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學習和掌握生活和勞動技能,對年輕人的全面發展尤為重要。 然而,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乙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逐漸浮出水面,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管理能力,無法獨立生活。
針對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話劇家協會副會長陳誠在今年全國人大兩會前夕提出了關於在中小學開設自我生活管理課程的提案。
陳誠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90後、0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為了專心學習,往往為孩子做很多生活中的事情。
這種過度保護的做法,導致很多年輕人進入社會後,由於缺乏健康、經濟、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出現了“月光人”、“熬夜人”、“外賣人”、“亂人”等不良現象。
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我們就無法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年輕一代應得的。 陳誠代表強調,雖然教育部已經出台了相關標準和要求,但很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在生活和勞動技能上仍然存在盲點,因此亟需提高自己的生活管理能力。
陳誠的建議得到了不少網友的積極回應。 有網友表示,這個建議很“接地氣”,現在的孩子確實需要更多的生活技能訓練,而且他們不懂一些基本的人生常識。
有網友認為,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獨立生活,這樣長大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但與此同時,也有網友提出了擔憂,那就是:增加生活管理課程會不會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
針對這些擔憂,陳誠解釋說,增加生活管理課程並不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而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適應能力。
她建議,有關部門要印發檔案,全面推廣和增加中小學生生活管理校本課程,從小培養學生個人生活管理能力。
至於如何落實,陳誠建議,要根據學齡組制定不同的學習標準和學習目標,要求要逐步提高。
在小學階段,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日常清潔和衛生、物品分類和存放、學習簡單的烹飪和生產勞動等活動。
在中學階段,引入校本生活管理課程,包括活動策劃、課程指導、實地練習、總結交流等,全面提公升學生的自我生活管理能力。
在高校層面,鼓勵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宿舍管理、公益實踐等活動,通過定期組織宿舍選星和生活管理評選等活動,獎優罰惡,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陳的建議得到了教育專家和家長的廣泛接受,增加生活管理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同時,也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多樣化需求。
但是,有些人持保留意見。 他們認為,生活技能的發展應該融入日常教育,而不是單獨的課程。 此外,過分強調生活技能的發展可能會忽視學生的學業發展。
對此,你怎麼看?
建議在中小學增加自我生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