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三星開始感到焦慮
南韓有個笑話,南韓人離不開三樣東西:稅收、死亡和三星。 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三星在南韓的巨大影響力。
* 資料顯示,三星的GDP約佔南韓GDP總量的20%至25%,是南韓經濟的支柱。 三星的產業已經滲透到南韓的各個領域,可以說沒有三星,南韓經濟就會衰落。
作為南韓巨頭,三星在國際市場上也非常有名氣,在手機、顯示器、儲存晶元、晶圓製造等諸多領域基本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是一家知名知名的企業。
例如,三星的智慧型手機銷量長期位居全球第一,超過了華為、蘋果等知名企業,三星的儲存晶元也長期佔據全球市場的最大份額,超過了同為南韓公司的SK海力士和美國晶元巨頭美光。 在晶元代工方面,三星也是僅次於台積電的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公司,約佔全球晶元代工市場的34%。
從三星公布的財務資料來看,三星今年一、二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90%,三星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77%以上。 就連海外**都說:三星根本坐不住了。
我們來看看三星淨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 三星相關負責人對此有這樣的解釋: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從2024年開始,手機、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出貨量將開始下降,這將導致晶元市場需求減少,晶元數量會減少。
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三星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大幅下滑,但要知道,像三星這樣深度參與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應該會有相對較小的市場波動,能夠快速做出調整。 不過,與英特爾、英偉達、台積電等半導體巨頭,以及蘋果、華為等手機巨頭相比,三星淨利潤的下滑似乎有些嚴重。
這其實是三星對市場變化的誤判,起初三星認為晶元需求下滑只是暫時的,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對晶元的需求不小,整體晶元市場需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受到影響,雖然晶元**可能會下滑,但實際上, 影響不大。
也正是因為這種誤判,三星在降低手機產能時,並沒有降低其他手機廠商的產能,三星在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廠商減產晶元時,也沒有降低產能。 結果,三星生產了大量的晶元,卻賣不出去,只能積壓。
根據三星公布的資料,三星的晶元庫存增加了約40%。 這意味著三星不僅無法收回投入晶元生產的資金,還要面對大量晶元留存導致的儲存成本上公升,三星的淨利潤自然會出現大幅下滑。
此外,由於中國儲存晶元製造商的產能和技術發展,美國晶元禁令、三星在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以及三星儲存晶元向中國市場的出貨限制,對三星的收入和淨利潤產生了嚴重影響。
三星的儲存晶元約佔中國大陸工廠產量的一半,約40%的儲存晶元銷往中國市場,而美國的基本禁令和中國儲存晶元企業的發展導致三星儲存晶元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總之,中國不願購買三星的儲存晶元,自然導致了三星營收和淨利潤的下滑。
不過,三星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受影響最大的公司其實是三星電子,也就是三星的半導體集團、消費電子產品等公司,對於三星整體來說,影響不是很大,三星也不太可能停產。
那麼,前段時間三星是如何演變成南韓巨頭的呢?
三星創始人李炳哲出生於南韓乙個富裕的地主家庭,他於 1938 年創立了三星工業。 當時,三星實際上只是一家小**公司,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後來,三星涉足許多不同的行業,包括食品加工、零售和紡織。
這些行業基本上都與民生有關,而在當時的背景下,三星能夠在這些行業做得不錯,積累了大量的啟動資金。
20世紀60年代,三星決定進軍電子市場。 當時,三星主要生產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子產品,在南韓市場非常成功。 這反過來又為三星的發展積累了資金。
隨後,三星進入半導體和電信裝置行業,開始生產計算機晶元和電信裝置。 此時的三星已經成為南韓知名企業,可以說三星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從後期的發展來看,半導體和通訊裝置領域也是未來的趨勢。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三星一直不滿足於南韓市場的發展,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向全球拓展業務。 在此期間,三星成為世界領先的電子製造商之一,也是手機和液晶顯示器等領域的行業巨頭!
自2024年以來,三星一直專注於智慧型手機行業,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製造商,甚至蘋果的手機也不如三星受歡迎。 但在 2016 年,三星 Note7 手機發生了電池事故。
這一事件導致三星基本上退出了中國市場,在其他市場的份額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毫無疑問,三星現在面臨著乙個新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三星的影響力勢必會減弱,也難怪外媒會說:三星不能再坐以待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