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流動性分析中與央行相關的內容,並介紹了中國的利率體系。
流動性分析:了解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第一部分)- 資產流動性分析: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第二部分)- 負債流動性分析: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是什麼?流動性分析:中國的利率體系——你能分辨出這麼多利率嗎?
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其他存款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這是流動性分析框架中的另乙個重要主題。
中國實行“兩級銀行體系”,即:銀行體系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主導,以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
在這種制度下,當資金向社會輸送時,路徑是從中央銀行到商業銀行,再從商業銀行直接向社會,或者商業銀行通過其他金融機構投資於社會。
因此,在做流動性分析時,除了了解央行外,還需要對商業銀行進行詳細的研究。
在本文中,我們將研究“其他存款公司”(中央銀行以外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流動性分析:了解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所解釋的那樣,我將重新貼上分類圖表,不再重複其餘部分。
中國人民銀行每月更新“其他存款公司資產負債表”資料。 路徑如下:
以2024年10月的資料為例,其他存託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構成和金額如下:
2024年以前,中國其他存託公司的總資產增長較快。 自2024年以來,整體增長率一直保持在7%至11%之間。
如果我們將中央銀行總資產的增長率與其他存款公司總資產的增長率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時候,當中央銀行擴大資產負債表時,其他存款公司收縮資產負債表當央行縮減資產負債表時,其他存款公司也差不多等於擴大資產負債表。
按比例從高到低,其他存託公司資產負債表總資產包括:
對非金融機構的債權、對其他居民的債權、對**債權的債權、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儲備資產、其他資產、對**銀行債權的外國資產債權
讓我們來看看每個專案:
對非金融機構的債權
對非金融機構的債權,以及以下的“對其他住宅部門的債權”,是銀行向實體經濟注入資金的最重要渠道。
“對非金融機構的債權”是指銀行向企業發放的各類貸款,以及購買的各類公司債券。 在最新資料中,“對非金融機構的債權”佔總資產的41%。
2024年,該專案有了很大的增長,這與我們常說的“四萬億”投資相對應。 除了發行債券外,還通過各種貸款將大量資金投入市場。
對其他居民部門的索賠
“債權對抗其他居民”是銀行向居民發放的各種貸款,其中最重要的是住房貸款。
自央行公布“存款機構資產負債表”資料以來,對家庭部門的債權一直在快速增長。 即使在大流行期間,這一數字也是兩位數。 直到 2022 年 4 月,它才開始出現個位數增長。
事實上,這是過去20年對住宅部門槓桿作用的結果。 我們知道,在過去(尤其是十多年前),經濟專家常說:“與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和**部門的槓桿率相比,我國住宅部門的槓桿率低於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促進居民借錢購房,提高住宅板塊槓桿率,有利於拉動經濟發展。 ”
當然,住宅部門的槓桿率從2024年的不到5%增長到今天的60%,與許多發達國家持平(甚至超過)。 住宅領域的槓桿空間用完了二十年。
對**的索賠
其他存託公司持有的“債權”資產主要是購買各類**債券。
可以看出,2024年之後,該專案增長明顯,主要得益於當年提出的“棚戶區改造貨幣化”,以及當地政府大量發行債券,為基礎設施建設、拆遷等工作提供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該專案雖然標明為“債權對抗***”,但實際上包含國債和地方債。
這種記賬的主要原因是,在2024年之前,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由財政部發行。 因此,即使發行人成為本地**,在記賬方面,仍然保持著以往的記賬傳統,沒有改變。
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
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主要是銀行的同業業務,包括購買銀行同業存單、同業拆借、購買商業銀行債券等。
在上一篇文章《流動性分析:中國的利率體系》中,我們提到了各種銀行間的利率,這些利率與這些銀行間業務相對應。
