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庭教育藍皮書發布,誰更擔心父母?
中國家庭育兒環境現狀如何? 這是乙個令人嚴重關切的問題。 《家庭教育藍皮書(2024)》的發布:《中國父母家庭環境報告》的發布為我們提供了詳細的參考。 報告深入分析了中國父母家庭環境的現狀,揭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 報告強調,許多家長在認知層面上已經有了現代教育的概念。 他們意識到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然而,從情感和行為的角度來看,許多父母發現很難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 這種現象稱為"知識與行為的差距"。
資料顯示,在認知層面,75%的父母同意用擁抱等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孩子的愛,65%的父母同意孩子應該能夠自己做決定。 在情緒方面,80%的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60%的家長經常擔心孩子的意外。 在行為方面,45%的父母經常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
爸爸媽媽們,誰更著急? 男孩的父親和女孩的父親誰更焦慮? 該報告用資料回答了這個問題:父親更焦慮(父親:70%; 母親:55%);男孩的父親更焦慮(男孩的父親:64%; 女孩的父親:55%)。總體而言,男孩的父親最焦慮(76%),最常干涉孩子的行為(65%)。
報告顯示,小學生家長更容易感到焦慮(小學:64%; 其他學年:58%),也更有可能干擾學生(小學:50%; 其他學年:43%)。
減少焦慮的最好方法之一是放棄對結果的控制並控制過程。
那些只關心結果的人往往來自內心黑暗的父親,而那些致力於完美過程的人則來自內心理想主義的父親。
除了內在的控制感外,保持情緒穩定的乙個特別重要的方面是環境的影響。 如果長期處於焦慮和緊張的環境中,很難保持情緒穩定。 比如家裡每天都有爭吵,父母總是突然對孩子拳打腳踢,那麼在高壓環境中,孩子的神經就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害怕做錯事後受到懲罰。 也許不是體罰。 但是,不斷在他們耳邊大喊大叫和製造噪音是一種極端的精神破壞。 在比較平和的環境中,人們的神經也會放鬆,如果犯了錯誤,就不會受到訓斥,如果犯了錯誤,也不會緊張,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平靜。 從長遠來看,在暴力的環境中,即使是內心的愛和給予的慾望,也常常受到傷害和控制。
此外,對於:"是的'夫妻'養孩子更好嗎? 還'慈愛的父親和嚴厲的母親'更好? 報告強調,隨著"互補"與教育相比,夫妻倆的教育方式相同,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