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情懷,兩段旅程
看完長篇紀實文學《顏陽初》。
孫建軍. 如果說“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們民族復興之旅的正確含義,那麼“講好中國故事”就應該是中國作家不可避免的責任。 而我想說的是,在這個以新時代、新征程為背景的巨集大敘事場景中,如果沒有燕陽初的故事,中國故事將是不完整的。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晏陽初的故事鮮為世人所知,是歷史的曲折造成的。
2024年初春,我非常幸運地讀到了這本由作家苗勇精心創作、人民東方出版社大力推廣的《燕陽初》。 這本書一問世,影響由窄由廣,由淺到深,一路走出去,先後轉載18次,新華社、《人民**》、《光明報》、《文藝報》等400多家**紛紛報道評論,被人民出版社評為年度十大好書之一, 榮獲國內外十大好書、好書人氣榜第一名,被中國出版傳媒報、新浪、正邦智庫等60多家**(智庫)評為好書,榮獲2021年四川文學作品影響力榜第一名。四川省著作權作品創作獎第一名,以及首屆李傑人文學獎、大巴山文藝推廣獎等榮譽緊隨其後,點選量和關注量超過3億
《燕陽初》,妙勇著,東方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
閻陽初是個偉人,但上面的詞條卻極其簡單:“閻陽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又名閆玉春,四川八中人,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者。 然而,僅僅乙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者”的身份,就足以讓我對他的四川人感到敬畏和自豪。
樹立天地之心,為人民樹立生活,為聖人繼續學習,為世世代代開平,仍是廣大中國文化人的人格理想。 情懷的巨集大在於崇高,實踐的偉大在於行為。 晏陽初的偉大,在於他是乙個大情的修行者。 資料顯示,晏陽初的初心和碩果累累,是生命成長的交響樂。
作家苗勇在書中說,1890年10月26日,燕陽初出生於四川省巴中縣乙個書香世家,從小隨父親背誦《四書五經》,13歲時由大哥護送到寶寧(今閬中), 並進入**內陸教育協會開辦的天道學校學習西方研究。1907年,閻陽先到成都華美中學讀書。 1913年,閻陽初以第一名考入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 1916年赴美耶魯大學學習。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在中國招募了近20萬中國勞工到法國從事戰爭服務工作。 他們被歧視為“苦力”。 從耶魯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天,閻陽初就去了法國,為中國工人服務。 在給中國工人寫信的過程中,他萌生了為中國工人開辦識字班的想法。 四個月後,識字班的前40名中國工人中有35人能夠自己寫信。 於是,識字班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中國勞改營相繼建立。 後來,識字的中國工人越來越多,為了進一步提高對中國工人的教育水平,閻揚初創辦了《中國工人週刊》,通過閱讀報紙和投稿,中國工人不僅鞏固和提高了所學的文化知識,而且啟發和提高了他們的社會意識和民族意識。
正是在這一天,嚴陽初不僅體會到了“苦力”的苦難,也看到了“苦力”的力量,從此立下了“不當官不富,一輩子為勞苦大眾服務”的誓言,從此走上了坎坷而漫長的平民教育之路。
因此,從1920年起,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碩士學位後,閻陽初懷著報效祖國的熱情和推動平民教育的決心回到了祖國。 在長沙、煙台、嘉興等地開展了平民教育實驗,效果顯著。 1923年,閻陽初、朱啟輝、陶行之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中國平民教育促進會,閻陽初擔任理事長。 平民教育運動隨後在全國範圍內蓬勃發展。 1926年,閻陽初將平民教育的重心轉移到農村。 他帶領平教會的同事們深入河北省定縣農村,進行了定縣實驗,後來聞名於世。 因為平教會的主要人員大多是留學歸來的師傅和醫生,所以被農民朋友親切地稱為“醫生下鄉”。 經過10年的耕耘,他們創造了一套鄉村建設的理論和經驗,即定縣經驗,不僅推動了當時的中國鄉村建設,至今仍是第三世界鄉村改造運動的藍圖。
