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於奕辰。
當我刷知乎時,我看到了乙個瀏覽量超過1000萬的問答:
孩子該如何在博士學歷、華為年薪65萬元、公務員年薪18萬之間做出選擇? ”
底部,@牛小頓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總是權衡利弊,考慮勝算,吃得虧,很少問自己喜歡什麼? 你想要什麼? 它適合什麼?內卷之下,如何打爛牌成了大家的“修身養性”。看來,最重要的不是做人,而是不吃苦,不失敗,不走彎路。
從很小的時候起,孩子就不能有想法,有想法就退縮; 你不能有愛好,有愛好就可以談上大學; 不可能有區別,如果有區別,就改變它; 不能有嘗試,也不能失敗。 ”
環顧四周,無數人在追求“高效”的生活和規範的生活
高效學習、高效畢業、高效工作、高效結婚生育。
我們被“催促”往前走,怕我們放慢腳步,會被嘲笑一輪又一輪:
26歲考上研究生,29歲畢業,沒有伴侶,沒有工作,是失敗嗎? ”
我們不敢回頭,怕被“佔便宜”,往前跑。
我們生活得太“高效”了,太累了,快要窒息了,什麼都不知道。
在《圓桌餡餅》中,竇文濤感嘆道:
“我現在認為中國是病態的,這種高讓我覺得他們有點恐慌。 ”
因為這種高效率根本不是“自願”的選擇,而是一種無法利用的生存策略。
有一次,竇文濤點了乙份外賣,等了半天,他點了按鈕催餐。
結果,外賣哥一到,就不停地道歉:
“對不起,我今天堵車遲到了。 我拼命地衝,我拼命地衝。 ”竇文濤道:“沒事,沒事,你走吧。 ”
但外賣員還是說了句“對不起”,邊說邊哭。
竇文濤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不怪你。 ”
一問才發現,他無意中按下了提醒按鈕,外賣哥300元就走了,只好幫他取消,這天也沒白做。
一旁的陳丹青聽完這話,不停的搖頭嘆息:
它很扭曲,很可怕。 ”
當效率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時,功利主義就前所未有地膨脹了。
成功是為了快,成功是為了成功。
至於過程,沒人在乎。
這就產生了乙個巨大的“篩子”,可以篩掉那些跑得慢的人。
這些人去哪兒了?
《板月壇》雜誌做了一項調查,發現了乙個叫做“城市擅自占地者”的奇特群體。
“與'啃老'和'蹲人'不同,城市'蹲人'特指那些'好牌',被寄予厚望的年輕人,但他們願意成為社會上的'最優秀的人'。 ”曉星畢業於985大學,卻沒有進入“大廠”,實現了“畢業是巔峰”的願望。
相反,在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後,她主動逃離了內捲大軍:
只要不花錢,就沒有人強迫我工作。 ”
對她來說,攢錢買車買房的需要,其實是外界強加給她的。
“捫心自問”,她不想當“家奴”。
雖然這樣家人會很開心,但她不會開心。
當她明白這一點時,“賺大錢”的動力消失了,焦慮消失了,整個人都很放鬆。
小星的消費慾望很低,一年2萬塊錢就夠花錢了,所以他不用過996的生活,留出很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浪費時間”奢侈。
正如李元生在詩中寫道:“直到一切被浪費的東西在我們身後長出薄薄的翅膀。 ”
與其說“城市擅自占地者”腐爛,不如說他們過著不受外界慾望脅迫的生活。
他們主動“按下”生命的快進鍵,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在豆瓣上,有乙個群叫“985垃圾介紹群”,可以看到各種關於“垃圾”的反思:
從小我就不懂“戰鬥”這個詞,更不用說“為xxx而戰”的概念了。 ”
我覺得我被我的學歷窒息了。”
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
我必須使用我所學的知識嗎? ”
他們必須自己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當乙個“城市蹲”式的“浪費”,最難的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因為“爛得可恥”早已刻在每個人的基因裡。
很多人在鐘擺和內捲之間搖擺不定。
於是,“假裝上班”的“行為藝術”應運而生。
天涯上有乙個很有氣的帖子,叫“記錄每天假裝上班,直到被曝光的那一天”。
開場介紹非常坦率:
