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Lieyun.com 邵彥剛。阿里正處於變革的風口浪尖,釘釘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阿里巴巴最新的季度財經分析師會議上,CEO吳永明宣布了首批戰略級創新業務,釘釘、1688、閒魚和夸克,統稱為“阿里四小龍”。 未來,釘釘將獨立運營,實現價值最大化,成為阿里巴巴業務新的增長極。
自2024年在阿里內部創業以來,釘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阿里一直對釘釘寄予厚望。
被譽為“釘釘之父”的陳航,在阿里推動“雲釘一體化”時選擇離開。 三年後,雖然釘釘再次獨立,但陳航不會再回來了。 因為對於陳航來說,此時的釘釘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單純的ToC效率工具,而是成為了阿里在TOB戰略中挖掘價值的一把鏟子。
釘釘第二掌舵人葉鈞落地後,肩負著帶領釘釘實現商業化突破的使命。 在今年8月的釘釘生態大會上,葉軍表示,釘釘的商業化路徑已經完成,其過去一年軟體訂閱的GAAP(公認會計原則)收入已超過1億美元,已經遠遠超過了“半人馬座”公司的水平,這是軟體公司最直觀的增長表現。
釘釘的價值不僅在於其6億多使用者帶來的流量,更在於釘釘在企業服務賽道上的趨勢,釘釘最初是針對企業數位化,如今正緊跟AI變革的浪潮,釘釘在B端做阿里的長期業務。
TOB之後,釘釘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身份 幾年前,釘釘有機會做乙個C端超級APP。
疫情期間,當學生不得不上網課時,遠端辦公的需求猛增,釘釘的日活躍量從3000多萬迅速增加到1億多。 此時,選擇加速打造C端超級APP的條件基本成熟。 不過,對於釘釘來說,爆發的使用者群體依然來自企業、高校等,使用最廣泛的功能是線上會議、遠端辦公、打卡簽到等。
相比於C端的使用者量和應用,釘釘在B端的產品屬性可能更強。 而當時,釘釘在2024年6月的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中,已經併入阿里雲系統。 阿里巴巴對釘釘的內部定位,其實是乙個PaaS平台,通過釘釘連線客戶和合作夥伴,做行業協同。 從那時起,釘釘就開始遠離SaaS等身份標籤。
2024年6月,阿里巴巴提出“雲釘合一”理念,釘釘公升級為大鼎事業部,與阿里雲全面融合。 當時,阿里雲總裁張劍鋒表示,“很多人把釘釘理解為一種溝通工具,但釘釘遠遠超出了溝通本身。 在雲頂整合的概念中,阿里雲為釘釘提供了底層技術和平台,釘釘類似於新作業系統的中間平台,兩者相輔相成。
三個月後,陳航離開,葉鈞加入釘釘。
陳航最近談到了之前離開釘釘的原因,稱當釘釘這個為中小企業而生的釘釘,將目標客戶變成各種大企業時,他意識到在戰略方向上與集團有些不一致。 然而,作為阿里巴巴內部創業的釘子,集團利益最大化是很自然的。 在雲釘的融合面前,陳航只能離開。
葉軍上任後的目標是成為大客戶,打通TOB商業化的程序。 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里雲和釘釘是相似的,因為只有大客戶才有更多的賺錢機會。 同時,在2024年下半年,釘釘的日常活躍度開始下滑,打卡、開會、上網課根本留不住使用者。
在雲釘整合的三年時間裡,釘釘也在逐步改變自己的身份。
對於釘釘來說,在公有雲上做標準產品更容易形成規模,在自有雲上做產品意味著大量的投入。 在雲Talk整合過程中,釘釘的首要任務是給阿里雲帶來更多的協同效應,阿里雲提供商機,釘釘連線客戶。 由於合同最終由阿里雲簽署,釘釘的收益計算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不過,雲釘釘的整合也給釘釘帶來了新的變化。 阿里雲是底層雲計算支援,釘釘是上層業務軟體服務。 阿里雲為釘釘帶來了大客戶,釘釘本身也從乙個簡單的協作工具,轉變為開放生態中穩定的整合開發平台。
這三年來,釘釘基地的能力沉澱得非常紮實。 把釘釘做大,或許就是葉駿掌舵時所說的釘釘“深層價值”的體現。
如今,釘釘在阿里巴巴的新戰略中已經成為乙個獨立的實體,現在釘釘有了“厚度”。
它不再是乙個工具,而是乙個入口,讓釘釘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家園。
釘釘想要協調整個行業的上下游,但這不是釘釘乙個人能做到的。 因此,近年來,釘釘已經從原來的單純SaaS定位轉變為PaaS定位。 作為PaaS平台,釘釘在各個垂直賽道上與合作夥伴合作,共同推進其多元化和生態戰略。 使用者通過釘釘聯絡的功能越來越多,釘釘的平台屬性也越來越強。
