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作報告沒有超出去年底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範圍,特別是對巨集觀形勢的判斷沒有變化,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方向基本一致。 這一點尤為重要。 亞秋在上一篇文章解讀**經濟工作會議時提到,目前的決策更加動態,會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比如,在2022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上,五大任務中的第一項是“著力擴大內需”,但後來在實際工作中發生了變化,更側重於長期主業,即現代工業體系,後來又是“新素質生產率”。 從去年年底的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天的兩會正式報告,2個多月的時間裡也發生了一些事情,比如資本市場的巨動,但顯然這些事情並沒有影響到第乙個月的整體判斷,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中長期戰略還是會更加偏向。 在今天的報道中,亞秋最關心的是“新型城鎮化”。報告還提到“把推進新型城鎮化與農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戶籍改革”、“以人為本”。 任何乙個國家無論處於哪個發展階段,房地產都是重中之重,美國目前經濟的近一半也是由房地產支撐的。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房地產受挫,過去的慣性被打破,他們都想知道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向,應該從頭開始尋找動力。 而雅秋之所以擔心,也與10年前有關。 十年前,也就是2012年,世界銀行前副行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表示,這位前總理對城市化最為樂觀中國的城市化和美國的高科技是21世紀全球經濟的兩大驅動力。當時,城鎮化風度極高,熱度比現在的新能源、人工智慧還要高,但方向很快就歪了,被房地產開發商利用,讓原本通過各種限制性政策穩住的房價再次暴漲。 最大的問題是,當時的城鎮化把人當成工具而不是目標,以農民向城市遷移帶來的經濟增長為目標,很多農民掏空腰包到城市買房,但問題是大量農民進城,沒有享受到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務戶籍背後,是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拖欠。 這是像中國這樣的後發國家必須面對的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進城,中小優質作者榜城市人口進大城市,障礙要小得多,也不需要做太多事情,人口的自由流動最終會促進全國人均勞動生產率的基本平等。
然而,在後發國家,情況並非如此,那裡有大規模的人口向城市遷移,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務嚴重不足,在許多國家,城市貧民窟問題極為嚴重。
中國介於兩者之間,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城鄉服務均衡,但絕對不可能允許貧民窟在城市中出現,因此要對人口的城市化施加一定的限制;在農民完全扎根於城市之前,決不能急於切斷農民的退路;農民的宅基地和土地基本都留了下來,出現波動還能回家,至少有飯吃有工有住。因此,這波10多年前的城鎮化熱潮也是最先要糾正的工作,原本傳聞要在2012年底召開一級城鎮化相關會議,但實際上直到2013年底才召開,風向也發生了180度的變化, 明明說”。在人口城鎮化問題上,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歷史耐心要求各地不能依靠行政命令逐層增加重量,拔苗助長。 隨著2013年城鎮化工作會議定下基調,這波城鎮化熱潮基本降溫,後來,雖然也有一輪房地產暴漲,但城鎮化程序相對平緩,基本保持了1年1%的增速,從2013年的53家2020年為73%至6389%,去年為66%16%。然而,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強調人口城鎮化需要歷史耐心,避免短時間內大量人口湧入城鎮,導致城市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但也存在各種限制,導致戶籍制度改革進展緩慢, 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新的人為歧視。比如,各地將戶籍與購房掛鉤,實行積分制落戶,等等。 再比如一些地方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本來應該平均分配,尤其是低收入人群,但結果其實更偏向於有一定學歷的人,農民工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低,因此在福利住房上受到歧視。 在另一些地方,戶籍改革是針對農民的土地,農民戶口一夜之間由農改為非農,土地被搶走,但失去土地的農民卻得不到社保等基本補償,赤腳進城,只拿到乙個城鎮戶口。
