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垃圾魚”的羅非魚是如何出口歐美,成為美國人的甜蜜點的?
在中國,很多人聽說羅非魚,第一印象是“骯髒”。,有些人的第一印象是“熏香”。同一條魚,為什麼評價如此兩極分化?
羅非魚的故鄉在非洲,是典型的**毛尾魚種。 它有乙個扁平的一面,乙個小而突出的嘴,身體上覆蓋著灰色、棕色、銀色或斑點的鱗片。 羅非魚通常有乙個凸起的背部和乙個相對平坦的腹部,這是一種很好地適應不同水環境的結構。
1958年,莫三比克羅非魚從廣東省水產研究所引進,經過幾十年的推廣目前,中國已成為最大的羅非魚生產國和消費國,年產量超過200萬噸。
但羅非魚不僅生活在養殖場,還可以在含有大量重金屬和化學汙染物等有害物質的臭溝中生存因為羅非魚具有超強的適應性,所以一提到鲶魚或清道夫,就很容易被歸類為“垃圾魚”。
這些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不僅可以在汙染較多的水域中生存,還可以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如垃圾碎片、藻類等。
羅非魚的繁殖能力也很強一次可以產下數千個卵成活率高達90%以上,為了讓後代順利孵化,羅非魚產卵後不讓自己毀滅。
雌性羅非魚有一種特殊的孵化方法,那就是用嘴孵化卵,只需要4天,嘴裡含的卵就可以破繭成魚苗,這是雌性羅非魚遇到危險時慣用的方式,顧名思義女人是軟弱的,但母親是堅強的
適應性和繁殖力接近戴維斯的雙重殺傷效果,讓羅非魚在中國許多水域橫行,成為名副其實的入侵物種。
2022年,廣西榆林市某菸草庫開展水生生物調查時,調查組通過地面網箱捕撈捕撈了630g淇羅非魚,佔本次捕撈總量的94%。 其入侵的“霸道”性質可見一斑。
東方不光明,西方光明,但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人稱羅非魚為“白肉鮭魚”,甚至將其包括在內國家健康飲食指南為什麼會這樣?
事實上,除了一些羅非魚的惡劣生活條件。 僅就魚類而言,羅非魚就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
美國人處理肉類,大多以油炸等簡單的烹飪方法為主,沒有各種烹飪方法,因此細膩便宜的羅非魚肉成為普通家庭的首選。
更何況羅非魚大刺多,小刺少,吃起來非常方便,喉嚨不容易卡在魚骨裡,所以歐美人就更喜歡了。
有趣的是,原本是進口的羅非魚,經過多年的工業化,已經形成了足夠大的水產養殖規模。 中國每年向美國出口羅非魚超過10萬噸,推出“反向出口”的成果。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