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現出了強大的骨氣。 去年11月,馬斯克公開表示,中國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問題根源在美國,未來幾年中國必然會實現統一。 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馬斯克在猶太利益集團的圍攻下,對巴勒斯坦發表了一系列同情的言論他向全世界提出了乙個靈魂折磨的問題:為什麼北約沒有在1991年解散?
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似乎這是馬斯克的心血來潮,隨口問道,但實際上,問題並不簡單。 目前的北約作為乙個軍事聯盟,應該就地解體嗎? 隨著西方列強的衰弱和新興大國的強勢崛起,它逐漸成為西方陣營內一些勢力必須擺上桌面認真討論的問題。 這股力量我們可以稱之為超越國家的政治實體,比如馬斯克、華爾街,以及以英偉達為代表的各行業大佬。
從二戰結束到上個世紀末,包括本世紀頭十年,第三世界的大多數國家都很弱小。 此時的北約無異於西方資本的墊腳石。 幾十年來,西方國家一直依靠北約的軍事脅迫來確保低成本的能源和原材料**,同時,他們不斷為自己生產的商品尋找新的傾銷場。 每當任何國家膽敢反抗或想要獨立發展時,北約都會第一時間出面,用飛機轟炸來解決問題。
美軍的B-52轟炸機正在投彈,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 一方面,美國人的武功因為產業空心化而萎縮,大家都看得見俄烏衝突會是什麼樣子,更何況在紅海,乙個胡塞武裝團體就能讓歐美國家焦急。 另一方面,全球產業鏈的轉移剝奪了美國生產商品的能力。 其結果是,美西方對新興國家的經濟脅迫,以及美西方提出的制裁法案,往往能殺死800個敵人,自己損失1000個。 別的就不說了,當年,如果馬斯克沒有來上海建廠,特斯拉早就被美國低產能拖累了,也難怪現在,馬斯克一看到機會就和中國說話。
我們必須認識到,資本是沒有國籍的,會主動尋找利潤。 儘管美國可以出台各種保護策略,試圖讓製造業回歸,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新自由主義,至少在一兩代人的時間裡,美國已經失去了重返製造業強國的能力。 因此,馬斯克這句話的第乙個含義是,北約的解散可以削弱全球範圍內的對抗氣氛,回歸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西方資本的復興。
世界許多地方的地緣政治衝突都是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挑起的,但讓我們兩頭談,馬斯克只能代表美國資本的一部分,而且因為北約受益,還有另一部分資本家:軍事巨頭和能源巨頭。 如果美國不解散北約,就是為了在世界範圍內挑起衝突、製造矛盾,只要戰爭爆發,無論誰打誰,無論美西方是否正義,軍工聯合體都能從中獲利豐厚。 俄烏衝突的這兩年,美國軍火商賺了不少錢,他們可能不知道烏克蘭永遠無法在軍事上打敗俄羅斯,但賣出的每一枚炮彈的利潤都是真實的,擺在他們面前。
同時,這筆資本賺到的錢將反饋給決定開戰的政客和五角大樓高階將領。 這些人結成的利益聯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軍工聯合體。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前領導人艾森豪就在辭職演說中明確警告,要小心軍工複合體的“嗜血怪物”,未來可能有一天會摧毀美國。 現在這一天還沒有到來,我們仍然需要繼續觀察,但軍工聯合體的利益恰恰是北約存在的理由。
我們都知道,在北約成立之初,它的主要作用是防禦華沙條約組織,這也是北約自稱是區域防衛組織的原因,1991年蘇聯解體後,西方就有北約解體的傳言。 但很快,北約就製造了乙個新的敵人,首先是全球反恐戰爭,然後是俄羅斯,簡而言之,依靠其拒絕解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普京剛上台時,還與美國一起申請加入北約,天真地認為俄羅斯可以融入“西方文明世界”,當時他沒有想到,北約的最終目標是像蘇聯一樣肢解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他將對蘇聯的仇恨延伸到了俄羅斯,布熱津斯基認為,俄羅斯擁有廣闊的領土和豐富的資源,如果不能消滅這個龐然大物,美國將不可避免地在未來受到反擊。 什麼是反彈? 當然,俄羅斯和歐洲越來越近,最終將導致歐洲脫離美國的控制,並以此為基礎,北約無法解體,將繼續東擴,引發歐洲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
北約繼續為俄烏衝突火上澆油,在一定程度上,俄烏衝突之所以爆發,是因為前幾年俄羅斯和歐洲、默克爾、馬克龍等人合作太多,敢於與美國爭辯。 我們不要忘記,在俄烏衝突開始時,美國高喊的口號是推翻普京政權,摧毀俄羅斯經濟,把盧布變成廢紙時任英國首相特拉斯也私下宣稱,推翻俄羅斯後,我們可以瓜分俄羅斯的自然資源。
所有這些事實證明,北約是乙個侵略性的軍事組織,一直以俄羅斯為目標,在過去兩年中,他們還將中國列入敵對目標的行列。 不過,可惜的是,俄烏衝突讓美國收割了歐洲,卻沒有拖累俄羅斯,反而證明了北約的逐漸衰落。
**10,000粉絲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