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中國環境”地圖。
近日,第一生態環保督察通報了乙個典型案例,並指出河南省新鄉市惠縣、衛輝等地非法採砂破壞生態環境突出,導致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趙長城遺址遭到破壞。 十幾年來,趙長城遺址從3010公尺減少到855公尺,令人心酸。 長期私下開挖、亂挖河砂,不僅對文物遺址造成極大破壞,而且嚴重破壞了河床生態環境。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標誌。 早期長城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與那些經過精心修繕和維護的景區不同,趙長城經歷了2000多年的滄桑,變得非常脆弱,只有做好保護工作,才能妥善儲存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資訊。 被毀壞的趙長城遺址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意味著相關責任人員不僅違反了文物和長城保護條例,而且涉嫌觸犯刑法,很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這已經不是當地第一次發生“長城自毀”事件。 2024年至2024年,某新能源公司在輝縣建設風電專案時,對趙長城遺址和環境特徵造成嚴重破壞。 事發後,當地主要領導和有關部門被追究責任,將4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教訓還在我們面前,為什麼會在同乙個地方看到“長城的自毀”?當地政府是否把文物保護和生態保護放在了應有的高度?
無論是生態環境保護還是文物保護,要想取得成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舉摧毀它們非常簡單。 在這起案件中,當地有的礦山企業沒有文化保護意識,甚至明知故犯,有的在禁區無證開採砂,有的越境長達5年,暴露了主管部門長期的嚴重失職。 對缺乏監督、不履行職責的,也要啟動問責機制,追究其違法失職的責任。
面對一次次長城的“悲哀”,寧可未然,寧可彌補。 對於文物或生態環境來說,許多破壞造成的破壞是不可逆的,即使得到修復,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完整性。 督察還用生動的例子證明:文化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沒有脫離自然的文化,也沒有脫離人類文明的生態保護,文物保護與生態治理具有高度的認同性。 文物管理部門、自然資源監管部門也要敲響警鐘,採取提出問題、追究責任的態度,堅決守住文化保護和生態保護的紅線和底線。 (中央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