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時代周刊作者:馬歡。
在南韓電影界,又發生了一些事情。
12月13日,首爾匯盛法院(專門審理破產案件的法院)發布公告,宣布南韓電影製作人聯合會破產,這是一家主辦南韓電影大鐘獎的公司。
法院表示,南韓電影人聯合會的債務超過其資產,無法從自己的運營中獲得收入,因此決定宣布破產,並拍賣大宗獎電影節的主辦權。
南韓電影大鐘獎是南韓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獎項之一,與青龍電影獎、百想藝術獎並稱為南韓三大電影獎項。 因此,這一訊息讓本已低迷的南韓電影業雪上加霜。
南韓電影業經歷了艱難的 2023 年。 上半年,南韓電影院的觀影人數只有1人2億,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下半年略有好轉,據韓聯社12月14日報道,憑藉本土電影《首爾之春》的不俗表現,11月南韓觀影人數達到764萬人次,同比增長19%9%。然而,這一數字在大流行前的同期僅恢復到46僅 9%。
南韓首爾的電影院售票處(來源:Social **)。
更糟糕的是,沒有人願意投資製作南韓電影。
今年上半年,南韓才開拍了9部電影,預計全年正常拍攝的影片不到20部,導演們因為沒有工作而抱怨不已。
在南韓電影導演聯盟主辦的研討會上,南韓著名導演尹智均指出,南韓本土電影在疫情期間拍攝的影片仍有一定儲備,可以排期到明年上半年。 但隨著投資的減少,本土電影的產量直線下降,從明年下半年開始,未來還會有多少南韓電影上映,目前還不得而知。
願意投資南韓電影的人很少,“尹智均感嘆道,”這是乙個非常黑暗和孤獨的局面。 ”
能夠拍攝《寄生蟲》和《釜山行》,並多次獲得國際獎項的南韓電影界,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進口大片擊敗了本土電影。
在因新冠疫情沉寂了3年多之後,南韓電影業今年重回正軌,但南韓本土電影的表現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大多數電影的觀影人數,更不用說達到1000萬,甚至100萬都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
南韓電影振興委員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南韓電影今年開局不佳,第一季度上映的20部南韓本土電影幾乎全部“上街”:唯一一部觀眾超過100萬的電影是《談判》(172萬),備受期待的大片《幽靈》和《外在秘密》分別只有66萬和75萬, 《開關》《伯爵》《熊人》《魂師》等中小製作影片,沒有一部跨過百萬人的門檻。
直到5月,南韓電影市場才憑藉馬東喜的《犯罪都市3》,才有了今年第一部突破1000萬大關的本土電影。
《犯罪都市3》海報 來源:Social**
與南韓電影幾乎“湮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荷里活和日本電影大放異彩:動畫《鈴芽之旅》成為南韓第一部觀影人數突破500萬的日本電影,另一部動畫《灌籃高手》累計觀眾超過458萬。
2024年上半年,南韓前10名電影中,只有兩部南韓電影是本土電影,其餘都被荷里活大片和日本電影佔據。 而且,上半年上映的南韓本土電影,除了盈利的《犯罪都市3》外,其餘都是虧損。
下半年,隨著《首爾之春》等影片的表現,南韓電影終於挽回了一些面子。 截至目前,《首爾之春》的觀眾人數已超過600萬,在本土電影中僅次於《犯罪都市2》。
但僅僅幾部電影的表現,並不能改變南韓電影業的整體衰落。 整個2024年,南韓本土電影只有7部可以算是沒有虧損。
7月26日,南韓電影振興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南韓總票房達到607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回到了疫情前7%的水平。 但大部分觀眾和銷量都來自國外電影,進口電影的票房幾乎是國產電影的兩倍。
雪上加霜的是,還有本土電影的票房造假。
8月17日,南韓**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南韓近五年上映的影片中,至少有323部電影的票房資料被人為誇大。 其中,電影《緊急著陸》《熱血》《雨與你的故事》等作品虛增人數,涉案人員已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沒有人投票給南韓電影。
觀眾減少了,投資也縮水了。
過去,南韓每年拍攝200多部本土電影,但今年開拍的電影不到20部。
一位南韓電影製片人告訴韓媒《亞洲經濟》:“過去,南韓五大電影投資發行公司的投資比例為20%-30%,小投資企業的投資比例為70%-80%。 但在疫情的三年裡,因為賺不到錢,大部分資本都退出了電影市場。 沒有一家公司願意以“高風險和高回報”進行投資。 再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你覺得電影業還能撐得住嗎?”
