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報告2023 溫暖中國丨2023 重溫“大國重兵器”的驚豔時刻。

Mondo 科技 更新 2024-01-31

C919“展翅高飛”,巨輪出海,“神舟”飛船出海,“天宮”號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創下發射新紀錄,“中國天眼”和“人造太陽”探索未知......

《2022-2024年全國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公升至第10位,是唯一進入前15名的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邁向創新國家前列。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重溫2024年“大國重武器”的驚人時刻。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500次發射完成。

12月10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徐麗豪攝)。

12月10日上午,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遙感39號衛星。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00次發射。

自2024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用了53年時間完成了從0到500的飛躍。 其中,長征火箭第一次100次發射用了37年,第二次100次發射用了7年,第三次100次發射用了4年,第四次100次發射用了2年零9個月,第5次100次發射僅用了2年,不斷重新整理著中國航天新紀錄。

中國空間站已進入應用和發展階段。

11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計畫首次發布了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畫質攝像機拍攝的空間站組裝全景圖。 新華社(圖片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提供)

2024年,我國空間站進入應用發展階段,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相繼發射公升空。 目前,我國擁有完備的近地載人空間站和載人空對地往返運輸體系,成熟的航天員選拔和訓練保障體系,精心策劃的載人飛行任務。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正值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 從短期停留到中長期停留,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我國航天事業高水平科技不斷邁上新台階。

C919大型客機成功完成首航。

這是C919飛機即將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上首飛的照片(攝於2024年5月28日)。 新華社記者丁婷攝。

5月28日,經過1小時59分鐘的飛行,由C919大型客機執飛的東航MU9191航班安全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 C919順利完成首飛,中國民航正式“啟動”國產大飛機商業運營。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架符合國際適航標準、擁有自主智財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於2024年成立,2024年首飛,2024年9月完成全部適航認證工作後,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

第一艘大型遊輪“愛達莫杜”號正式命名並交付。

這是11月4日拍攝的“Aida Modu”。 新華社記者丁婷攝。

12月24日,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從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口出發,出海進行首次試運營。 該遊輪將於2024年1月1日開始首航。

大型遊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航空母艦被譽為造船業的“皇冠上的三顆明珠”,設計建造難度極大,是體現乙個國家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標誌性工程。 “愛達魔都”號由中船外高橋造船建造,經過八年的科研和五年的設計建造,於11月4日在上海正式命名交付。

中國的“天眼”和“人造太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不為人知。

這是7月26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圖(無人機**,維護期間拍攝)。 新華社記者歐東渠 攝。

近日,相關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巡天資料,構建並發布了世界上最大的中性氫星系樣本,並與世界各地的星系和宇宙學研究人員共享了高質量的大樣本觀測資料。

2024年9月25日,“中國天眼”揭牌。 今年以來,“中國天眼”不斷拓展人類觀測宇宙的極限——首次觀測到射電波段黑洞的“脈搏”,探測到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發現......迄今為止軌道週期最短的脈衝星雙星系統

5月29日在合肥科學島上拍攝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 新華社記者杜曉毅攝。

4月12日,被譽為“人造太陽”的中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了403秒的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執行,對探索未來聚變反應堆的前沿物理問題,提高核聚變能的經濟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實現核聚變發電。

“人造太陽”是一項關係到人類實現“能源自由”、探索宇宙奧秘的深遠事業。 EAST集超高溫、超低溫、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大電流等條件於一體,前沿技術“熔於一爐”,體現中國綜合科技實力。

1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熊貓實驗組成員在錦屏大型設施除錯實驗裝置。 新華社記者徐炳傑攝。

12月7日,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以下簡稱錦屏大型設施)土建工程竣工,達到實驗條件。 這標誌著全球最深、規模最大的超深地下實驗室正式啟動。

錦屏設施是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專案的第二階段。 實驗室的宇宙射線通量僅為地球表面的1/1億,具有“極低環境氡降水”、“極低環境輻射”、“超低宇宙射線通量”、“超潔淨空間”等諸多優勢。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12月11日拍攝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全景圖(無人機**)。

3月14日,“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直線加速器實現能量束束全放電,成功加速第一束電子束。 從此,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進入了科研裝置安裝和光束調節階段。 12月11日,HEPS儲環最後一塊磁鐵安裝到位,標誌著HEPS儲環主要裝置安裝閉環。

HEPS就像一台超大型X光機,可以“看到”微觀世界,揭示物質微觀結構形成和演化的機制。

這是4月21日晚在星空下的高空宇宙射線觀測站“Lhaaso”(合成**)拍攝的照片,由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拍攝。

5月10日,以宇宙射線觀測研究為核心目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空宇宙射線觀測站“LHAASO”通過國家驗收。

科學家利用Lasso完整記錄了迄今為止最亮伽馬暴GRB 221009A的萬億電子伏特伽馬射線暴全過程,並精確測量了最亮伽馬暴GRB 221009A的高能輻射光譜,並在此基礎上對伽馬暴有了新的認識。 (記者 胡 哲、宋晨、張權、溫 晶華)

相關問題答案

    2024年年終報告 溫暖中國丨溫暖動人

    月日,在黑龍江省安達市人民鎮中心小學,李萍老師 左一 張宇與 村里的孩子 班學生一起練習習合唱。回首年,堅韌 奮鬥 收穫 歡笑 淚水 希望.總有一些溫暖和感動,觸動人心。新華社記者謝劍飛攝。月日,高考第一天結束後,連續年參加考試的雲南麗江華坪女子中學校長張桂梅在回程車上與同學們一起唱歌。回首年,堅韌...

    2024年年終報告 溫暖中國丨溫暖動人

    年,一系列溫馨感人的畫面,讓人感動不已。到處,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堅持 奮鬥 奮鬥 收穫 歡笑 淚水,這一切都充滿希望。老師與學生練習習合唱 考試結束後,校長與同學們一起唱歌,遊客們合影留念,親子團聚.這些場景展現了世界的溫暖。從黑龍江省安達市人民鎮中心小學 班到雲南麗江華坪女子中學,再到天津古文化街...

    2024年年終報告讓中國興奮不已丨文化之花盛開

    月日,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的中國考古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觀眾參觀了館內的珍貴文物。中國考古博物館是中國歷史科學院下屬的國家級專業考古博物館,依託考古文物和珍貴的古代文獻,致力於展示和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述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燦爛中華文化的中國故事,打造北京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客廳和展示中國文化...

    (年終報告,Mirror View 2023) 在異地邂逅“中國”,分享文化之美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近年來,秉承開放包容 堅持誠信創新,中華文化的活力 開放性 創造力不斷提公升。年,中華文化將在傳承與發展中迸發出新的光彩。藝術不分國界,文化共鳴已成為拉近人心的紐帶。共享文化之美,中外文化和諧融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動力。月日,人們在埃及吉薩的一...

    2024年年終報告 振興中國 砥礪前行,中國經濟銳意前行

    年。中國經濟發展史。注定不平凡。蘇州工業園區 無人機 攝於月日 蘇州工業園區常年領跑全國,聚焦實體經濟,構築強鏈 延伸鏈條,正在成為全球產業地標。新華社記者李波 攝。張江片區 上海 自由 試驗區 無人機 月日由新華社記者方喆拍攝。月日拍攝的中國衛星網集團雄安新區總部 UAV 已進入規模化建設與承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