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誤解了 L3

Mondo 娛樂 更新 2024-01-30

溫偉胡.

沉寂已久的L3級自動駕駛,在這個冬天卻意外地出現了“禿頭”。

幾乎前後,寶馬和梅赫西迪-賓士在中國先後獲得了有條件自動駕駛(即3級L3)的路試牌照。 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在一些處於 L3 狀態的道路上看到測試車。

從千百寵到不在冷宮,再到艱難復出,無緣無故被打,L3這幾年的經歷堪稱一齣戲。

吹製牛皮,現在是時候把它縫回去了

回首七八年前,幾乎業界一致樂觀的“2024年實現L3”,逐漸被現實打臉,一記耳光,一記耳光。 最後,根本沒有面子,L3這個詞根本沒有被提及或提及。

有趣的是,大概是從 2020 年到 2022 年(為什麼如此巧合),“L3 是乙個虛假命題”的爭論很猖獗。 各行各業的高管紛紛站出來表示,L3毫無意義,他們想跳過L3,走L4、L5......

這就像是高三的重讀,我大喊:“本科211毫無意義。

近兩年,試點輔助NOA,尤其是城市NOA,已經成為智慧型駕駛領域的新甜蜜點,“凱城”和“無圖”是整個行業的小甜頭,就像很久以前牛太太一樣,L3只是例行公事地出現在概念車和企業抽蛋糕的時候。

一方面,國產品牌NOA確實實力雄厚,前兩年可能有矯枉過正的陰影,當賓士和寶馬拿到L3測試牌照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就這樣了蛋?

比如,一位知名的反智暴力博主表示,賓士寶馬60kmh以下的L3不是L3,否則華為小鵬的城市NOA可以算作L5。

今年出現很多無嘴的事情並不奇怪,但賓士寶馬目前應用和推廣的L3級自動駕駛,確實侷限於中低速+60kmh以下的一些高速路段,功能也侷限於擁堵環境下的直行。

乍一看,被NOA寵壞的我們(以至於忘記了最簡單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確實很難不打個問號:L3是嗎?重點是什麼?有什麼用?

幸運的是,今年早些時候,奔虎有幸在山東高速智慧型網聯高速公路試驗基地(封閉式試驗場)提前體驗了梅赫西迪-賓士的L3級自動駕駛。

無憂自由,該值被低估了

不要糾結於“NOA 或 L3”等攤位座位的典型思維方式,它們根本不在同乙個評估軸上。

眾所周知,在從L0到L5的六個自動駕駛級別中,L2是我們熟悉的自動化部分,只能稱為“輔助駕駛”;從L3,即有條件或受限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可以稱為“自動駕駛”。

如今,無論是 L2 還是 L2,量產車中都已經配備了智慧型駕駛系統5 還是所謂的 L2999···它們都仍然屬於 L2 類別。而且無論十進位有多無限迴圈,它畢竟不是L3,也沒有公開稱為L3。

吐出乙個槽,一家汽車公司擦拭邊緣並使用“L2”。999···但事實上,在數學中,極限法是可以證明的“2999...9=3”。因此,如果非要更真實的話,甚至有可能這種巧妙的宣傳被定性為虛假宣傳......

NOA顯然也屬於L2的範疇,但為什麼我們會覺得“L3不如NOA”呢?為什麼這些“不如NOA的L3”最終符合L3級自動駕駛的標準?

因為NOA與傳統L2相比的公升級和擴充套件——“全覆蓋”比起目前L3相對於L2的不同優勢,在極少數場景下更容易被我們感知和想象——“完全接管”。

一種是在橫向上大幅拓寬L2的用例,另一種是在更高的層次(L3)上垂直開啟乙個非常狹窄的突破口。

兩者相比於過去的常規L2輔助駕駛都是改進,但由於後者仍然很窄,給人們的駕駛體驗帶來的震撼和便利性不如前者。

舉個例子很容易理解。 早期的常規 L2(包括所謂的 L2)。5)輔助駕駛,除了一些早年不怕死、不知不覺的無畏勇士,相信今天基本還算理性的司機,都不會敢放手,至少大家都知道,這樣做就是死。

事實上,在NOA時代,車輛仍然不會讓你的注意力離開道路,而那些讓你的手離開方向盤的車輛是少數。 從理論上講,即使NOA現在可以覆蓋整個旅程,你也不應該把視線從道路上移開,開車一秒鐘。

換句話說,即使在NOA狀態下,駕駛員也不應該玩手機、玩遊戲或......與副駕駛就非自動駕駛的區別而言,NOA其實和普通的L2沒什麼區別。

否則?否則,一旦發生任何事故,汽車公司將不幫助您承擔責任。 誰告訴你不要準備好接管NOA的每一秒?你怪誰?

