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趨勢取決於財務。
文:《財經》實習生王美林、記者鄒碧穎。
當時提出日本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學者前幾天去北京,點名請我討論此事,2024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資產負債表衰退就丟了,而且失了30年,可見這個問題引起了國內的關注。 12月16日,在三亞金融國際論壇上,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元徵表示2024年初中國人口的負增長意味著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可能性是長期的。 與此同時,中國人均GDP已達到120,000美元,比去年世界銀行高收入標準高出1美元超過30,000美元是600美元的差異,可以說是處於高收入社會的門檻。 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在低收入社會的發展政策可能不再適用於中等偏上收入社會,如果政策不適應時代變化,就可能落入中等收入社會的陷阱。
曹遠征以拉美為例,阿根廷在100多年前是世界第十大國家,但人們的收入卻在100多年裡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 阿根廷的新**採取了非常極端的政策,希望擺脫困境,這就是當前討論的背景:首先,面對持續的負人口增長,能否防止資產負債表衰退?中國目前物價和貸款的下降是經濟衰退的跡象嗎?第二,中國是否有能力保持高利率,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繼續向高收入社會邁進?
曹元徵表示,高收入社會最重要的標誌是服務型社會,服務性消費是消費的重點,耐用消費品佔比持續下降,**和銷售額都會下降。 目前國內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恩格爾系數已經降到30%以下,很多消費品就算是用來鼓勵也賣不出去,但今年暑假和國慶期間火車票難找,這標誌著服務消費和發展消費興起的開始, 也是進入高收入社會的標誌。
曹元正表示,越南提出到2024年進入高收入社會,估計中國也將在2024年左右跨過高收入社會的門檻到2024年實現現代化,即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實現這一目標仍面臨重大挑戰。
曹元徵表示,從通脹來看,美國自2024年3月以來已加息11次,利率已公升至5次5、目前通脹率在3%以上,距離2%還差1個百分點;英國已經加息14次,通脹率仍高於4%;歐盟增加了10倍,負利率轉為正值。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已成為乙個全球性問題,尤其是在進入高收入社會的時期,是否有合理的政策安排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是乙個關鍵問題。
我們現在正處於乙個新的轉型期,原有的增長動力已經耗盡,發動機動力不足,新的發動機不斷湧現,在第乙個,什麼,可以繼續發力,成為全球問題的核心,我們相信低碳經濟是唯一的方向。 曹遠征說。
增長新動能過去,中國的GDP每年增長近10%,但很少有人關注經濟的總資產。 我們發現,資產的增長速度是經濟增長速度的兩倍。 中金公司原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雲來在論壇上表示,隨著中金公司各類資產擴張迅速,但資產產出效率相對降低。 例如,在2024年金融危機期間,通過增加貸款和救助,資產膨脹,但膨脹的資產與實際生產能力之間的不匹配仍然存在。
朱雲來說,中國經濟45年來經歷了巨大的增長,實際增長約10倍,名義增長約90倍,增長率是世界的2倍,這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但是,經過長期的快速增長,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這符合經濟學的基本規律。 當新需求減少時,經濟增長率自然會下降。 在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的早期,即使是豆腐生產廠也需要特殊的資金投入,但現在這些問題已經不復存在,說明生產能力相當充足。 隨著經濟的長期發展,中國積累了很多,經濟放緩是可以理解的。
朱雲來指出,能源轉型是當前的重要議題。 從科學和工程的角度來看,光伏發電具有取代傳統火力發電和燃煤發電的潛力。 雖然目前光伏發電成本高,但我們買得起,這次投資可以看作是對環境保護的投資。 根據初步估計,用光伏系統取代現有的燃煤發電系統需要投資約200萬億元,即20年內每年投資約10萬億元人民幣。 考慮到中國經濟每年120萬億元,這樣的投資對於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是可行和必要的。
朱雲來表示,中國正在追求綠色、低碳甚至零碳排放。 如果我們明確推進能源轉型,例如宣布從現在開始不再新建燃煤電廠,那麼我們已經實現了碳達峰的目標。 平均而言,火電廠的資產壽命為20年,20年後,現有火電資產將減少到零,從而實現碳中和。 這也是調整經濟長遠發展的好時機。
然而,綠色轉型的資金從何而來?曹遠征表示,綠色金融是當前的關鍵問題。 目前,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房地產市場。 然而,二十年前,中國的房地產主要是通過配股獲得的。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成熟,房地產被賦予了**,從而擴充套件為一種重要的資產。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碳資產。
曹元徵認為,過去幾年,中國低碳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國。 中國從第乙個到1000萬花了大約17年的時間,從1000萬到2000萬只用了27個月。 中國有乙個非常大的市場,所有的碳減排技術在商業上都是可持續的。 這意味著,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本開始進入綠色金融領域,資產的不斷轉換也將形成新的資產負債表,取代傳統房地產帶來的資產負債表,這是防止類似日本和拉美問題的核心。
朱雲來認為,提供乙個清晰的框架和方向非常重要。 十年來,中國大力推動低碳發展,推動太陽能和風電產業發展。 “現在,我們正面臨著乙個正確的問題。 如果我們停止建設火力發電廠,我們可以達到碳排放峰值,那麼經過二十年的自然折舊,我們自然會實現碳中和。 因此,要找出問題,明確地向前邁進,將其分解為每年只有1 20的規模來建立,有了這樣乙個長期的決定,發生重大錯誤的可能性就會更小。 因為每年只需要5%的調整,即使有誤差,一兩年後也可以用更先進的技術進行調整。 以前的投資仍然可以使用,只是效率略低。 ”
朱雲來說,如果停止建設火力發電站,未來購電將是光伏,資金自然會流向有收入的地區,資金永遠不會短缺。
第二個重要問題是對外開放。 朱雲來指出,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時期,有些問題需要調整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國際形勢越來越困難,但不能因為困難而放棄。 中國仍應向世界市場開放。 從歷史上看,發達國家往往更加開放,而封閉國家則難以取得重大進展。 雖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有很多顧慮,但現在看來,這一決定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 競爭可能是進步的最大驅動力,過多的保護會導致停滯不前。 單邊免簽政策,以及中國對開放進口的態度,過去被視為對國內資源的消耗。 但是,增加進口不僅有助於中國參與世界經濟,也會帶來發展效益。 未來,可能有必要考慮降低**關稅,甚至實現單方面突破。
朱雲來說,中國產能巨大,技能豐富。 40年來,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工人和專業隊伍。 這些資源和能力如果用於國內市場,將意味著我們已經從改革初期的稀缺狀態轉變為今天幾乎所有需求都得到滿足的狀態,除了少數暫時無法生產的商品。 從全球經濟的角度來看,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仍不如中國,它們實際上可以借助中國的生產能力、技能和大量勞動力資源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應該從全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儘管存在各種保護主義和審查,我們仍然需要積極參與談判,而不必採取對抗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