雖然同業業務是跨行資金轉移的主要手段,但同時也增加了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加大了資金閒置的危害,增加了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可以看出,2024年以後,“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將不再是**。 這主要是由於2024年以來,中國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降低金融部門的槓桿率,滲透資產,監管資金流動,控制銀行規模。 這一系列政策導致銀行同業規模下降,也縮小了下文提到的“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規模。
近年來,“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簡單來說,就是行業規模)的規模又開始上公升。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也是貸款無法發放,居民開始增加存款,導致銀行之間的資金閒置。
請允許我再談談......同業業務雖然它們都是商業銀行,但它們的稟賦不同,不同銀行的經營方式也不同。 因此,一些銀行相對容易獲得廉價資金,而一些銀行則相對容易放貸。
比如四大銀行的資金成本總是最低的,因為他們更容易從央行獲得資金,而且他們在這些銀行開立了非常大的企業賬戶和企業員工的工資賬戶,這帶來了很大比例的活期存款, 從而降低銀行債務成本。
為了吸引存款,一些城商行、農村商行、鄉鎮銀行給你的存款利率高於房貸利率。 他們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在某些情況下,直接從同行那裡獲得資金可能更具成本效益。
再比如,IB曾經被稱為“行業之王”。 究其原因,興業銀行早年的負債主要是“同業業務”,而不是“存存”。 而且,興業銀行當時還投資了大量高風險、高收益的非標產品,這樣就可以吃掉成本更高的同行資金。 當然,後來在風險暴露出來的時候,興業銀行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清理資產端。
對其他金融機構的索賠
“債權對抗其他金融機構”是指向證券公司、信託等非銀行機構提供貸款、貸款、購買債券等。
2024年以前,非銀行同業機構規模快速增長。 直到2024年,金融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降低影子銀行規模和金融業槓桿的政策,“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才開始趨於平緩和下降。
2024年前後,各類資產管理業務開始大規模發展。 銀行資金可以通過**公司和信託公司(即我們經常聽到的“渠道業務”)流向市場。
渠道業務本身的設計初衷是好的,因為很多企業和實體,受限於銀行的各種風控合規要求,沒有從銀行獲得貸款,而是有強烈的融資需求,所以信託公司和**公司出來,通過各種合規和不合規的方式,幫助企業完成融資,促進經濟發展。
一般操作是,例如,銀行將7 10個點的資本成本交給信託,並要求贖回信託。 信託加1 3點作為對企業的渠道費,企業與信託簽訂出票協議,保證剛性付款。 一般來說,在經濟景氣的時候,這類業務是沒有風險的,但是一旦經濟收縮,那麼就不可能完成剛性支付,而銀行作為金融體系的基石,就會出現不該出現的“壞賬”,造成系統性風險。
從2024年到2024年,“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債權”的快速增長,確實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認知是同步的。 比如2024年之前,買信託、P2P、理財幾乎是無風險、高收益的,但同時也產生了各種亂象。 2024年監管部門開始干預治理後,突然之間,信託開始爆發,房企開始虧損,就連理財產品也開始虧損。
儲備資產
儲備資產包括銀行在中央銀行持有的存款準備金,以及留在櫃檯、網點等的庫存現金。 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儲備資產仍由存款準備金組成。
儲備金和儲備資產項下的現金與央行的貨幣政策有關。
讓我們從“儲備要求”開始。如果你還記得,在《流動性分析:了解央行資產負債表》一文中,我們在介紹《央行總負債:準備金:金融公司存款》時提到:【本項是各金融公司存放在央行的錢,主要是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佔央行負債總額的一半以上, 這是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為央行資產負債表截圖)。
如果我們將央行的“儲備貨幣-金融公司存款”與其他存款公司的“儲備資產-準備金存款”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幾乎是相同的。 中間的差額主要是央行資產負債表中“未計入儲備貨幣的金融公司存款”。
其次,看“手頭現金”。同樣在“流動性分析:了解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一文中,我們提到了“中央銀行總負債:儲備貨幣:貨幣發行”。貨幣發行量 = m0 + 銀行手頭現金
現在對比央行貨幣發行量、其他存款公司手頭現金、M0等資料,可以看出公式確實緊實滿足。
現總結如下:中央銀行:儲備貨幣:其他存款性公司 其他存款性公司:儲備資產:儲備
中央銀行:儲備貨幣:貨幣發行量=M0 +其他存款銀行:儲備資產:手頭現金
