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新能源在全球越來越受歡迎,歐美車企坐不住,有的退出了“碳排放**”計畫,叫囂著要退出新能源發展梯隊,擁抱傳統燃油發動機。 也有人高舉“氫能”旗幟,提出氫能汽車是未來發展的廣闊道路。
有鑑於此,國內不少車評人為了人氣而吹捧“歐美”,並表達了一些錯誤的觀點,指責國產新能源賽道走彎路,應該大力發展氫能。
最近,馬斯克可以說是突破了:我能想到的最愚蠢的儲存能量的方法。 他還指出,1公斤氫氣需要55千瓦時的電力才能生產,可以行駛約80公里。 相當於跑80公里,續航里程為400公里的電動汽車。
馬斯克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為了這麼好心地為中國伸張正義,而是為了給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找到一條出路,畢竟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如果氫能點火,他的日子就不會那麼輕鬆了。 但馬斯克說的並沒有錯。
實際上歐美對中國的封鎖,不僅限於對華為的封鎖、對台灣的出售,而是從價值觀、製造業、文化、經濟等方面。 對於中國的優勢產業來說,更是全方位的壓制。 拜登在乙份宣告中表示,美國將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來應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他還補充說:“中國的政策可能會讓中國汽車充斥我們的市場,給我們的市場帶來風險。 在我的任期內,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 ”
迄今為止,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尚未批准任何中國自主品牌的小型乘用車,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MVSS)認證申請已獲批。 並頒發相應的DOT(美國交通部)標誌。 而沒有這個資格,那麼定居美國的個體車主想要進口一輛中國品牌的汽車自用——對不起,沒有這樣的渠道,禁止有執照,除非你是大使館或者是道路測試的極端情況。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在乙份發布的檔案中表示,有足夠的證據補貼中國的電動汽車。 歐盟委員會計畫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進行註冊。 如果正在進行的調查結果得出結論,“中國電動汽車受到不公平補貼”,那麼現在註冊的進口產品可能會被徵收關稅。
事實上,歐盟自己也做過模擬推斷,如果不干預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到2024年底,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倒閉,市場將被中國新能源所控制。 因此,歐盟從2023年開始對中國的新能源展開調查。 然而,頗為尷尬的是,自2023年10月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以來,中國電動汽車進口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同比增長了14%。
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把最便宜的電動汽車拒之門外,荒謬》指出,歐美國家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行為是自相矛盾的、“荒謬的”:一方面,積極推進清潔能源部署; 另一方面,它設法阻止人們從中國購買“最實惠的電動汽車”。
繼2022年超過德國330萬輛,位居世界第二後,2023年中國將再向前邁進一大步,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為944輛80,000輛,佔全球電動汽車的72%5、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於全球。 @動態公眾號熱點引擎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