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檢測結果僅供參考,患者不得擅自使用藥物,病情嚴重應及時就醫。
測試套件的資料圖。 圖ic照片
文 |唐傳言。
目前,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期,許多大型醫院人手密集,等待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高。 呼吸道感染的上門檢測服務,可以免去患者在醫院排隊的麻煩,足不出戶就能知道自己感染了什麼病毒
據人民**健康客戶報告,近期多家電商平台推出呼吸道感染居家檢測服務,一次可檢測6至17種病原體,費用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具體服務內容視服務平台、檢測專案和具體服務內容而定。
這種檢測方案覆蓋面廣,提供便捷的上門服務,不僅減輕了醫院的壓力,還免去了患者跑腿、排隊等候的痛苦,顯著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頗受歡迎。
考慮到第三方醫學檢測也有利於促進檢測結果互認,此舉也是一種新的服務模式。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也在《關於將第三方醫檢行業標準化建設列入後疫情時代公共醫療衛生建設重點的提案》的批復中明確,要著力加快完善第三方醫療檢測行業標準化工作。 逐步將第三方醫療檢驗機構納入日常公共衛生協調服務。
樂觀地說,這種方法不僅有助於應對當今呼吸道感染的激增,而且將來也將成為常規服務。 例如,目前患者經常需要一大早獨自去醫院做體檢,通常要空腹,有時還憋尿,非常不方便。 如果能夠進一步推廣上門取樣檢測模式,將大大提高人們做體檢的便利性。
但是,形式創新容易,內容規範難。 目前,如何確定第三方檢測機構和上門服務人員的資質,第三方檢測機構與網際網絡平台如何合作,檢測與臨床診療如何對接,缺乏規範性和諸多變數。
即使從技術角度來看,也存在許多困難,例如不同的檢測方法和技術差異很大,結果如何才能得到廣泛認可?“家庭場景”對於醫檢質控來說也是新鮮事物,控制和評價標準也是空白。
特別是對於檢測結果的解讀,我們不能只看資料而不看病程,或者“只看結果而不看人”,所以檢驗醫生在出具報告時往往會寫“請結合臨床實踐”。 如果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網際網絡平台只做檢測,不提供系統的診療,也可能是片面的、僵化的。 例如,肺炎支原體的陽性檢測結果有滯後性,陰性結果並不一定意味著沒有感染,如果只看結果,可能會誤導公眾。
對於形式創新,需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新事物在開始時通常很不成熟,醫學檢測關係到生命、健康和安全,沒有試錯的機會。 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檢測服務不能取代常規的醫生諮詢。
當感染症狀較輕時,可以接受上門服務,參加居家檢測,但當症狀嚴重或微弱,並有其他基礎疾病時,仍需接受規範診療。 就算參加這種檢查,也只能作為參考,不能根據這種檢查的結果擅自使用藥物,如果病情嚴重,還是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從長遠看,社會層面應高度重視第三方醫檢機構上門檢測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密切關注其發展情況,必要時出台標準和規則進行規範和完善,使其走上正確的發展軌道,使其成為醫院檢測的有力補充。
作者:唐傳彥(醫務工作者)。
編輯:劉天紅.
吳興發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