其他存款型公司的準備金資產自2024年以來沒有增長,主要是因為央行自2024年以來逐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並從2024年開始加速。 同樣,在上一篇文章《流動性分析:了解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也介紹過,我就不重複了。
國外資產
“境外資產”是指其他存款公司持有的所有外幣計價資產。 包括:外幣手頭現金、境外同業拆借、境外貴重資產**(債券)、境外貸款等。 主要組成部分是海外貸款,約佔一半。
商業銀行發放的境外貸款大多是境內企業海外投資的“內保境外貸款”,因此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頻率和規模基本相關。
從總體趨勢來看,自09年人民幣國際化開始以來,其他存款公司的“境外資產”整體規模有所上公升。 這也是因為一大批銀行也開始“走出去”,參與國際金融事務。
對**銀行的債權
“銀行債權”主要是其他存款公司持有的央行票據和央行回購的餘額。
在上一篇文章“流動性分析: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是什麼?有人提到,過去央行從市場獲取流動性主要有兩種工具,一種是發行票據,另一種是進行正向回購交易。
將央行的“發債”與其他存款公司的“**銀行債權”進行對比,可以看出趨勢基本一致。
兩條曲線的差異主要在於2024年和2024年,除了央行票據的發行外,央行還使用了大量的“正回購工具”**流動性。
隨著各國央行開始使用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MLF、SLF等),這些工具在很大程度上逐漸消失。
其他資產
“其他資產”是指除上述資產外的所有剩餘資產的集合。 例如,寫字樓固定資產、部分在建專案、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等。
其他存託公司的負債總額正好等於資產總額,走勢與資產總額走勢一致,不再重複。
其他存託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總額按降序排列,包括:
對非金融機構和家庭的負債、其他負債、債券發行、對其他金融公司的負債、對**銀行的負債、對其他存款公司的負債、實收資本、對外負債。
讓我們來看看每個專案:
對非金融機構和家庭的負債
“非金融機構和家庭負債”的簡單理解是企業和居民在銀行的存款。 它是其他存託公司的主要資本**,也是金額的最終體現。
對非金融機構和家庭的負債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存款和個人存款。 它們以廣義貨幣計算。
了解專案非常重要,這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金額**m1和m2密切相關。
首先M0 + 單位活期存款 = M1
。這是狹義 m1 中貨幣金額的計算公式。 從歷史資料來看,確實是乙個完美的契合。
作為流通中的現金,M0反映了私人直接購買力的強弱,但由於越來越便捷的支付方式的影響,M0的增長速度遠小於M1和M2。
M1等於流通中的現金,M0加上隨時可用於支付活動的單位活期存款,代表經濟活動中直接購買力的強弱。
其次M2 = M1 + 單位定期存款 + 居民存款 + 廣義貨幣中包含的其他金融機構存款
。最後一項涉及下文“對其他金融公司的負債”,稍後將討論。
M2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貨幣金額,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貨幣金額。 它不僅反映了直接購買力,而且反映了潛在的購買力。
銀行負債
“銀行負債”是指其他存款公司向中央銀行借入的資金,與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資產: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相對應。
在上一篇文章《流動性分析:閱讀央行資產負債表》中,在《總資產: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的介紹中提到:
自2024年以來,央行陸續推出一系列創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注入基礎貨幣,如PSL、MLF、SLF等。 (在此之前,只有再融資和再貼現等工具)。這些工具的主要目的是減少對外匯的依賴,提高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可以看出,其他存款公司“對**銀行的負債”趨勢與貨幣當局“對其他存款公司的債權”趨勢基本一致。
對其他存託公司的負債
對其他存託公司的負債“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同業存款、同業逆回購等。
與上述“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類似,自2024年以來,隨著金融監管機構開始降低槓桿率,“對其他存託公司的負債”總額也開始下降。
有趣的是,“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總額遠高於“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的總額。 這是什麼原因?不應該是一樣的嗎?畢竟,他們都是“其他存託公司”?難道他們不能“彼此平等”嗎?
