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期投資。
2.論文。 我們經常聽到諸如“做你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忠於自己”、“忠於自己的內心”等宣言......
這些口號聽起來很鼓舞人心,但它們也會給我們一種錯覺,即自我的獨特性必須從自我內部獲得。
當代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我最了解自己,也最了解自己。
這種認為自己擁有絕對權力來解釋自己的觀點被稱為“唯我論”。
在中國哲學史上,孟子的“萬物皆為我準備”(《孟子:獻給心》)和王守仁的《心外無物》(《汪春福二》)都代表了唯我論的觀點。
在西方哲學史上,英國哲學家貝克萊是唯我論的典型代表,他將世界上的一切及其屬性都溶解在“我”的感官體驗中,認為除了感官體驗之外別無他物。
今天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個人自主權,就是“別管我,別管我,自己做決定”。 自治到底是什麼,就是你有選擇的自由,你必須選擇。
但是你選擇什麼?
尼采和薩特都告訴過你,沒有標準:你選擇,你負責,這就是一切,沒有別的可說的。
但這樣一來,自由就變成了太多的負擔。 我們看到很多人陷入無聊、失落、困惑、孤獨和無助。
在現代,這種精神困境是相當普遍的,我們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它們。
所以有些人會說,自由主義的自治理想是有害的,現代社會過於自由放任,充斥著相對主義、享樂主義和自戀,所有人都高度以自我為中心。
這是對自由的濫用,是對文化的墮落,是對民主的損害。
因此,有人認為,應該限制自由、平等和多元化,應該允許政治權威、宗教領袖或文化精英重新建立真、善、美的標準,教育群眾,拯救道德,防止文化的退化和民主的衰敗。
真的有必要放棄個人自主權嗎?
二十世紀的教訓給我們留下了太多關於專制做法和無法放棄個人自治的痛苦記憶。
我們把定義愚蠢的權力和消除愚蠢的權力交到精英手中,結果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極權主義運動,比如納粹。
我們還把定義愚蠢和消除愚蠢的權力交到群眾手中,這導致了文明的倒退和崩潰,例如法國大革命。
自由主義的個人自主性當然不能被拋棄!
忠於自己的內心,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道德理想,是現代文化的重要成就。
問題是:我們不能放棄我們的自由,那麼我們如何面對和處理自由帶來的問題呢?
當代西方思想家、社群主義代表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認為,自由主義觀點存在盲點:即將“忠於自己”等同於我對自己的感知和解釋的絕對正確性。
這樣一來,你就會誤以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上,就能創造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把外部世界看作是多餘的,甚至是“自我實現”的障礙和敵人,就會陷入唯我論的盲點。
泰勒的觀點是,對自主性的追求,對獨特自我的追求,並不要求接受唯我論,恰恰是對唯我論的拒絕。
面對獨立個體價值的自我生成命題,泰勒的回答是,“內在生成這樣的東西,如果被理解為獨白,就什麼都不是。
我對自己身份的發現並不意味著我獨自創造了它,而是我通過與他人的對話建立了這種身份,部分是公開的,部分是內在的。
這就是為什麼內在生成身份的理想的發展賦予了身份新的和至關重要的重要性。 我自己的身份從根本上取決於我與他人的對話關係。 ”
泰勒舉了乙個例子。 假設有人聲稱自己非常獨特,因為他正好有 3732 根頭髮! 你會欣賞這種獨特性嗎? 不,這很有趣。
但是,如果乙個人有超凡的鋼琴演奏天賦並為此感到自豪,或者如果乙個人對別人特別真誠和友好,他就贏得了所有人的讚賞......這種獨特性將被認為是有價值的。
為什麼這兩種“獨特性”在我們的感情上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泰勒解釋說,某件事是否重要和有意義,需要根據上下文框架來衡量。
我們的道德和價值觀不是在真空中產生的,不是在孤立的頭腦中產生的,而是來自我們與他人的對話和對話中的反思。 你覺得善待他人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這不是你內心憑空而來的,而是你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意識到的。