“90多歲**,剛過30歲生日,嚴重肥胖,未婚,深度涉足網貸,重度撒謊,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一直沒有工作,欺騙家人參加公務員考試半年,最近父親催促找工作,現在每天假裝出去打工, 以前在書裡看到假裝去上班的人,覺得很不懂事,但現在變成了這樣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混,所以我想記錄下來,在泥潭裡,如果能站起來,回頭看看也很有意思,如果起不來, 那你就起不來了。”看起來很傷心,但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無數人爭相上“高速公路”,她卻自願“出軌”,過著非“主流”的生活。
房東曾在英國留學,當過老師,創造了事業,有過不錯的人生經歷,卻在“創業之年”放棄了“勵志”的生活,每天假裝上班不告訴父母,假裝有“生意”要做。
有時我去電影院,有時我在酒店癱瘓,有時我去夜市,有時我住在書店,有時我去茶室打麻將,有時我在街上閒逛。
在此期間,她通過了公開考試,但失敗了。
她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她的母親對她大吼大叫,並試圖“叫醒她”。
你到底要做什麼? ”
母親不停地向她介紹這個物體,並經常責罵她,以期讓女兒知道自己的錯誤,阻止懸崖。
或許,正是父母無盡的“期待”,讓她在30歲那年突然“叛逆”。
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乙個人應該玩不同層次的遊戲,為什麼生活必須“成功”。
種種迷茫加深了她的抑鬱。
有一次,她喝到深夜,吞下安眠藥自殺。
第二天,警察來了,想帶她去洗胃。
至於母親,她並不在意女兒的痛苦,而是不停地責罵,說她讓她難堪了。
離譜的是,洗完肚子,媽媽還在罵人。
那一刻,房東崩潰了,大聲喊道:
“我只是胖,我就是嫁不了,我和男生有接觸,我不會嫁給我。 ”沒有人天生“鬱悶”,但被外界一次次“錘”後,變得“沒有動力”,房東也一樣。
與其說她生氣,不如說她在尋找生活中的一千種可能性。
只是我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這就是她從小就被教導的:
不要迷茫,不要猶豫,不要停下來,直到你的心臟停止跳動。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說了一句非常令人心碎的話:
“大多數人在二三十歲時就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餘生都在模仿自己,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自命不凡,重複他們做過的事情,他們的想法,他們愛什麼和恨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房東比大多數人勇敢得多。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乙個叫做“循序漸進”的“程式”中。
心中的激情慢慢熄滅,不敢做任何嘗試,生怕後半生出錯。
這樣的生活,在別人眼裡是成功的,但對自己的卻是失敗的。
他們感到不情願,開始了他們的“反叛”之旅。
豆瓣上有乙個話題,叫做“三十歲以後的'叛逆期'”。
數以百計的人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叛逆經歷。
有人30歲那年,攢了25萬元現金,打算用這筆錢買房,卻在岳麓山開了一家“博爾赫斯詩集”。
有人在30歲做自由職業者,31歲離婚,成功了,把自己和孩子變成了初級模特。
也有30歲未婚,沒有固定收入,卻絲毫不慌張,背包三年多,北上冰島,步行到世界最南端的燈塔。
有人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價值。 ”
那麼,問題來了,誰來定義什麼是價值?
是你愛的人,還是你的長輩,還是喜歡引導別人生活的網友?
在我看來,他們都不是。
否則,就沒有“叛亂”這個詞了。
很多人生命的意義,無非就是獲得父母、親朋好友和社會的認可。
於是我被房貸和車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對結婚生子的恐懼達到了極點。
這就是最荒謬的事情。
什麼時候才能獲得自己的身份認同,才能找到自我價值感。
到那時,“倦怠”這個詞就不會出現在生活的字典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