抗戰爆發,定縣實驗中斷。 閻陽初初,他繼續在衡山、湖南、新都、四川、重慶等地進行農村建設試驗。 1936年,為配合衡山實驗縣的工作,平教會協助湖南省建立衡山農村師範學校。 學校的教育使命要求學生畢業後不僅要具備農村小學教師的素質,還要成為學校所在村莊建設的領軍人物。 抗日戰爭艱苦地進行著,但閻陽初預見到中國人民必將取得最後的勝利,戰後農村的重建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才,於是他在重慶北北創辦了中國農村建設學院,並開設了四個系: 農村教育、農業、水利和社會。
1943年,在美國、加拿大、南美國家和墨西哥數百所大學和高等院校主辦的“紀念哥白尼逝世400周年全國大會”上,閻揚初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人一起被授予“對現代世界有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的榮譽。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閻陽初將平民教育運動推向世界。 在訪問了東南亞和中東的多個國家後,他開始以菲律賓為中心,推動平民教育和農村康復運動。 在菲律賓,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很多國家都關注起來,紛紛請閻陽初指導農村改造工作。 為了滿足這些國家的需求,他於1960年在馬尼拉附近創立了國際農村康復研究所。 40多年來,該學院在50多個國家培訓了近4000名農村領袖。
1985年,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穀成的邀請,閻陽初回國訪問,受到萬力、鄧英超、周穀成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熱情接待。 閻陽初對祖國建設取得的成就,特別是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深受感動和鼓舞,並表示將把中國的經驗介紹給廣大第三世界國家。 1987年,98歲高齡的閻陽初再次回國探訪。 1990年1月17日,閻陽初在紐約病逝,享年100歲。
這是怎樣的人生,心靈的旅程,疲憊、艱辛、執著的浪漫。 這樣的人生選擇,注定會更深刻地打動另一位年近80歲的四川文化人,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苗勇,因為他也是巴中人。 似是失明之約,嚴陽初的故事,注定要由關巴中的一位作家來講。 因此,苗勇說,創作《燕陽初》的心路可以概括為好奇、感性、欽佩。
苗勇好奇,巴中山川居然能孕育出乙個人文巨人; 被鄉里聖賢的中國風情所感動; 仰望文化偉人矢志不渝的情懷,有一部時間線索清晰、散文樸實溫馨、故事細緻入微的長篇紀實文學《燕陽初》。 苗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講了乙個必須講的中國故事,也講好了乙個不可或缺的中國故事。
作為作家,苗勇寫出這本書,也應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當相隔兩個世紀的巴基斯坦和中國人民,在乙個有著不同心理歷程的故事中交融在一起時,我們從閱讀中獲得了更多,而最鼓舞人心的部分是書卷氣和同情心。 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邱建生所說,“閻陽初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是回望20世紀中國時為數不多的能溫暖我們心靈的光束之一。
苗囔是我年輕時就認識的作家朋友,或許正是巴中山水特有的淳樸,培養了晏陽初的精神特徵,苗詠的文學寫作,從他獲得四川文學獎的長篇《曾溪口》開始,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平民寫作印象。 或許也是晏陽初所體現的地域語境的韻律,星光在滋潤之物的無聲潛行中閃爍。
所以,在我們的收穫中,僅僅感動和仰望是不夠的,閻陽初先生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是責任和責任的力量。 因此,在祝賀苗勇寫作成功的同時,也有感慨和鼓勵:當我們稱自己為作家、寫文字時,一定要懷抱懷舊的情懷,時刻記住它們在我們的血液裡,我們在他們的心跳中。
關於作者
孫建軍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一級作家。 1990年參加全國青年作家大會,1991年參加《詩歌雜誌》第九屆青年詩歌大會,創作、編輯已出版的文學作品(影視),獲萌芽文學獎、四川文學獎、四川五一工程獎等30多個獎項, 中國電視金鷹獎、四川省文藝評論獎、巴蜀文藝評論獎。
特別提示。 **請註明:“*方志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局。
作者:孫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