案件。
雖然《黑貓警長》動畫片改編自朱志祥的同名科學童話**,前五集在片頭註明“改編自朱志祥的科學童話”,並支付了相應的片酬,但版權問題還是導致了動畫片的戛然而止。
《黑貓警長》的原創作者朱志祥在漫畫起火後發現自己的作品被出版社和期刊盜用,單本和**上沒有標明自己的名字,也沒有收版權費。
更令人氣憤的是,這些出版物的版權費只有2左右4萬元,全部被《黑貓警長》導演戴鐵郎拿走。 於是,1987年,朱志祥憤怒地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權,公開道歉,賠償經濟損失1萬元。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家,原創作者應該受到尊重,應該受到權利的保護。
經法庭調查,確定童話《黑貓警長》的真正原創作者是朱志祥,由戴鐵郎和上美電影製片廠負責製作該動畫片。 對於《黑貓警長》和***這本雜誌來說,他們支付的版權費不僅包括文字的報酬,還包括畫作的報酬。
因此,法院認為,在實踐中,戴鐵郎確實存在一定的侵權行為。 經法院調解,戴鐵郎從朱志祥獲得的報酬中賠償朱志祥2880元,朱志祥當庭撤訴。
雖然訴訟已經解決,但兩人的關係卻因此受到影響。 據知情人士透露,戴鐵郎當時已經完成了《黑貓警長》的後續工作,包括一些新的小動物形象的設計。
然而,由於版權問題,戴鐵郎一時生氣,把所有的稿子都撕毀了。 而朱志祥已經寫了30萬字的《黑貓警長》的故事,數量已經達到了100多字。
訴訟的結果,兩人的關係陷入了僵局。 那麼,公平地說,《黑貓警長》的戛然而止,是因為這場版權官司呢?
雖然版權之爭無疑對《黑貓警長》後續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沒有下一集,但問題還不是全部。 事實上,在版權官司之後,朱志祥、戴鐵郎和尚美工作室在四五年後的90年代初也曾嘗試過再次合作,但這次嘗試最終都失敗了。
歸根結底,《黑貓警長》的戛然而止,是市場規律的體現。 如果當年的第六集能繼續拍下去,一直拍到第七、第八集,說不定《黑貓警長》可以成為柯南系列那樣的偵探劇,或者是科幻科幻兒童片,觀眾可以一邊追劇一邊吐槽。
然而,由於1987年製作團隊的更迭,以及觀眾審美和品味的變化,續集很難再現當年的驚豔感覺,單靠感情很難吸引觀眾回歸。
同樣,《葫蘆兄弟》第一部也表現不俗,但到了《葫蘆小金剛》第二部的時候,市場反響明顯下降。
同樣,2010年由導演戴鐵郎親自執導的《黑貓警長電影版》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評價,只有5分6分,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再去電影院懷舊了**這個經典故事。
2015年,《黑貓警長:翡翠星》帶著新故事上映,但口碑評分只有5分7分,只有6000多萬元的票房收入。
更令人遺憾的是,估計當年《黑貓警長》的影迷大多並不知道,《黑貓警長》還有兩部大電影。
最好的歸宿,就是把《黑貓警長》藏在心底,雖然沒有下一集,但這份遺憾也充滿了我們對它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