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1700億,富士康的夢想破滅了,郭台銘後悔當初沒有當初
借助大陸市場,富士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接受蘋果的訂單,生產最多的iPhone。
富士康想要的不止於此:近年來,富士康追隨蘋果的腳步,頻繁在海外投資,建設一條又一條生產線。 但結果未必是富士康想看到的:國外市場種種問題,導致富士康虧損1700億元,夢境徹底破滅,郭台銘感嘆。
2024年,富士康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專注於3C產品的OEM生產。 2024年,富士康贏得了蘋果第一代iPhone的訂單,此後一直在增長。
蘋果手機需求量大,質量要求高,富士康憑藉自身實力和中國大陸豐富的勞動力與蘋果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富士康每年拿下絕大多數iPhone旗艦機型,部分Pro機型由富士康獨家生產。
隨著蘋果手機市場的增長,富士康的需求也在增長。 富士康投資的工廠在美國、越南和印度等市場都有,但有些投資可能並不容易。
比如富士康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主要生產液晶屏,但沒想到液晶屏市場需求下降,富士康在美國的工廠也遇到了困難,不僅沒有得到太多的補貼,而且工廠也不好經營, 那是一根雞毛。
富士康本來不想進軍東南亞市場,但並沒有貿然投資,而是根據蘋果的需求調整了市場布局。
當蘋果對印度市場情緒高漲時,富士康不得不支援蘋果的訂單,於是在印度南部等地建廠,生產iPhone零部件,組裝整機。
在越南,富士康的投資也是如此。 越南正在努力建設世界級的生產基地,對外國公司開放投資,並給予補貼、土地和各種優惠政策,因此富士康在越南建廠非常容易。
至此,富士康在東南亞的基本情況已經確定,再加上中國大陸40多個生產基地和數百萬工人,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的地位難以撼動。 富士康能高枕無憂嗎?恐怕不一定 雖然建廠了,但成本不小。
在印度市場,勞動力素質不高,**停工現象屢見不鮮。 當地基礎設施不足,建廠成本高於預期。
在公共衛生危機期間,印度無法滿足富士康對iPhone生產的需求,產能急劇下降。 因此,富士康將產能重心轉移到中國大陸,招聘大量工人,逐步穩定產能。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富士康鄭州工廠勞動力外流,產能再次下降。
富士康的勞動力復甦也影響了蘋果 iPhone 14 Pro 系列的出貨量。 此後,富士康失去了iPhone 14 Pro系列獨家代工廠的地位,部分訂單被蘋果轉讓給朗訊精密。
受外部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富士康在多個市場遭遇變化,產能下降。 據統計,隨著美國市場工廠投資的失敗,以及印度和大陸市場產能的挫折,前後損失約為1700億元人民幣。
富士康獲得鉅額投資回報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郭台銘怕自己會後悔,他說,在大陸建廠,就是為了給大陸人吃飽的。 如果我們在大陸感到受到威脅,我們可以隨時離開大陸。
因此,郭台銘不斷將富士康的產能向海外轉移,表面上是為了產業鏈多元化,但實際上是為了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
大陸市場的產能足以滿足富士康的需求,即使蘋果有轉移生產線的想法,只要富士康堅持在大陸生產,蘋果也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做。
畢竟,蘋果很難找到比富士康更大的代工廠,短期內可能達不到富士康的產能。 因此,富士康追隨蘋果的腳步,寧願冒著投資虧損的風險,堅持下去。
在印度市場,富士康繼續加碼,計畫未來十年投資7億美元在印度建廠,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 還有訊息稱,富士康打算在印度首次為蘋果生產AirPods,招聘更多印度工人。
富士康無意重返印度,在越南市場的投資不降反增,也許是蘋果的授權,也可能是富士康本身有離開的念頭。 但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富士康依賴大陸市場的事實都難以改變。
如果沒有大陸市場,富士康就很難走了,因為大陸市場給了富士康賺錢的機會,而不是富士康用食物來回報大陸人民。 如果富士康堅持離開,遲早會被競爭對手取代。
中國市場是巨大的,不會因為沒有人而停止運作。 大陸能有什麼樣的未來,取決於富士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