電影製片人抱怨缺錢,觀眾對電影的質量不滿意。
在去年上映的南韓國產片中,只有一部讓我感興趣,但買票看的時候,卻叫沉悶無聊。 之後上映的(南韓)國產片,讓我覺得,這麼一堆臭魚爛蝦,簡直可以在網上看。 一位南韓觀眾說。
對此,一位電影相關人士解釋道:“現在中小成本電影拍不出來了。 過去可以投資50億至60億韓元(約合2745萬至3294萬元人民幣)拍電影,但現在籌資太難了,沒有錢做特效。 在文化產業領域,好作品是有競爭力的,但現在根本就不可能拍出在技術層面達到高水平的電影。 ”
奉俊昊和朴贊郁等曾經是南韓人驕傲的頂級導演也紛紛移居荷里活製作英語電影和電視劇集,這加劇了業界的關注。
《寄生蟲》劇照(來源:社會**)。
在今年的釜山國際電影節期間,南韓電影振興委員會委員長朴基勇表示,到今年年底,南韓電影的發展將面臨只有20億韓元或超過10億韓元的枯竭。
隨著院線收入的下降、電影發展的枯竭**以及電影振興預算的縮減,南韓電影業似乎陷入了困境。 依靠民間資本投資的大型電影可能會停滯不前,放映新片、支援新導演的電影節將越來越難舉辦。 南韓《亞洲》評論道。
Netflix的碾壓。
Netflix 和 Disney+ 以及其他流媒體**平台(也稱為 OTT,過頂)的干預進一步削弱了對南韓當地資本的控制。
2024年,Netflix出品的韓劇《魷魚遊戲》全球熱播,嘗到了甜頭的Netflix開始在南韓陸續製作《王國》《甜蜜家園》《黑暗榮耀》等跨地域、跨語言的優質劇集。
《魷魚遊戲》劇照(來源:Social**)。
這些來自海外的流媒體平台慷慨大方,給予影視創作者充分的自由。 《王國》編劇金銀姬曾說:“網飛從不發表意見,只給錢。 ”
這讓越來越多的南韓本土導演和演員傾向於與劉**合作,製作公司也向劉**遞上了橄欖枝。
一位南韓導演表示,Netflix的辦公桌上堆滿了300多個南韓劇本,還有100多部作品正在積極討論中。
此外,新冠疫情期間,電影院關閉,流**進一步吸引了大量使用者,南韓人對影視產品的消費模式發生了變化。
一位投資發行公司相關人士感慨道:“這三年,觀眾透過直播看到了好的一面,胃口也變了,即使不去影院,也能享受到非常有趣的觀影體驗。 ”
資本看到了國外流媒體平台投資韓劇的成功,紛紛入局。
一位涉足南韓影視的金融圈投資人表示,現在沒有投資人願意投資南韓電影,但想投資韓劇的人卻不少。 由於觀影人數斷崖式下降,沒有盈利的希望,許多製作公司寧願把最好的電影放在盒子的底部,也不願發行它們。 多家製作企業都在觀望流**平台,希望“把醫院轉到網路上”。
南韓電影已經失去了觀眾的信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南韓發行商高管分析稱,“很多公司高管貪圖穩定的利潤,不虧錢,盡快把好電影賣到流媒體***是個大問題。 為了行業的長遠發展,一定要優先在院線放映好電影,這樣才能吸引觀眾。 ”
南韓著名演員崔岷植也有類似的看法。 “世界已經變了。 人們無法聚在一起,觀景台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 雖然必須接受,但我們應該盡量讓影院與流媒體**共存,而不是被後者取代。 ”
南韓著名演員崔岷植的代表作《老男孩》劇照(來源:Social **)。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7月4日,南韓**發布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稱將扶持電影等文化內容產業。
在此之前,南韓導演尹錫悅在邀請電影人共進晚餐時承諾,將不遺餘力地支援南韓電影再次騰飛。 除了財政支援外,尹錫悅還提到了稅收優惠、振興金融體系和擴大電影投資。
不過,南韓電影首先要面對去庫存的問題。
據《亞洲**》報道,因疫情而無法按時上映的“庫存片”數量仍接近100部,如何消化這些影片成為電影從業者的難題。
南韓表示,只有在電影上映後才能實現資金的良性迴圈,電影將進行再投資和翻拍,並出台更精準的支援計畫來支援電影產業。
劇院不能消失。 這是許多觀眾可以感受到電影情感的地方。 我認為劇院必須存在,無論有多少。 這不是乙個靜態文物博物館。 為了振興影院,雖然經營者必須從商業角度進行更多的研究,但創作者的責任是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並且要製作出足夠吸引人的作品來吸引觀眾。 崔岷植說。
早在2024年,南韓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四大獎,並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金球獎等多項國際獎項。 當時,整個國家都在歡呼,每個人都認為南韓電影正處於巔峰時期。
但時至今日,令人遺憾的是,《寄生蟲》很可能不是輝煌的開始,而是其衰落的序幕。
南韓電影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重拾昔日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