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伊始,代表委員們紛紛提出建議,其中一項特別受人民群眾歡迎:暫停提高個人醫療保險繳費標準。 這個建議一出,立刻引發了全網的熱議,尤其是很多老百姓的熱烈歡呼。
有人認為,這一建議非常符合目前的情況。 個人醫療保險,特別是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標準,一路飆公升,從最初的十幾塊錢漲到現在的幾百塊錢,漲幅超過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農民負擔不斷加重,但醫保報銷比例卻沒有提高。 因此,許多人不再願意支付健康保險費用。 他們覺得每年多交幾百塊錢還不如在家花,自己花,反正交了錢也不一定會生病,就算生病了,報銷率也不高。
而且,隨著個人繳納醫保比例的不斷提高,很多農村人口的負擔越來越重。 乙個七八口之家一年要交三四千,可能就是他們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了**。 此外,農民對醫療保險制度的信任度也在下降。 付完賬單後,他們可能花了1萬元住院費,但最後只能報銷不到60%或70%,剩下的3000元根本拿不出來,只會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
其實,有幾個問題老百姓最關心。 首先,為什麼個人醫療保險繳費不能與公務員醫療保險繳費放在同一水平? 以下是幾個關鍵點。 普通人繳納的個人醫療保險,每年繳納一次,不會累積,必須每年償還。 公務員的醫療保險有累計限額,可以買藥看病。 如果能和公務員醫療保險走上同一條軌道,相信老百姓會很開心。
其次,最近的醫院的報銷率只能更高,這讓很多人感到困惑。 這項政策是對國家高層醫療資源分配的考慮。 畢竟,如果每個人都生病了,跑到大醫院,很容易導致醫療擠兌。 但是,當地醫院的醫療水平很低,有時他們去醫院不是為了治療疾病,而是為了死亡,所以他們不願意付錢。
而且,人們每年都要繳納醫保,而且費用還在繼續,但養老金的比例與醫療保險繳費的比例不成正比。 比如**說今年養老金要上調20元,但個人醫保標準要上三四十元、五六十元,這樣互相取消後,老百姓就要多交了。
最後,人民群眾希望醫療資源能夠得到更公平合理的分配。 如果農村的醫院也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那麼就算醫保標準是100元,他們也會欣然接受。 如果醫保標準每年都提高,但老百姓只能在縣、鎮、縣醫院**生病,效果不如三級醫院或省市醫院,那麼肯定不會再交。
大家都盼望著這一天早日到來,讓老百姓的包袱真正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