但問題是,僅僅提供戶籍檔案有什麼意義? 大家真正關心的是以城鎮戶籍為代表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農民進城了,生活成本大增,名義上成了公民,卻沒有市民享受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連農村戶籍代表的土地、宅基地等福利都沒了, 他們被夾在中間。這背後的關鍵原因是“誰為錢買單”。 最好至少用各地暴漲的土地收入的相當一部分來補充房地產紅利期進城的農民。 比如,它被視為支付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不是基本上用它來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或其他專案,因此,土地融資的最大紅利由原本在城市的市民分享,而廣大農民得到的太少, 甚至成為房價飆公升的“撿客”。畢竟,農民雖然沒有得到平等待遇,但實際上他們普遍搬到了城市,這從乙個資料中可以看出:根據七次人口普查的資料,中國的城市常住人口比城鎮常住人口多近3億,而中國的城市化率是以城鎮常住人口為基礎的登記人口城鎮化率只有 452%。這意味著該市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在公共服務方面是事實上的“二等公民”。 變化出現在2022年,第二十代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中心的新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注意到2013年說“歷史耐心”,2022年改為“加速”,後來在2023年12月的常務會議上,“以人為中心”也明確了“以人為本”。
強調“以人為本”,就是要吸取10年前的教訓,明確城鎮化的本質,不是刺激經濟,而是服務人民,重點是補農民特別是農民工的欠款,促進公平。 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報告將“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放在一起,提到“促進常住居民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務”,這也是2017年以來一直強調的“城鄉融合發展”和“縣”的概念。 它針對目前的近3億和未來至少2億的潛在農業勞動力人口,總計至少5億人。 想辦法讓這些人扎根城市,從事非農產業,足以解決長期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也會帶來消費的巨大增長。 只有當人們享受到更好的社會保障時,消費意願才會更強。 目前,中國人均GDP基本與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居民消費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70%,中國人口佔世界178%,而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僅為128%,相差整整5個百分點。 關鍵是拖欠農民和農民工人的工資。
補欠不僅是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對經濟的更大好處。 但坦率地說,現在比10年前更難推進,房地產紅利已經結束,土地收入迅速縮水,房價上漲,讓農民更難在城市扎根。 還是老問題:錢來自**? 過去10年的教訓表明,依靠市場和地方政府是困難的,只能靠**來驅動。 畢竟,市場是以利潤為導向的,地方政府也很沒有動力,因為人口流動性高。 目前的預算制度與人員流動無關大量人口流入的地方享有豐厚的人口紅利,但這些人口的養老、醫療、教育等支出卻由人口流出的地區承擔,因此人口流入的地方當然沒有動力向流入的農民繳納社保。 以前地利高的時候,我捨不得做,更何況現在。 但如果解決不了,那還不夠,但要真正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這也是去年底所說的“促進各種要素雙向流動”。 比如農村宅基地的改革,至少在大城市周邊的縣區,可以先做。
而這種改革可以說是最難的改革之一,而且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顯然,這樣的改革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否則將難以實施。 最簡單的理由是,讓已經住在城裡的農民孩子在居住的城市享有平等的上學、高考、高考權利,阻力有多大?可以說,每個城市落戶的市民都是既得利益者。
推動改革增量在**? 兩會前夕,2月28日,總理會見了美國商會訪華代表團,明確闡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四大驅動力:先進製造業、新型城鎮化、消費結構公升級、綠色低碳轉型。這個描述與年初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基本一致,很明顯,未來會在這四個方面下功夫。
有趣的是,沒有提到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當然可以在幾個方面作為基礎內化。 去年,新型城鎮化也受到關注,比如“三大工程”:經濟適用房建設,普通和應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這就是城市要做的事情; 在農村,大規模的公共服務建設也在進行中,2020年第乙份檔案的重點是加快完成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總書記明確指出,“城鄉差距是最直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 重點抓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服務。 2019年,農業農村部公開表示,實現鄉村振興五年計畫至少需要7萬億元。
城鎮化欠款很多,目前還不知道這一輪新型城鎮化能補多少欠款,能推進多少深層次的改革,但要想辦法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