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資訊質量要求是對企業財務報告提供的會計資訊質量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審慎性和及時性。
以上就是會計資訊質量要求的八個方面,它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企業會計資訊質量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根據實際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計量要求的會計要素和其他相關資訊,並確保會計資訊真實、可靠、完整。
2. 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求相關,並幫助財務報告使用者評估企業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狀況。
注意]相關性是建立在可靠性的基礎上的,在可靠性的前提下,相關性應盡可能滿足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需求。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清晰簡潔,以便財務報告使用者易於理解和使用。
第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具有相互可比性。 可比性有兩個主要含義: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可比性(縱向可比):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採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
同一會計期間的不同企業可以橫向比較):對於不同企業在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採取相同或相似的會計政策,以確保會計資訊相互一致和可比性,以便不同企業能夠按照一致的確認提供相關會計資訊, 測量和報告要求。
第五,實質比形式更重要。
實質重於形式要求企業承認、衡量和報告交易或事件的經濟實質,而不僅僅是交易或事件的法律形式。
例如,企業發行的優先股或永續債被確認為權益工具或金融負債。
6. 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資訊應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在實踐中,如果會計資訊的遺漏或錯報會影響投資者和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則該資訊很重要。 從專案的性質和金額的大小來看。 例如,前期處理錯誤糾正的原則。
7.謹慎。
審慎要求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交易或事項時應謹慎行事,不得高估資產或收益或低估負債或費用。
例如,企業確認估計負債,例如為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準備,並確認所售貨物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 【注】謹慎應用不允許企業設定秘密準備。
8.時效性。
時效性要求企業及時確認、計量和報告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件,不得提前或推遲。
注意]及時性在相關性和可靠性方面起著制約作用。企業在獲取交易或事件的所有資訊之前進行會計處理,既滿足了時效性,又影響了可靠性; 企業等到獲得與交易或事件相關的所有資訊後再進行會計處理,這提高了可靠性,但由於時效性問題降低了有用性; 這需要根據投資者和財務報告其他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即相關性)在及時性和可靠性之間進行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