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陸邊緣邏輯的重新思考。
大家好,好久沒寫書評了,這兩天,我讀了丹史地理研究所侯陽芳教授寫的一本新書《這就是絲綢之路》,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顧名思義,這本書講的是絲綢之路,但侯先生在書的開頭提出了乙個非常大膽的說法,他說我們經常談論絲綢之路,但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可能並不了解真正的絲綢之路是什麼,很多人對絲綢之路的理解都是建立在零碎的想象之上。
例如,習安地鐵大雁塔站有一幅壁畫,描繪了玄奘(唐僧)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前往印度學習經文的故事。 意思很美,但裡面畫的很多東西都錯了,比如玄奘大師的形象,你會發現他背著乙個特別大的籃子,可以遮雨,但問題是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沿線的地方是幹不雨的。 如果唐僧穿上這麼笨重無用的衣服,真的能走完這段旅程嗎?
那麼這套衣服是從哪裡來的呢? 侯先生查了一下,這個唐僧的原像現在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這幅畫是鐮倉時代的乙個行走的僧人,一開始並沒有說是唐僧,但是這個形象從日本傳來後,經過一次誤會,莫名其妙地被很多人預設為唐僧的標準形象。 然而,在日本的那個地區,氣候多雨,村莊之間的距離很短,所以僧侶們需要更多地考慮避雨,而不是長途旅行的便利。 因此,雖然他們都是“腳僧”,但日本鎌倉時代的腳僧和唐僧的形象幾乎可以肯定是不同的。
怎麼會這樣? 多虧了前段時間在廣西的乙個地鐵站,他拿著扇子裡的一幅廣告畫,說自己學識不如侯先生,也不愛看書,不然網上豈不是又掀起了一股熱潮,說這是“用日本人換中國”?
撇開玩笑不談,這個簡單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我們今天對古代絲綢之路的理解實際上充滿了想象力,而這種想象力中有許多是錯位的。
那麼,為什麼絲綢之路的概念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呢?
說起來,雖然絲綢之路的存在非常古老,但歷史學家對這條路線的發現或“自我實現”,其實是一件很膚淺的事情,只有100多年的歷史。
1877年,德國歷史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出版了一本名為《中國:個人旅行及其研究成果》的書,其中第499頁,李希霍芬繪製了一幅美麗的彩色地圖,用兩條線將中國的河南、陝西和波斯灣從陸路連線起來。
看到水印,然後地圖右下角有一段文字,說這是西元前128年到公元150年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路線,因為他猜測這條路的一般等價物是絲綢,所以他稱之為絲綢之路(Seidenstrasse)。
李希霍芬為什麼會提出絲綢之路的概念? 我認為這與他當時的祖國德國的世界環境有關。 1871 年普法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合併了德意志各邦,形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歐洲大陸出現了乙個新的大國。 然而,德國統一後,由於實力過於強大,就被其他歐洲列強,尤其是海上霸主英國包圍。 那一代德國精英其實在思考同乙個問題:德國未來發展的出路是什麼? 我們是走向海洋,開發海洋**,還是復興陸權,與大陸勾結?
