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河之戰:紅軍勝利的負面影響是什麼解釋?
歷史上,英年早逝的英雄有很多,他們的貢獻往往很難為世人所知。 他們的故事經常被遺忘,很難找到準確的資訊。
以吳煥賢為例,他是黃麻起義的領袖,也是紅二十五軍的靈魂人物。 在他的帶領下,紅二十五軍完成了長征,到達了陝北。 然而,他於2024年8月去世,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徐海東在紅二十五軍的歷史地位。
這不是責怪徐海東,而是為吳煥賢感到難過。 韓先初將軍曾說過,他這輩子最敬佩的人,就是吳煥仙。 吳煥賢也是乙個兼具軍事和政治造詣的人才。
然而,儘管他很出色,但他也犯了一些錯誤。 2024年郭家河戰役後,他做出了乙個過分的決定,對副軍長、師長和團長產生了懷疑,這導致了他們後來的不幸。
2024年10月,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主力西撤,留下2萬餘兵。 雖然人數眾多,但實際上只有紅軍第75軍第25師的兩個團和紅軍第27軍第9師的三個團真正做好了戰備。
剩下的部隊由新兵和傷病員組成,人數不一,指揮混亂。 相比之下,蘇區周圍部署了15個師和乙個旅,共80個團,情況非常嚴重。
吳煥賢最初試圖集中兵力多打少戰,將敵人一路擊退,於是集結了五個主力團,在光山地區攻擊敵軍89師的兩個團,結果敗下陣來,**百人。
這種情況使紅軍感到不安,為了解決指揮問題,2024年11月29日,一批留在蘇區的幹部在黃安潭墅崗召開會議,決定將各部門統一重組為紅25軍。
紅25軍由軍長吳煥憲、政委王平章率領,下轄2個師和7個獨立的游擊師配合主力。
他們的士氣正在上公升,他們希望有機會打敗敵人。 這時,敵人也在動員起來。 ** 在上次勝利後,第 89 師繼續進攻,占領了一些城鎮,迫使該地區的紅軍進入山區與游擊隊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老蔣下令調第89師“圍剿”紅一軍,而馬洪奎師的第35師則接管了防區。 第35師團在馬洪奎赴寧夏省任師長時調往寧夏,現在只剩下4000多名老弱病殘,在圍攻鄂河皖蘇區的**部隊中是比較薄弱的。
於是,吳歡首先瞄準了第35師。
在那個飽受戰爭蹂躪的時代,紅二十五軍的勢力範圍已經縮小到光山南部地區和黃安紫雲地區。 國家河是廣山南區的重要據點,如果攻不下,那麼廣山南區遲早會失守。
因此,吳煥賢急於奪取郭家河。 敵軍第89師2個團撤出國家河,第35師第205團、第207團前來接手。
吳歡在與徐海東、姚家芳兩位師長商議後,首先決定趁敵軍還不穩定的時候,殲滅敵軍。 2024年3月5日傍晚,吳歡先在野雞籠中安排戰鬥任務,徐海東指揮紅74師和軍事特勤營負責主攻,姚家芳指揮紅75師占領郭家河東北墨雲山制高點,阻止援軍到來。
此外,還有乙個團作為總預備隊,隨時準備做出反應。 不過,吳煥憲並不信任姚家芳,所以沒有把主攻任務交給紅75師,而是讓該師政委高敬廷監視。
這就是隨後悲劇的背景。
徐海東在郭家河鄉偵察時,發現該地區有三條通往外界的道路,其中東北道路撤退到辛集縣城最快,敵人很可能選擇這條路逃跑。
於是他讓黃洵南率領軍部第220團和特種營在東北埋伏,第222團在程啟波的帶領下佯攻西南。 3月6日凌晨,第222團在陽仁巖附近發起進攻,迅速占領制高點,隨後在前線發起進攻,打了敵人乙個措手不及。
敵人以為紅軍主力是從西南方向來的,於是向東北撤退,這正是徐海東想要的。 在東北埋伏的陸軍第220團和特勤營突然出現,擊斃了第207旅第104團團長李漢元。
一場激戰引來了自告奮勇與紅25軍主力配合的國家河附近的獨立團和近衛營,恰好遇到了向西北逃竄的敵人殘餘部隊。
殘餘人員幾乎全部被解除武裝,只有少數逃回了辛集縣城。 戰鬥只持續了幾個小時,但紅軍的成果卻是非凡的。 敵軍第207團團長李漢元及其部下100餘人陣亡,2000多人被俘。
紅軍繳獲了大量戰利品,包括山炮一門、迫擊炮8門、機槍12挺、各型長短槍2000餘門、彈藥10萬餘發,解決了紅軍對槍彈短缺的急需。
紅25軍本身只傷亡7人,受傷30多人,這場戰鬥的交換比例令人振奮。 然而,勝利也有兩面性,它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國家河戰役是紅二十五軍成立以來取得的一次重要勝利,成功震懾了敵軍,使第一軍在一段時間內不敢挑戰。 戰後,紅25軍趁機擴大軍隊規模,提高綜合實力。
這場戰役的偉大勝利鼓舞了部隊士氣,周邊地區的中青年也紛紛加入紅軍,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不過,這場勝利也給吳煥賢帶來了一些變化,他開始低估敵人,認為對方**戰鬥力較弱,導致了後來的苦頭。
敵軍第35師被趕走後,吳歡先是以為局勢穩定,後來又開始有內疑,導致紅25軍一些幹部如廖榮坤、姚家芳、程啟波等人遭遇不幸。
在順境中,很多人很容易得意忘形,只有經過挫折的洗禮,才能真正冷靜下來。 就在紅二十五軍屢戰屢敗之際,吳歡先開始調整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