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三個早夭,三個搶了儲位,剩下的八個怎麼樣了?

Mondo 育兒 更新 2024-03-01

如果康熙和唐太宗坐在一起聊天,談論他們的兒子,對他們來說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話題。 這兩位皇帝成家比較早,雖然太宗在壽命上輸給了康熙,但在兒子們愛鬧的事情上,太宗一點也不遜色於康熙。

康熙有三十多個兒子,為了爭奪皇帝,乙個著名的歷史事件誕生了:“九子奪子嗣”,但無論如何,康熙在世的時候,兒子們都過得去,康熙還能鎮壓他們,他不敢造反。

但李世民的兒子不一樣,我爹在上面,我還是反對的,而且是真的。 你當年不就是這樣對待我爺爺的嗎?因此,有父親就一定有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身為長輩,身體的影子不能歪,否則對子孫後代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唐太宗成就了鎮官統治的好境地,後宮也補充了不少美女,但他還是鬱悶不已,因為他心裡有什麼東西讓他頭疼。 怎麼了? 這是乙個建立儲備的問題。

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請看下圖,其中三個英年早逝:李寬(次子)、李歡(十一子)、李堅(十二子),也就是說,太宗立初是從十乙個兒子中選出的。 但說白了,要想當太子,母妃的家世是硬指標,沒有等級的女人所生的兒子,基本沒有資格參選。

所以,有資格當太子的兒子,就屬於長孫皇后、大楊妃等高調出身的嬪妃所生的兒子。 而最有權勢的兒子自然是來自皇后的長孫,其實長子李承乾早在8歲的時候也被立為太子,也深受太宗的寵愛。

那麼太宗還擔心什麼呢? 諸侯們不是都早早站好了嗎? 站著就是站著,可是他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因為李承乾有什麼特別的。

李承乾小時候可能得過小兒麻痺症,導致他走路有些跛行。 但一開始李世民本不該在意,還請了十幾位老師來教育他,而且太子也很厲害,十七歲就開始幫父親處理政務,這讓李世民一時間很開心。

但這種情況好景不長,李承乾導演演了大變,18歲那年,他屢屢做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如:帶一群突厥人進宮,在院子裡搭帳篷,然後每天穿著突厥服住在裡面。 一開始,李世民並不注意他的反應,乙個孩子讓他玩也沒關係,玩膩了就放棄。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不僅沒有放棄,反而越來越長。 他乾脆在宮裡開始了一場“軍練”,雙方互相廝殺,直到被“刺血”才停下腳步,有時甚至殺人。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對政治有敏銳嗅覺的李世民看這個姿態,這不對! 這小子可不想效仿當年的“玄武門變”,把老子趕到**之後,他就擁有了天下。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王爺要想扭轉局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可以再觀察一下。

於是,李世民動員大臣勸說太子,要求太子多克制一些。 你怎麼知道太子肚子小雞腸,每次大臣給他指教,都把他當人對待,關鍵是這些大臣提出意見後,轉頭去找李世民領賞,意思是我幫你教育了你的兒子, 你必須感謝我。這讓太子更不高興了,這顯然不是在打他的小報告,也叫“勸說”。

來來去去,太子不但不領情,反而越發囂張。 半年時間,他用7萬元蓋了一棟新樓,買了個歌手,唱歌喝酒,騎馬,過上了好日子。 他和勸告他的大臣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就連身邊的輔助大臣也無法容忍。

然而,李承乾的太子危機仍在加劇,因為同母所生的魏王李泰坐不住了。 他看到了機會,為什麼不利用呢? 說不定太子也會碰到自己的碗裡。

孫大帝原本是乙個出身於大家族的見多識廣的女人,她所生的兒子也繼承了她的優良基因。 次子李泰也頗有天賦,讀書勤奮,還成立了文博館,編纂了皇家《國土志》,是一本收錄了唐朝各地風俗習慣的地理書,寓意是象徵著世界的統一。 他的父親李世民對此非常讚賞,並將這本書收錄在皇家收藏中。

李承乾對此頗為不滿,說文博館的成立,按照規矩,難道不是我王爺出面嗎? 怎麼輪到李泰了。 但這個規矩其實早就被李世民打破了,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早就建立了洪文閣,“玄武門變”政變期間的文塵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洪文閣。

李承乾忍不住想了想,這個李泰的動機並不純潔。 而且父親似乎很吃他,給他的零花錢甚至超過了自己,李泰還在長安蓋了一座大宅,後來魏望池和魏望帝也成了各大詩人的打卡景點,李白和杜甫都為它寫詩。

李承乾覺得自己失寵了,整天關門,養公寵,太宗聞言大怒,殺了公寵。 從此父子倆徹底反目成仇,李承乾廢掉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誰不在快要死的時候掙扎兩下,反正這張網已經破了,李承乾怕再破幾張。 貞官十七年(643年),他密謀刺殺李泰,但失敗了,並試圖強行攻宮,再次被擊敗,最後被囚禁,廢黜為平民,流放到錢州,兩年後去世。

那麼誰是新皇太子呢? 李世民自然希望自己更像一點的李太來當太子,但有人不同意。

李承乾被廢黜了,最幸福的當然是李泰,他以為自己是太子的,卻不想站出來反對自己的婆婆長孫皇后。

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誰不是不成立的呢? 生母怎麼可能有理由跑出來反對。 雍正對這一幕最了解,她的親生母親德妃不想讓老四當皇帝,她更喜歡老十四,因為十四和她感情比較多。 那麼長孫皇后也是一樣的原因嗎?

