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大洋彼岸傳來重磅訊息,蘋果宣布放棄汽車專案,2000多人的團隊將被解雇或調到人工智慧部門。
因此,蘋果造車的夢想破滅了,從側面說明了乙個問題,雖然造電動汽車沒有技術門檻,但這碗公尺飯真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吃的東西,即使是蘋果。
不過,有人高興,有人擔心,小公尺Su7即將量產上市,雖然**不敢公布,但至少這輛車已經真正建成了。
那麼小公尺能打造的電動車已經讓蘋果退縮了,蘋果的研發實力是不是還不如小公尺?
作為手機行業的老大哥,蘋果的研發實力毋庸置疑,從2014年開始就計畫打造汽車,每年研發約10億美元,即累計投入超過100億美元。 小公尺汽車才成立幾年,研發投入也只有幾百億元。
所以從邏輯上講,蘋果的電動汽車建設相當於十分之九,但能不能賺錢是另一回事。
因為汽車是乙個相當成熟的產業鏈,產業鏈的成熟意味著進入門檻低,只要能買到所有的零部件,就可以快速組裝一輛車。
因此,不僅電動汽車沒有門檻,燃油車也沒有技術門檻,無非就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和輪胎等,世界上有很多汽車零部件製造商。
但是在成熟的產業鏈中還會有另乙個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造車,消費者為什麼要買你的車呢?
這就要求主機廠要有核心競爭力,比如掌握關鍵技術、品牌力、產品力、口碑、成本優勢等,汽油車和電動汽車都遵循這個邏輯。
中國有軌電車產業鏈成熟,除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電池巨頭,整個產業鏈相關企業多達70萬家,所以別說小公尺能不能造車,只要老乾媽願意花錢,幾分鐘就給你一整套辣su7。
但美國卻沒有這樣的環境,除了狹窄的新能源市場,沒有成熟的配套產業鏈,特斯拉在美國幾近崩潰,在中國建廠後才撐起來。
所以,蘋果也要依靠中國造車,但目前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在汽車專案上不可能盈利的情況下,會養肥中國的頂級商人,這不是蘋果甚至美國希望看到的結果。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蘋果放棄了汽車專案了。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蘋果為什麼不跳過中國,在美國建立獨立的配套產業鏈呢?
首先,這需要時間和財力,中國靠政策花了10多年的時間,而且幾乎是全國的力量,加上前後幾千多億元的補貼,才有今天新能源汽車產業這麼大的規模,哪怕是蘋果是大生意, 它能獨立完成這樣的壯舉嗎?
其次,技術在不斷進步,所以美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得到了公升級,在成本和產品上具有雙重優勢,蘋果無法趕上這樣的產業代溝,所以最好直接依靠中國的產業鏈。
其實,我國燃油車行業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換道超車。
**10,000粉絲獎勵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