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能力同時關閉美國數百萬輛汽車嗎? 雷蒙多的驚人言論背後有什麼樣的意圖? 拜登和雷蒙多關於中國汽車的荒謬言論是否為打擊中國汽車鋪平了道路? 華春瑩厲聲問道,回擊,直戳美國肺管,她說了什麼?
據觀察家網援引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日在接受專訪時誹謗中國汽車,甚至稱其為“威脅美國”。 雷蒙多將目前的汽車描述為“帶輪子的蘋果智慧型手機”,當面對**時,它可以在沒有聲音的情況下記錄大量資訊。
雷蒙多。 雷蒙多隨後開始順風而行,謊稱中國製造的汽車在美國道路上行駛時,每分每秒都可以向中國傳送資訊。 雷蒙多還給出了乙個看似可怕,但實際上離譜的猜想,那就是假設美國道路上有300萬輛中國汽車,中國有能力同時關閉它們。
雷蒙多的言論立即引發了不少西方人士在社交媒體上的吐槽**,雷蒙多的觀點,在普通人眼中很奇怪,不僅反映了當下華盛頓的主流意識形態,更是拜登**對華政策的集中體現。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一方面想打著各種旗號實現“去中國化”,但另一方面卻不願意從中美合作中獲益。 在雷蒙多炒作“中國威脅論”之際,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北京的一次晚宴上公開表示,拜登、布林肯、雷蒙多、耶倫等高階官員已明確表示,美國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這種自相矛盾的言行,不僅反映了中美關係的複雜性,也暴露了美國在經貿領域的實質性對華政策。 美國的政治精英們很清楚,中美經貿關係密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大國,美國沒有信心切斷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但與此同時,美國也把中國視為“霸權的挑戰者”,擔心中國的迅速崛起,特別是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諸多成就,會動搖美國霸權的基礎。 在一些低附加值的行業,或者與中國密不可分的行業,美國會選擇繼續合作。 總之,美方始終主張,中美合作必須“美國利益至上”,而不是“互利共贏”。
事實上,就在雷蒙多接受採訪之前,拜登曾公開揚言要對中國汽車進行“史無前例的調查”,還表示絕不允許中國汽車占領美國市場,這種平常可見的行為已經被提公升到了“威脅美國”的高度。 由此可見,雷蒙多的笨拙表現,完全是為了迎合拜登。
拜登。 對於雷蒙多針對中國汽車的荒謬言論,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兼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媒體上犀利回應**。 華在推文中問雷蒙多是否在暗示,美國製造的智慧型手機、汽車甚至飛機都可以將機密資料發回大陸,甚至可以隨時被華盛頓關閉。 華華春瑩還好心地“提醒”雷蒙多,如果他手中的工具只是一把錘子,他會把一切都看得像釘子一樣。
顯然,繼華為、起重機甚至大蒜之後,中國汽車也成為了美國的“新威脅”。 儘管拜登一再強調“拒絕脫鉤”,但他從未放棄以“維護***”的名義推動去中國化。 拜登之所以如此敏感,不僅是因為霸權主義思維和反華意識形態同時在起作用,還在於美國在應對新挑戰時產生的恐慌和焦慮。
華春瑩. 一方面,“脫碳”可以看作是美西方用來遏制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戰略”,但在中國能源轉型突然崛起後,美西方卻被自己丟擲的“迴旋鏢”打了個措手不及。 結果,本應受到“脫碳”嚴重制約的中國,反過來又竊取了美國和西方的主導地位,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核心參與者。
另一方面,美國想依靠自身在傳統能源汽車製造領域的積累來實現轉型,但最終卻發現只有特斯拉能抗衡,其他幾家巨頭要麼無法實現轉型,要麼成本太高,無法參與市場競爭。 當問題的主導力量被搶走,公開競爭不如別人時,美國只能撕下虛偽的面具,開始通過霸權手段強行干預自由市場。
特斯拉工廠。
然而,美國忘記了,當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開始使用極端的排外手段來避免甚至抵制其傳統優勢領域的競爭時,腐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今天的美國不想複製中國與日本、德國和其他“世界第二”國家打交道的成功套路。 但是,美國必須認識到,中國的崛起是包羅永珍的,有自己特定的內在邏輯,中國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足夠的實力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因此美國必然無法遏制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