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對美有愛。 美妝經濟催生了醫美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在“美妝消費”的道路上卻存在著不少陷阱。 自2021年1月1日以來,全市12315投訴舉報處理指揮中心共收到涉及整形服務的投訴舉報3689件。
主管部門提醒理性消費,謹慎醫療美容專案,謹防被無良醫療美容機構欺騙。
箱。 直播間的購買服務被商家拒絕退款。
整容要小心,不要在直播間下單,一旦下單不退,很容易被坑,相信我一定不要下單。 小燕說,去年,她在廈門一家整形醫院的直播間買了乙個2萬元的透明質酸專案。 當時,一位銷售人員下單後,立即要求她“核銷”,但沒有解釋“核實”後無法退款。 前不久,考慮到她已經離開廈門,短期內不能去店裡做專案,她向銷售人員要求退款。 銷售人員以“直播專案購買核實後不予退款”為由拒絕。
我實際上沒有購買,為什麼我不能退款? 蕭炎對此提出質疑,多次與對方溝通無果後,他撥打了12315投訴。 “當整形外科機構發現投訴時,他們立即聯絡我要求退款。 蕭燕說,她希望用自己的經歷來提醒那些想變美的女生。
朋友圈誇大宣傳做“免費專案”先消費。
你真的不應該貪圖便宜,相信朋友圈裡的虛假廣告。 市民陸女士向本報報導,她不僅因為相信某美容會所免費“深修”專案的誇大功效而被騙去強制充電和消費,還導致臉部受損。
美容俱樂部聲稱“深層修復”計畫是免費體驗的。 但是,當您實際體驗它時,您需要充值或購買產品才能成為會員。 “看到他們對結果的評價,我很感動,想嘗試一下。 盧女士說,當她意識到自己被迫消費時,她要求俱樂部退款。 然而,另一方以所提供的服務是免費和免費的專案為由拒絕。
盧女士將這家美容俱樂部告上法庭。 法院裁定,美女會所隱瞞不具備相應醫美資質的事實,誇大微信朋友圈“深度修復”專案的宣傳,誤導消費者,構成欺詐,除退還服務費外,應處以三倍費用的處罰。 最終,俱樂部退還了陸女士350000元,並支付賠償金1050,000元。
花4800元去祛祛雀斑,買回臉上的白斑。
選擇醫美機構要謹慎,不要盲目相信網路平台的廣告! 身為市民的李女士,在經歷了一段“血淚史”後,才有了這樣的經歷。
3年多前,李女士在短**平台上刷了一家宣傳“皮秒美”的美容公司,被臉上的黃褐斑感動了。 美容公司的客服向他介紹,“皮秒美容”可以做到全臉祛斑,並承諾技術、產品、服務都是以質量為保證的。 沒想到,在花了4800元買了“皮秒美人”後,李女士的臉頰起了水泡,出現了燒灼、刺痛、神經抽搐等症狀。 經過多次談判,美容公司最終全額退款,並出具承諾書,承諾對造成的損失負責。 然而,李女士的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白斑,整容變得“毀容”,需要去醫院進行連續雷射治療**。
後來,李女士才知道,美容公司沒有衛生執照,也沒有醫療機構資質,給她做手術的醫生也沒有醫師資格。 她在法庭上起訴了這家美容公司。 判決後,美容公司賠償了李女士2超過30000元,公司四位股東分別承擔補充清算責任。
使用過期醫療器械被罰款2萬元。
即使是在正規的醫美機構消費,也要注意所使用的醫療器械是否過期。
不久前,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對醫療機構藥品和器械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 在某整形外科門診部的注射室和手術室,發現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可吸收手術縫合線”和“一次性肝素帽”等過期醫療器械。 門診部工作人員表示,涉案過期醫療器械未使用。
執法人員對涉事醫療機構近兩年的病歷進行審查分析,結合現場檢查,認定當事人未嚴格按照要求對相關產品進行定期檢查和記錄,也未加以控制, 將過期的醫療器械放置在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注射室和手術室的風險更大。
執法人員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罰款2萬元,並沒收涉案過期醫療器械。
避免陷阱的提示。 在選擇美容院時,應首先檢查其主體資格、“證書”和“執照”是否齊全。
“醫療美容機構”是指主要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的醫療機構,本質上是醫療機構,在開展執業活動前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僅取得營業執照,但未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診療範圍內未有醫學美容專案的,不得開展醫學美容服務。
檢查醫生的資格。
您可以在“國家衛健委”官網查詢醫生執業註冊資訊,識別具有相應診療資質的醫生。
檢查產品批准。
您可以登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查醫療器械或藥品的真偽並核實相關批准文號,並自覺抵制假冒偽劣、“三無產品”或**不明醫療器械和藥品。
謹慎進行醫學美容。
醫學美容手術是侵入性或侵入性的,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手術錯誤或不規範,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後果。
一定要負責任地消費。
目前,預付卡在醫療美容行業的使用比較普遍,需要詳細了解預付消費服務的條款,明確申請卡費、使用期限、適用專案、退款轉賬條件等,簽訂協議,而不僅僅是聽商家的口頭承諾, 並提防“醫療美容貸款”。
保留消費證明。
服用後,索要發票(或收據),還需要保留術前和術後**、溝通記錄、服務合同、手術過程中醫生簽署的檔案。 如發生消費者糾紛,應根據證據、雙方約定、合同權利義務與醫療美容機構協商。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投訴或舉報,或向當地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報,組織調解。
了解權利執行的渠道。
醫學美容機構違法違規的,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如出現醫療器械使用、藥品質量、醫美機構虛假宣傳等問題,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醫學美容機構涉嫌非法行醫,造成嚴重損害後果(致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告; 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字:廈門晚報記者 高金環、張石、漫畫、劉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