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國航空煤油消費量約為3883萬噸,直接碳排放量超過123億噸,約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 在“雙碳”背景下,可持續航空燃料是目前航空業最可行的減碳關鍵路徑。
據了解,歐盟已明確表示,從2025年起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調和比例為2%,2030年提高到6%,並計畫從2027年起,飛往歐洲的航班必須滿足可持續航空燃料調配的要求,否則將處以可持續航空燃料與化石航空燃料差價2倍的罰款。 美國也作出了類似的承諾。 可持續航空燃料已形成全球共識,中國航空市場發展強勁,航空業面臨碳減排嚴峻挑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寧波鎮海煉化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書記莫定歌表示,從國內來看,中國石化已經研發出具有自主智財權的生物航空燃料生產技術,中國首個年產10萬噸的生物航空燃料工業裝置已在鎮海煉化大規模生產。 並榮獲亞洲首個全球RSB生物質可持續航空燃料認證。與傳統的石油基噴氣燃料相比,鎮海煉化有限公司以地溝油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生物噴氣燃料,可在整個生命週期內減少7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行業供需市場尚未完全啟用,政策引導不明確,90%的廢油原料出口導致國內**短缺,全產業鏈相關財稅體系尚未完善。
對此,莫定閣就構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體系提出了相關建議
一是加快建立廢油脂等生物基原料規模化、高效化體系。 目前,生物基原料主要依靠當地企事業單位銷售,資源分散,市場監管難度大。 建議加強生物基原料企業資質認證,鼓勵中央企業、國有企業和具有規模化加工能力的大型民營企業參與原料經營,從產品標準和出口退稅政策等方面加強調控和政策調整,控制廢油脂出口; 提高原料供應,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生物基原料資源統籌規劃能力。
二是加快建立我國自主可控的可持續認證體系。 根據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資源現狀和生產工藝,自主建立和完善全生命週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標準,可追溯追溯的可再生原料和燃料資料庫,以及可持續燃料評價標準、產品標準、認證規範體系、適航認證標準, 等,實現國際互認,打破可持續認證和全生命週期碳排放核算受他人控制的現狀。
三是完善產業政策支撐體系,促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健康發展。 參照國內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稅收支援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研發生產等產業鏈各環節給予適當財政補貼,鼓勵農林廢棄物等多路線原料的技術研發; 制定航空業碳減排路線圖,提出可持續航空燃料調配比例的強制性或指導性目標和方案,建立健全可持續航空燃料碳證交易體系和運營體系,將民航業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支援綠色可持續燃料產品產業健康發展。
文丨 記者 吳麗 編譯.
編輯|郭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