不,長孫皇后是乙個非常自律正直的女人,作為皇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唐朝為依據的。 李泰生性強悍,雖然有父輩的作風,但在太平年代,唐朝需要的是乙個君君

長孫皇后的觀點得到了楚隨良等大臣的認同,楚隨涼甚至直言,如果李泰傳下去,李志和李承乾必死無疑,這意味著“玄武門變”的悲劇將再次重演。 長孫皇后和大臣們的建議是任命謙虛的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為之動搖,他的長子李承乾曾說過,弟弟李泰覬覦太子,更何況李泰確實名聲不好。 他與朝廷大臣關係不好,太子李承乾性情之所以大變,除了太宗的壓力之外,李泰暗地裡的壞也是原因之一。

而李泰得知父親打算立李志為太子後,也跑去恐嚇李志,李志膽小怕事,連忙跑進宮裡,整天跟著父親,太宗奇怪,這孩子天天總是跟在他屁股後面,這是怎麼回事? 於是他問李志,李志在1510年就說了,太宗的心也冷了不少,最後決定立李志為太子。

鎮官十七年四月,晉王李治立為太子。 據說,太宗除了長孫皇后所生的兒子之外,還有嬪妃所生的兒子,那麼為什麼輪到表現平庸的李志呢?

中國有句古話,打就是不打,不打就是打,李志憑藉“不打”成就了“大爭”。 鎮官十七年,除了廢黜太子李承乾和一次叛亂之外,太宗還有乙個同樣造反的兒子,那就是齊王李游五子。 這也說明,當時覬覦太子的王爺還是很多。 所以,早早決定太子容易,推遲也不容易。

但對於唐高宗李志來說,我們該如何評價呢? 在太宗看來,他還是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畢竟唐朝不僅敗在他手中,而且在武則天死後也陷入了混亂之中,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力挽狂瀾,唐朝的走向還真不好說。

對於這一點,太宗沒有多想,真官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但他心裡還是放不下一件事,那就是唐帝國的繼承人能坐穩嗎?

為此,太宗特選了一批重要大臣,如長孫無極、楚遂良、于志玉、高繼甫、李濤等。 這些都是從出生到死都跟著太宗的兄弟,唐朝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乾股”,值得信賴。 由此可見,了解兒子勝過了解父親。

我們上面講了太宗的四個兒子,其中三個是長孫皇后的,李幽是尹妃的。 此外,大陽妃的兩個兒子李克、李素,在永惠四年(653年)因叛亂被廢黜為妃子,流放霸州,乾豐二年(667年)去世。

第七子,江王李雲,沉溺於情慾,在唐肅宗元年自殺。 岳岳的第八個兒子李震,因起義反對武則天而失敗後服毒自殺。 第十子李深因李震反武則天而貶為霸州,689年流亡亡。 第十三子李甫,乙個平庸的人,於唐高宗元年(670年)在農曆除夕時死於涼州。 第十四個兒子李明,在永隆元年(680年)被雍龍都督謝攸處死,原因是他在永春元年(682年)在武皇后的授意下,捲入了張淮王子李憲(武則天的長子)的叛亂。

古帝實在是不好意思,離不開兒子,多生兒子也麻煩。 看得出來,通往人間的道路無非是這一條,在金玉之外,被毀了。

相關問題答案

    李世民唐太宗十四子生命的終結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兒子李志繼位的,為唐高宗。至於唐太宗的其他兒子,我們並不是很熟悉。據悉,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他們最終得了什麼?讓我們來看看。長子李承乾 李承乾是唐太宗的長子,也是長孫皇后,本來可以繼承皇位的,但是他的四哥,唐太宗的次子,魏王李泰卻有心要搶嗣,李承乾有腳病,沒有得到父親的...

    金正日有三個兒子,為什麼選擇最小的金正恩作為接班人?

    金正日有三個兒子,長子金正男曾是朝鮮人民軍將領,受過一等兵訓練,次子金正哲是朝鮮勞動黨組織部第一副部長,兩人都身居高位。在朝鮮傳統的長子繼承制中,金正男應該是下一任領導人,即使他不接任,金正哲也是最佳人選。然而,金正日選擇了最年輕的金正恩。金正男和金正哲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

    貧困的本質 三種觀點、三種選擇、三種變化

    貧困是乙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影響著億萬人民的生活質量,制約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為什麼有些人窮,有些人富?這是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實際上是乙個複雜的問題。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因為有些人努力工作,有些人懶惰,或者有些人聰明,有些人愚蠢,或者有些人幸運,有些人運氣不好。不過,這些只是表面原因,實實在...

    不丹王后美貌十足,懷了三個兒子,龍親王登上皇位為皇太子

    不丹王后美貌十足,懷了三個兒子,龍親王登上皇位為皇太子 女士們,先生們,請點選右上角 注意力 我們將為您帶來更多激動人心的資訊,讓您更容易看到。不丹王后Yatsun Pema是一位在不丹發揮關鍵作用的年輕女性 她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很有才華,背景也不錯。吉格梅 凱薩 南傑爾 旺楚克 Jigme Kai...

    民間故事 三個兒子相繼暴斃,女神幫助財主召喚靈魂,導致了一場醜陋的事件

    當年,在唐朝廣袤的疆域上,有州有個世家世代經商。這個家族的老祖宗創業積德,子孫後代繁衍,現任家主名叫馬忠文,生了三個兒子,長子馬大郎,次子馬二郎,三兒子馬三郎。三兄弟個個帥氣聰慧。他們繼承了家族企業,打理了企業,並熟悉了當地的企業。馬忠文看著三個兒子打理家庭,興旺發達,心裡很是幸福。那天飯桌上,馬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