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中,第25師被稱為“千里騎兵師”。 顧名思義,該師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擅長大膽機動、迂迴、衝鋒陷陣,曾創下7天900英里的記錄。 25師雖然不如“五大主力”有名,但絕不是白費。 **著名將領關麟正、杜玉明均擔任師長。 “在所有與紅軍作戰的國民黨部隊中,這個師可以說是'戰備'最厲害的部隊。” 陝北根據地開國元勳劉志丹在與師的戰鬥中犧牲。
然而,這樣一支無敵的“千里馬師”,卻在2024年10月的新開嶺戰役中被我們徹底殲滅。 那麼,從**的角度來看,“千里馬師”為何在東北戰場上如此迅速地崩盤呢?
按照東北安全司令部司令員杜玉明規劃的“攻南守北,先南後北”的策略,第52軍、新6軍、第71軍第9師、新1軍新第30師,兵力10萬多人, 10月20日,他們以三種方式襲擊了我們的南蠻根據地。
杜昱明將“千里馬師”部署在中攻梯隊。 本來,“千里居師”本來是要與其他部隊並駕齊驅的,但師長李正義卻十分囂張,進攻最為主動,絲毫沒有把民盟軍當回事。 “千里菊師”憑藉裝備精良、機動快跑的優勢,毫無顧忌,大膽向東進攻,緊跟民盟軍第4縱隊,一路緊跟在民盟軍第四縱隊身後,企圖取得一戰勝負,囂張地說“南滿我軍將被迫上長白山啃樹皮,擠進鴨綠江喝冷水。
所謂成功也是“千里馬”,失敗也是“千里馬”。 擁有快速奔跑和機動的能力本應是一件好事,但這次卻變成了一件壞事。 “千里騎兵師”由於攻擊速度過快,與其他部隊脫節,導致與其他部隊的距離越來越遠。 民盟軍第4縱隊正是趁勢而上,以少量兵力吸引敵人,而主力則在新開嶺為“千里騎兵師”布下袖珍陣型。
面對被包圍的戰局,李正義和他的“千里居”師並沒有驚慌失措,迅速清醒過來,開始組織強勢反擊。 應該說,最初的反擊還不錯,甚至抓住了第4縱隊防禦的漏洞拼命進攻,居然攻占了老葉山,可以俯瞰整個戰區的制高點。
這時,當杜玉明向李正一詢問前線的戰況時,李正一的囂張氣焰溢於言表,他甚至這樣回答杜玉明:“只要有彈藥(空投),就不用增援。
此時的李正毅還是習慣性的心態,以為以他的“千里馬師”,將新山夷為平地,徹底打敗**。
李正義此時的囂張跋扈,無疑徹底毀了“千里馬師”。 因為,如果只是落入圍城,警告杜玉明,要求**加快援軍速度,營救“千里騎兵師”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他那句“不增援”顯然太過誇張了。
戰後,杜玉明在給新一軍第30師校以上軍官講課時,在總結“千里菊師”的殲滅時告誡說:“今天要戒驕,決不輕視最優秀的戰鬥力。 這一次,第25師疏忽大意地推進到......以至於他們都被殲滅了。 第25師這麼好的部隊,竟然落到了這樣的命運,實在是太可悲了!”
戰鬥剛開始之初,李正毅就能夠迅速組織反擊,奪取整個戰場的制高點——“老爺山”,可見他的戰術素養還不錯。
此時,雙方都非常清楚,誰控制了“老葉山”的制高點,誰就徹底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甚至整個戰役的勝利。 在某種程度上,“老葉玲”成為雙方戰鬥的決定性點。
結果,李正義在控制“老爺山”制高點上還是有問題。 鑑於預備隊和主力火器集中攻打“老爺山”,李正毅沒有作出相應部署調整,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老爺山”的防禦。 最終,“老葉山”得失之又失。
“老爺山”一失,“千里馬師”的防禦體系突然陷入混亂,軍隊士氣也減弱,戰場上的局勢開始“一邊倒”。 至此,“千里馬師”已經不復存在,只有被殲滅的命運。
新開嶺戰役,敵軍第25師共殲滅8000餘人,俘虜李正義少將麾下5000餘人。 解放戰爭開始後不久,它在東北戰場上吃掉了國民黨美軍裝備的整個師,至今仍是最優秀的精銳師,這在我軍歷史上尚屬首次。 延安解放**發表的社論指出,這是對國民黨侵略者的“沉重殲滅性打擊”。
新開嶺戰役後,雖然重建了第25師,但再也沒有人稱它為“千里騎兵師”。 因為真正的“千里馬師”已經破開新開山,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