這實際上是因為同行之間的許多業務交易在資產負債表的左端和右端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例如,商業銀行A發行的普通債券被納入“負債-債券發行”(以下專案將在後面介紹),而對於購買A的債券的B銀行,則應將其納入“資產-對其他存託公司的債權”。
再如,如果商業銀行A簽發6個月的銀行間同業拆借證,則該存單將計入A的“負債-債券發行”,而購買A的債券的銀行B則計入“資產-對其他存管公司的債權”。
只有類似“借款”的同業業務,才能被融資方納入“負債——對其他存託公司的負債”。 例如,我們在《流動性分析:中國利率體系》一文中提到了各種“質押回購”、“銀行間拆借”等。
對其他金融公司的負債
“對其他金融公司的負債”是指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存入和借入的資金。 例如:**公司客戶保證金(用於保證金融資和證券借貸)、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券商在銀行開立的託管賬戶中的資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主題下,它們中的大多數應該被納入“廣義貨幣M2”的口徑。
你認為,你的**賬戶裡會有一些現金,對吧?這部分現金由經紀公司存入“託管銀行”,並作為“對其他金融公司的負債”記錄在銀行賬戶中。 這筆錢可以隨時提取和使用,這與個人儲蓄基本相同。 因此,它應該包含在 M2 的口徑中。
住房公積金、保證金交易賬戶等保證金都是類似的效果。 因此,當我們計算 m2 時,我們也應該包括總數的這一部分。
我們在之前介紹的“對非金融機構和居民的負債”賬戶中已經列出了相關資料。 這是另乙個重溫:
國外負債
“境外負債”是指以人民幣計價的境外非居民部門負債。 包括企業在銀行的“外匯存款”等。
可以看出,在這一年裡,這個賬戶的金額有了巨大的增長。 主要原因是近兩年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擴張,以及國際熱錢湧入炒作國內資產。 2024年後,資金外逃,“外債”大幅下降。
債券發行
“債券發行”主要包括各類商業銀行債券、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間同業存款證、政策性銀行債券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商業銀行債券主要包括普通債券和次級債。 混合資本債券和二級資本工具由於發行目的不同而包含在“其他負債”中。
由於沒有政策性銀行這樣的東西,主要資金是中央銀行的再貸款和債券發行。
發布兩隻銀行債券的公告來感受一下:
實收資本
“實收資本”是指其他存款機構實際向投資者注資的款項。 如果與單一銀行的財務報告相對應,則為“所有者權益”下的“股本”。
“實收資本”的增加是由於銀行業法人實體數量的增加以及銀行注資增資的原因。
銀行注資的目的主要是滿足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
2024年,該專案將大幅下降。 由於統計口徑的調整,賬戶部分分項調整為“其他負債”項。
其他負債
“其他負債”包括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所有者權益的所有其他所有權,實收資本除外;混合資本債券和二級資本工具不包括在負債 - 債券發行賬戶中。 其他負債賬戶,如:應付租金、應交稅金、應付工資等。
“其他負債”的比例仍然相對較高,但由於與貨幣流動性關係不大,貨幣當局只是將它們打包在一起,並在發布資料時報告。
本文介紹其他存託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作為中國貨幣流通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他存款公司與中央銀行一起構成了中國“二級銀行體系”的核心。
了解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與其他存款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之間的關係也有助於了解資金的流動方式。
最後,發布央行資產負債表與其他存款公司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