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壽險公司披露了最近三個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 整體來看,共有77家壽險公司對外披露,但信達人壽除外,目前尚未公布具體淨利潤金額其餘76家壽險公司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1220家94億元,雖然去年同期的大幅下滑被一掃而空,但行業整體收入增長還是非常明顯的
在10家養老保險公司中,綜合風險等級為A的養老保險公司有6家,綜合風險等級為B的有2家。 此次披露,平安養老作為唯一一家償債能力不達標的養老保險公司,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前三季度償付能力公告
根據監管要求,保險機構必須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綜合風險評級B級及以上”三大指標,才能被視為償付能力公司。 從壽險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來看,共有7家保險機構亮起了紅燈。 其中,平安養老金、華輝人壽、聯合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符合監管要求,但由於最新綜合風險評級為C級,均為償付能力不達標企業。
前三季度,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
資料**:金融世界。
過去一年,平安養老季度綜合風險評級分別為B、BB、BB和C。平安養老金在償付能力報告中解釋,主要原因是風險難以資本化,得分有所下降。 根據《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13號——流動性風險》的相關要求,公司在基本情景下的整體流動性覆蓋率(LCR1)、壓力情景下公司整體流動性覆蓋率(LCR2)不低於100%,在不考慮壓力情景下資產變現的情況動性覆蓋率(LCR3)不低於50%, 以及今年的平安養老。
在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在不考慮資產變現的情況下,12個月壓力情景下的流動性覆蓋率(LCR3)分別為。 96%。
平安養老保險流動性覆蓋率資料**:保險合作。
養老公司的困境
回望2024年,百年變局不斷演化,全球衰退壓力有增無減、需求復甦不及預期的外部因素持續影響資本市場穩定。
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亟待釐清
2024年初,《養老保險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出台,向業界徵求意見。 《暫行辦法》強調,養老保險公司要聚焦養老主業,更好地拓展養老保險業務,助力我國養老金體系建設。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實踐中,部分養老保險公司主要以健康保險業務為主,偏離了發展初衷
《暫行辦法》進一步凸顯了養老保險公司的“養老金”特徵。 不僅要求在公司章程中“宣誓”“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養老保險經營機構,將圍繞養老金主業,依法依規發展商業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管理等業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養老保障的多樣化需求”, 同時也要求在績效考核機制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養老金管理等業務的養老保險公司在績效考核中佔比合計不低於70%。對於不具備明顯養老金屬性的保險業務,如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疾病保險等,要求總保費規模不超過總保費規模的40%。
此外,《暫行辦法》鼓勵養老保險公司適當將保險業務、商業養老業務與養老社群、長期照護等養老服務掛鉤,豐富養老金收繳形式。
公司投資期限不匹配
投資久期不匹配是許多中小保險公司面臨的乙個問題。在前幾年經濟快速回公升期間,中小型保險公司為響應更高收益的承諾,對長期負債進行了大量短期投資。 但隨著經濟下行和利率進一步調整,閒置資產難以找到過去的優質投資,導致短期資產與長期負債久期錯配。
一方面,隨著行業的轉型和時代的轉型,資本市場發生了深度調整,新經濟下保險資金的投資標準和方式仍有待進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巨集觀調控政策模式正在從逆週期調節轉向更加強調跨週期調節。 這也將進一步考驗保險機構短期識別風險的能力和長期資產配置的主動管理能力。
對於追求長期穩定回報、注重短期成本管理的保險基金來說,差異化特徵明顯的市場對保險公司準確研究判斷大趨勢和投研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時,養老保險公司要樹立具有專業能力和可靠團隊的科學使用保險資金發展觀,扭轉負債與資產的時空錯配,尋找新的價值投資。
產品和服務體驗低
由於養老產品贖回周期長,整體服務體驗低,產品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市場參與各方需要形成養老理財投資者教育合力,根據不同投資者的理財素養、知識結構和投資需求,開展更加生動、接地氣的安全教育,幫助大家認識到做好養老理財規劃的重要性,提公升產品和服務的體驗。
在政策層面,借助稅收優惠政策,應對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靈活化問題,提公升個人養老金產品吸引力。在產品層面,借鑑海外代表產品的經驗,實現資產多元化、配置全球化、主動與被動相結合,根據國內投資者在健康養老方面的實際需求,量身定製適合投資者的養老產品。
養老金公司發展建議
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更嚴格的監管政策,養老企業需要面對盈利壓力、投資回報下滑等諸多挑戰。 在作者看來養老企業應遵守監管要求,積極回歸主業;積極探索投資機會,直面償付能力壓力;同時,要狠抓數位化轉型,從客戶的角度提公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減少負面諮詢的影響
遵守監管要求,積極回歸主營業務
從長遠來看,可以看出,近年來,監管多次引導養老保險公司發展,推動養老保險公司走專業化發展道路,更好服務於第三支柱建設。
2024年,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和促進養老保險機構發展的通知》,要求養老保險機構進一步突出養老保險特色。 2024年1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業務試點的通知》,允許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養老保險公司 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廣東、四川、陝西等10個省(市)開展商業養老業務試點。
由於老年人口基數的增加和平均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對養老保障制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老齡化趨勢下,對養老保險公司的養老金屬性和風險管理進行監管和強化是必然的。雖然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部分居民對個人養老保險的認識水平不高、信任度低、參與率低。 養老機構作為全日制養老業務的主體,要堅定回歸主業,積極推動引導,實現產品拓展推廣,在第三支柱中占有一席之地。
專注於投資回報,直面償付能力壓力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保險機構應加快構建多資產組合體系,打造具有保險資金特色、適合新興產業發展轉型公升級的估值體系,在資產短缺、衰退周期長的情況下提高投資回報率,夯實保險機構作為長期基金管理人的風險管理和主動配置能力。
由於資金規模相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養老企業需要加快數位化轉型建設,賦能資產負債的科學管理。通過有效加強保險公司量化管理,構建多維度定價評價體系,強化壓力測試等關鍵問題處理能力。 以數位化投資研究推動保險資金高質量執行,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利用數位化轉型提高效率、體驗和服務質量
面對降本增效的運營壓力,養老企業需要以客戶為核心,通過轉型構建數位化客戶洞察、數位化產品創新、數位化運營風控三大能力體系。
數字客戶洞察是列表的核心。通過對客戶屬性的深度刻畫,抓住客戶需求痛點,制定涵蓋產品服務、內容運營、營銷活動的數位化運營閉環體系,加速客戶拓展。
在產品創新方面,依託保險公司健康資源優勢,整合遠端醫療、居家養老等服務,為年金客戶提供涵蓋家庭醫生會診、藥品購買、住院綠通、居家運動健康等多種專案服務以健康服務提公升年金客戶獲取意識,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運營風險控制方面,我們根據客戶需求優化業務流程,向線上化、自動化、智慧型化運營管理轉型。 基於大資料風險識別模型,提公升風險識別定價、理賠、反欺詐、反洗錢等重點業務的風控能力。 通過構建精準服務與運營全流程閉環,讓客戶感受到溫馨的服務體驗。
結論今年以來,一些問題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而實質性的進展。 相信隨著風險逐步消除,經營步入正軌,各保險公司最新還款情況和經營進展也將進一步好轉,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