這樣一來,釘釘也達到了阿里巴巴TOB戰略中的目標定位:阿里雲是有技術基礎的IaaS,釘釘是有應用平台的PaaS,不再涉足SaaS。
劃清界限後,釘釘退後一步,將機箱交給生態。 隨著生態的擴大,釘釘的整合功能越來越多,釘釘也逐漸成為釘釘的“大”字釘。
這些變化在 2021 年已經開始顯現。
2024年初,阿里雲宣布,釘釘的戰略定位將從基於IM的協同辦公平台公升級為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台。 阿里把幾年前推出的易達放在釘釘上,與釘釘的開發者業務合併,變成了乙個低質量的開發平台——釘釘。
釘釘的意義不僅在於有更多的應用服務供使用者選擇,還在於可以通過低質量開發解決使用者更多的個性化需求。 這也是打通釘釘TOB業務的有效途徑。
2024年底,釘釘推出“釘釘”企業服務聚合平台,包含多種企業服務應用和產品,覆蓋運營、財稅、人事、營銷、採購等業務場景,類似於釘釘版天貓**。 鼎軒豐富了企業服務的獲取方式,打破了企業服務行業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一站式服務能力,讓釘釘希望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時代的超級應用。
雖然做生態很重要,但做“超級釘釘”並不容易。
鼎軒提供模組化服務,有利於企業服務產品的推廣和普及,但對於鼎軒的生態夥伴來說,從這個渠道獲取客戶並不容易。
中國SaaS市場有著獨特的發展路徑,先免費後收費的做法讓很多SaaS開發者自生自棄。 在鼎軒,還有很多產品有免費試用。
對於釘釘的選擇,釘釘也明確表示,它與C端市場不同。 B端不具備短、平、快交易的特點,而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選釘也需要面對客戶理性帶來的交易猶豫。 當然,鼎軒還處於探索階段,但在鼎軒的成交額還沒變大之前,還不能說TOB行業的銷量在發生變化。
對於釘釘來說,除了生態之外,其首要任務就是推動商業化。 使用者不代表客戶,釘釘的6億使用者無法為釘釘輸血。 從成立之初,釘釘就瞄準了中小企業的數位化痛點,快速開啟了協同辦公市場,但中小企業不賺錢,釘釘一直在投入資源,造血能力對於已經獨立化的釘釘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
既然PaaS釘釘的邊界已經明確,下一步就是專注於商業化。
釘釘正在做阿里巴布的長期TOB業務,釘釘和葉軍都非常清楚做TOB業務的難度。 釘釘擁有龐大的使用者數量,但幾乎無法產生收入,這在阿里巴巴內部非常特別。 作為釘釘的第二任總裁,他的任務非常艱鉅。
葉鈞雖然是空降到釘釘的,但他說自己站在釘釘外面看釘釘,他應該是最了解釘釘的人之一。
據了解,在葉鈞執掌釘釘之前,釘釘在2024年成立了乙個專案組,做浙江政釘,由葉鈞帶領團隊,但當時釘釘只給這個專案組幾個人。 但以上對專案非常重視,葉軍向張勇要錢要人,最終組成了幾百人的團隊。
但在做事的過程中,葉鈞也發現,發展政務體系的難度確實超乎想象。 好在一年多後,浙江政釘基本成型並放行。 政務釘釘也成為雲與釘釘深度融合的有效嘗試。 2024年,阿里成立政府釘釘事業部,葉軍兼任該部門一號位。
基於對釘釘的了解,在2024年掌舵釘釘後,葉軍決定將釘釘轉型為面向B端企業使用者的軟體平台公司。
彼時,葉駿為釘釘探索了三條商業化路徑:一是軟體訂閱,包括三款付費軟體(專業版+專屬版+專屬版);二是平台應用佣金,釘釘開放平台為軟體合作夥伴分銷產品並收取佣金三是硬體介面,合作夥伴基於釘釘開放SDK介面開發硬體,釘釘收取10%的佣金。
對於現在的釘釘來說,以上三條路徑也是有效的。 2024年3月,釘釘首次推出付費模式。 今年8月,葉駿在釘釘生態大會上透露,釘釘的商業化路徑已經走完,釘釘年營收已突破1億美元,按照最新的行業標準,釘釘已經達到了“半人馬”公司的規模。
為了讓釘釘達到預期的效果,目前最好的機會就是AI,吳永明也表示,“釘釘因為AI時代的到來,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想象力。
大模特誕生後,阿里迅速跟進,如今釘釘是“大模特”的新釘釘。 目前,已有超過50萬家企業使用釘釘AI,這也意味著釘釘通過AI能力拓寬了收入渠道。 根據阿里巴巴財報,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釘釘付費企業客戶數量達到10萬,同比增長約40%。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創業軟體公司都在虧損,依靠阿里巴巴的資源傾斜,釘釘仍在探索商業化,雖然葉軍表示將在2024年爭取盈利,但虧損是乙個不可避免的過程。 在力爭獨立於阿里巴巴運營之後,這也是乙個檢驗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