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碰巧讀到這句話:“每個生物都有盡頭。 ”乍一看,聽起來不錯,但仔細品嚐後,我的心卻在顫抖,不僅實物有保質期,而且注入情感的關係總會發生變化。
是的,離別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不斷經歷的事情,這是乙個不可避免的現實,也會對我們產生負面的情緒影響。
那麼在面對不同情況的離別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才能減少情感上的傷害,更從容地向前邁進呢?
在一度火爆的《前輩3》中,對我來說最淒美的劇情不是林佳哭著吃芒果,也不是孟芸在街上大喊愛林佳,而是林佳主動親吻王欣的那一刻,說明林佳決定不回頭。
很多愛情總是這樣,也許是莫名其妙的,也許是一堆原因,總會在某個時間點走到盡頭,彷彿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前進。
去年3月,我結束了3年的戀愛關係,我們剛分手的時候,我整晚都睡不著覺,整晚都在思考自己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當時,一般狀態是: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感覺自己好像少了一塊,就像有人從我的心裡拿走了一塊血肉,從那以後,我的心遭受了巨大的空虛,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非常痛苦。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努力,最終結果卻如此不盡如人意。
然後,在朋友的陪伴下,我突然意識到我不應該這麼頹廢。
我開始積極主動地工作,即使覺得不舒服,也會按時完成工作,狀態好好與同事溝通,開始安排下班時間,逛街看電影看書或加班我盡量不讓自己閒著,盡量不讓自己沉浸在分離的消極情緒中。
而最後,讓我徹底走出來的,是因為我明白了一點:不要不情願。
不光是我,很多人在面對分手的時候都會感到不甘心,為什麼付出那麼多沒有結果,為什麼管理得當的感情以失敗告終。
但這很正常,不是嗎?
那種只有乙個人的愛情確實很少見,人與人之間命運的長短似乎已經注定了,當感情再也拉不動,當矛盾大於愛情時,所謂的愛情就會被拆解,不情願還是不願意,都沒有辦法。
所以和愛人分手,不要不情願,不要讓不甘心的情緒撕裂你,讓你停在原地,不敢往前走。
叔本華曾經說過:“現實中的離別只是暫時的,但友誼是永恆的。 乍一聽可能很抽象,但當你品嚐它時,它是真實的。上個月底,我的乙個關係很好的同事決定離開這個城市,出城。
記得那天下午我一出門回家,就看到她忙著收拾屋裡的各種箱包,把需要的東西分類打包,把不需要的東西鋪在地上。
空調嗡嗡作響,涼爽,但她略顯疲憊的臉上掛著大顆的汗珠。
早已想到了分離的那一幕,難過得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捨,良久,我用哭聲擠出一句話:“你需要我的幫助嗎? ”
她搖了搖頭,說:“沒關係,我差不多可以收拾了。 ”
之後,我站在她旁邊,看著她工作偶爾伸出手來和她說話。
說實話,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和朋友分開了,初中、高中、大學畢業後,總會把一些關係不錯的朋友分開,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
她收拾完後,我們一起吃了一頓飯,聊得很開心。
我們聊著未來,聊著彼此未來的發展,聊著下次見面,突然覺得分離沒那麼可怕了,她也在走向更好的生活。
所以面對朋友的離別,憋憋不住,放棄了12點對自己美好未來的真摯祝願。
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死亡是我們必須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來償還的債務。 ”這很悲觀,但這是事實。
前段時間,我朋友的祖母去世了。 他沒有提前通知我們,獨自回家參加病床前的最後護理,以及葬禮等,直到事情結束,他才在晚宴上對我們說:“我以後不會有奶奶了。 ”
說話間隙,他的眼淚隨著酒滴落到眼眶裡。
那一刻,我理解了他,因為我也經歷過祖母的死亡,突然想到小時候被我用來扎頭髮的祖母,永遠躺在棺材裡那一刻,我的心被堵住了,充血了,就像一顆沉入大海的鵝卵石,緩慢而無方向地下沉。
一邊想著,我的手不自覺地拍了拍他的背,給了他乙個大大的擁抱,對他說:“沒關係,等我想奶奶,我們就能在夢裡見到你。 ”
縱觀我們的一生,我們能面對的最大離別,就是陰陽的分離。
無論多麼勉強,無論多少回憶,無論多麼無助,我們似乎都無法阻止死亡的安排。
所以接受生死離別,只要我們活著的時候有足夠多的甜蜜時刻來回憶,就不會有遺憾。
郭敬明曾感慨地寫道:“和你過同一條船,到了岸上,又回到了對方身邊。 ”短短幾句話,生命中的離別,生動而富有感染力。
我聽過很多遺憾的愛情故事,不止一對親密戀人攜手多年甚至半輩子卻分道揚鑣,我們必須學會接納和重生自己; 我也經歷過很多次與朋友的離別,有的再也見不到,有的重逢,要學會用祝福代替悲傷; 面對親人離別的生死,就算心裡懷念,也只能遵循自然規律,要學會珍惜當下,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來安慰逝者。
其實,面對任何一段關係的逐漸疏遠或失去,我們都應該學會接受分離,這樣我們才能獲得在分離中前進的力量。
來了就該開心,走了就該放棄。
正如一位名人所說,“離別不是關於失去,而是關於前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