在這種背景下,當時確實有一種思想流派,認為德國可以通過鐵路陸路連線東西方,以與英國主導的海運體系競爭。 德國甚至計畫修建一條“3B鐵路”,連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並將**部隊直接投射到波斯灣。
那麼從波斯灣再往東,有沒有一條可行的**路線到中國呢? 李希霍芬其實是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中國的,所以他最終成為了“絲綢之路”概念的鼻祖。
然而,儘管李希霍芬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但他並沒有對這個概念給出更恰當的解釋。
其實,如果撇開當時德國人“想辦法突圍”的思路不談,“絲綢之路”或許更貼切地命名為“絲路網”——它不是一條事先知道能夠走的有計畫的交通道路,而是建立在沿途各個城鎮自由自發的形成之上, 每個節點相互連線,並“一步一步”**網路。
而這個過程最重要的驅動力是自由**——漢朝廷之所以要把絲綢(絲綢)運到西域,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支付軍費。 由於銅幣不足,又太重,無法長途運輸,因此需要用絲絲來獎勵“穿越西域”的士兵。 士兵們拿到絲綢獎勵後,會在當地兌換成貨幣,於是絲綢就到了西域商人的手裡,西域商人進行著跳島的短途商貿交易,然後高賣低買,順著商業本能,把這些絲綢運到更西部的城鎮, 以換取寶石、金銀和其他在西方城鎮地位較低的商品。於是漸漸地,整個“絲綢之路網”都在這個短距離的“接力”中連線起來。
這與大航海時代達伽馬從印度運來一船香料,直接獲得數十倍利潤的方式截然不同,這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精髓。 委婉地說,它甚至帶有一絲現代“網際網絡思維”。 它的優點是具有超強的抗打擊能力,如果發生戰爭時路網上的任何節點被破壞,整個網路都可以維持,因為存在短距離利潤。 缺點是,其實整個過程中的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無論是急於賞賜士兵的中原王朝,還是西域每乙個做短途**的商人,還是最後在羅馬市場上買到“塞里斯絲綢”的羅馬貴族, 他們不知道,東西方兩個世界就是這樣聯絡在一起的,甚至是相互依存的。
這是古典時代自由的偉大力量,也是它的遮蓋。 古絲綢之路從實際存在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主觀建構或想象的產物,而是沿途所有普通人基於自身生存和需求的自由成長。
所以“這就是絲綢之路”,它最終是自由和發展的孩子。
當然,因為他是一位認真研究歷史和地理的人,本著嚴謹研究的精神,侯洋芳先生在寫作過程中並沒有說出那麼多概念那麼武斷和準確——侯洋芳先生說,他本來想把這本書命名為《你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因為只有把歷史和地理研究結合起來, 你可以通過合理的想象來構建古代絲綢之路的樣子。
比如很多人看到今天的絲綢之路遺跡,就認為古代絲綢之路應該是沙海上的駱駝鈴,但正如侯先生所說:首先,沙漠駱駝鈴的形象在古代撒阿貿易路線上經常出現,而中國的很多沙漠其實就是戈壁沙漠, 石頭很少,更不用說沙丘了。其次,就算是這些乾涸的戈壁,古代絲綢之路的商隊也隨處可見,所謂“水草相生”,沿古絲綢之路應該是水草豐盛和長江以南的繁華景象,他甚至認為玄奘不應該穿越沙丘,走過沙漠。
其實,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就是絲綢之路》時,你可能會覺得它更像是乙個學者寫的“旅行日記”。 侯先生在一開始就提出重新認識絲綢之路的主張,敘述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後,立即進入了“行萬里”的詳細研究,對絲綢之路上的每乙個重要節點——河西走廊、羅布泊、樓蘭、玉門關、劍墨谷、 大石崖、公主堡、青嶺、玄奘曾經有中亞的“鐵門”等,還有大量修復的地圖和場景。這不是簡單的可以做到的調查,而是作者10年,20多次,總共3萬公里的旅行,不斷重訪絲綢之路進行實地考察,並帶有大量案頭研究的結果。
而且由於這本書屬於中信出版社的“大方”系列圖書,所以書中的插圖堪稱精緻精緻。 這一點是***。
侯先生還為這本書錄製了乙個加長的音訊節目,可以在喜馬拉雅山上免費收聽。
多說,我接觸過很多去過新疆自駕遊的朋友,一路走下去,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但一路走下來,乙個關於旅行感受的問題,除了沿途的一些歷史遺跡,我不知道是真是假, 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網紅景點,等待被砍韭菜,剩下的就是一些對長長的黃沙或壯麗的山川的模糊記憶。”
其實這樣去“西域”旅行是很浪費的,因為那裡明明是我們文明的發源地,是東西方的交流地,是“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望玉門關”、“沙漠寂寞,長河夕陽”所在的地方。 它太沸騰了,不能燒豎琴。
所以,如果你讓我推薦一本能讓你重新認識你從未見過的絲綢之路的書,當你有心重走這條古道時,擁有最完美的體驗和精神收穫,那麼我會推薦這本書《這就是絲綢之路》,這是一本嚴謹的歷史地理專著, 但讀起來也精彩有趣,散落著無數令人耳目一新的“遊記”知識點。
全文完。 本文共2700字,附贈閱讀,感謝您的閱讀,請點贊三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