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藏區,有一本內容和價值堪比《本草綱目》的書,被收錄在中國的本草經典著作中,被收錄在歷史和藥學教科書中,你明白嗎?
藏醫本草的經典著作《京竹本草》由清代藏醫學者迪瑪爾·丹增彭措撰寫,被譽為藏醫藥和物理學的傑作。
出生於醫生世家
藏醫藥記錄集
鐵瑪·丹增平措出生於乙個醫學世家,從8歲起就開始在眾多學者面前學習醫學著作和十大覺悟,年紀輕輕就獲得格西學位,在西藏聲名鵲起。 然而,由於名氣大噪,他嫉妒當地士紳,在家鄉很難站穩腳跟,於是他遊歷西藏,也正是因為他的離去,才徹底改寫了藏醫史。
20年來,丹增彭措遊歷山水,走遍中國東部、青海東南部、四川西部的山山,研究了藏醫藥著作130餘部。 1743年,他完成了《京竹本草綱目》,這是一部與《本草綱目》相媲美的重要著作,是藏醫藥和本草的巔峰之作。
歷朝藏醫書
藥物數量最多的經典書籍
《京中本草》一共收錄了2294種藥物,除去重複的,其實有1220種,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收錄的藥物多了423種。 詳細記錄了野外採集的13類、上千種藥物的味道、用途、採集加工方法,以及每種動植物、礦物的分類、形態、別名、產地、生長環境等。
《月王經》和《四醫法典》雖然也是藏醫的名著,理論上提出了六味、八性、十七功,但並沒有體現在具體的藥材上。 《京竹本草》中的每一種藥物都描述了其味道、性、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項,為藥理學增添了具體內容,為學藥理學的人指出了用藥的真相。
書中對藥物的分類接近現代科學的分類方法,在植物分類學、動物學和自然醫學的分類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它填補了藏醫中性味和藥效劃分的空白,使藥有血有肉,不再只是乙個空洞的名字。 於是,在隨後的兩百年裡,《京珠本草綱目》和《本草綱目》一樣,成為藏醫開藥必備的書籍。 時至今日,書中描述的75%的藥物仍在臨床實踐中被廣泛使用。
作為藏醫藥史的巔峰之作,《京竹本草》收錄的藥物中有30%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或特有種,如紅景天、黑枸杞、大麥、冬蟲夏草等。 這些植物的藥用效果已在現代藥理學和臨床研究中得到證實。 這不僅充實了中國中醫藥的圖書館,而且在科研人員的藏藥學研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