在現代社會中,有一種非常流行的看法,即事物的價值是主觀賦予的,由“自我”賦予的。 我重視或重視某物,不是因為它的內在價值或意義,而恰恰是因為我重視它並重視它,它才變得有價值。
比如我最近買了一輛車,在選車的時候,我發現不同的人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車作為自己的車,有的人喜歡操控感,有的人注重智慧型駕駛,有的人就是喜歡車的外觀。
看似這輛車的價值,是我賦予它的意義,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我之所以能解釋這種喜愛,與我的經歷和文化背景有關
你會發現,所謂“自我給予”的價值和意義,其實還是關聯而生的,是由許多經歷和故事創造的,是在生命的關係中形成的。
生活中的很多標誌圖案、廣告設計等都非常有創意,讓人拍得像是獨特的創新,但如果細細品味,這些匠心背後都有文化母親,真正指向我們內心的,正是這些文化母親。
在《範圍》一書中,作者埃珀斯說,“我是誰?”不是你在夜深人靜時問自己的問題。 你必須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來“發現”你喜歡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以及你是誰。 答案可能隨時改變。
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說:“自我”是看不見的,碰到別的東西,**回來,就會理解“自我”。
所以,與一些非常強大的東西碰撞,一些可怕的東西,一些非常高層次的東西,然後你知道“你自己”是什麼,這就是自我。 ”
同理,“價值”還不足以自我給予,必須“與一些非常強大、可怕、標準非常高的東西碰撞”,才能知道你給予的價值是否值得,這大概就是泰勒說“自我不能憑空創造和發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標準”的原因。
因此,無論我們信奉自由主義與否,都應該以承認現存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存在的合理性為前提,在承認現存制度的基礎上改變現實,賦予價值。
泰勒說,自我不能憑空創造和發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標準,而這個標準與我們共同生活的背景框架是分不開的,你只能根據這個框架來“選擇”和“改造”自己的價值。
因此,我們的自主性不能靠一顆孤立的心來實現。
在祛魅後的現代世界中,我們似乎已經失去了任何標準,但泰勒告訴我們,在我們生活的共同背景下,意義和價值的標準仍然存在。
但現代和古代,這種共同的語境不是一套明確的規則和教條,而是一種資源,豐富多樣,為意義和價值的選擇提供了乙個共同的框架。
因此,我們需要將自己與更廣闊的世界聯絡起來,與他人保持對話,並在對話中反思,這將使我們更清醒、更豐富、更自立。
在亞里斯多德、孔子和孟子所處的古典社會中,個人甚至整個人類都被嵌入到乙個更大的社群結構中(人是城邦動物,是血統的父權社會,是宇宙,是天地)。
直到近代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啟蒙-政治運動的交織影響下,自然界才被客觀化,個體主體被主體化,我們熱情而堅定地構建了我們深信的幻覺:“乙個人可以從社會中成為乙個完全有能力的人類主體”。
彷彿任何現存的人類現象都受制於自我主體的自我理解和主觀判斷,彷彿任何整體的、共同的現象只有通過這種理解和判斷才能獲得意義,而在這種自負的、獨白式的自我認同中,我們反而陷入了一系列“現代性的隱憂”。
我們的個人自主權不是基於“獨立自主的個人”。
我們做出的任何價值判斷背後的價值尺度,都是通過與社群的一系列對話和互動而形成的,甚至這種對話和互動,也離不開乙個更大的社群給定的不可選擇的背景。
人們為什麼活著? 你如何活出你的呼召?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這些問題。
西方哲學思想更注重邏輯上的自洽和結合歷史教訓的反思,而中國文化則傾向於類比和歸因於整體觀。
陽——自我本能——腦子——帥——才——天——功勞——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
中間-自我-情感-大腦-一般-人-道德-簡單-人際關係。
陰——超我——理性大腦——智慧——大地——言語——不容易——人與自己的關係。
3.自律。
彭莊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