超級巡航可以讓你把手放開,但你仍然需要看路)。

雖然我們大概可以想象,在現實中,在NOA的狀態下,回覆微信、刷手機、擰瓶蓋大概是很常見的,但別誤會,這些真的是NOA帶來的便利。 當你開啟NOA時,做這些動作和手動駕駛時是一樣的--你不相信你可以駕駛NOA在交通攝像頭下玩手機嗎?

L2 否,L25 否,l2999 不起作用,NOA 不起作用,城市 NOA 不起作用,甚至允許方向盤脫離手加上 NOA 功能的 L2 系統也不起作用——除非你盲目地用機械按鈕手機打字。

嗯,L3 確實如此。

進入L3狀態後,駕駛員不僅可以自由使用手腳,還可以合法地向外看。我喜歡玩手機,我喜歡摸我的大腿,也喜歡摸我的大腿,大概只要我的屁股還留在駕駛座上,這樣才能保證最基本的接管能力(不需要提示後立即接管)。

唯一遺憾的是,現階段已經投入實踐的L3功能還很初級,只能在一些高速路段、中低速、固定車道沿線使用。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是L3級自動駕駛,車輛就不能再像L2那樣提供開燈、變道等駕駛員干預操作了。 因為在自動駕駛狀態下,事故的責任將由車企承擔,讓駕駛員介入會導致責任劃分不清的後果。

同樣不難理解,“無駕駛員參與”應該是自動駕駛發展中必須跨越的門檻。 如果允許駕駛員介入操作,那麼一旦發生事故,事故的責任一定不能由汽車公司承擔,所以沒有自動駕駛的話題。

不是說L3只能直線執行,而是現在的L3只能直線執行,L3的身份不允許他們向人類司機“求助”。

於是,目前的L3呈現出一種“彷彿不如NOA”的狀態:在L3適用的非常狹窄的場景下(高速公路+低速擁堵+直線行駛),它們只體現了所有L2相對於NOA的優越性。

然而,這種“合法交接、視而不見”的優越性,在目前普遍誤解和誤用L2作為“自動駕駛”的環境下,很難體現出L2 NOA相對於L2的優勢和價值——NOA我也可以“可以”玩手機,那麼L3有什麼用呢?

或者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假設明天世界突然通過了一項法律,不處於L3狀態、目光不明的司機會被判處死刑(不管執行難度如何),是不是瞬間看起來L3就不再是雞了?

“全面協助”和“臨時行李”。

如今,車企普遍標榜其NOA系統的低接管率,雖然沒有人明確說明,但強調低接管率總會讓公眾誤以為“接管率越低,NOA越安全”。

這是另乙個“是和否”。

先說點小事:即使NOA接管率很低,只要不為零,那麼很明顯,車輛隨時可能要求接管;只要不是L3,無論接手率有多低,司機都有義務每分鐘隨時做好接手的準備,否則車企造成的事故不承擔責任。

人類不是概率動物:低收購率只意味著下一秒提出收購請求的可能性較低,但並不意味著收購請求的危險性會降低。

這就引出了本·胡經常談到的“不對稱”原則:如果乙個小概率事件的後果太嚴重,個人無法承受,那麼它的概率從0開始2% 縮小到 01%,正好是 01% 或 02%,其實沒關係。

當乙個小概率事件的可能後果太嚴重時,那麼需要降低這種概率的程度需要非常非常大,才能證明忽略它是有道理的。 飛機失事的概率已從2%降低到1%,您不會想乘坐兩倍的航班。

在實踐中,低接管率甚至會導致“安全性降低”。 如果人們錯誤地認為“較低的收購=更安全”,而忽略了以較低概率發生的收購請求背後的危險程度沒有差異,他們可能會降低警惕性。

如果接管率從10000公里一次增加到20000公里,並且從回駕訊息的響應變成了開車看**,那麼一旦出現接管請求,概率結果將比以前更加措手不及。

做L3的車企必須清楚,他們目前只提供部分高速路段、中低速擁堵(目前為60kmh、90kmh)和L3直行功能——這些加在一起,至少保證了不會造成人身危險。

高速路段確保幾乎沒有(合法的)行人和非機動車;中低速(即便90公里/小時)僅存在前後碰撞的風險,保障乘員安全不再困難;沿車道直線行駛大大降低了翻車的可能性。

對於探索L3的車企來說,底線是不要危及人身安全,只要人沒事,不管賠錢丟面子,還是可以承擔的風險。

梅赫西迪-賓士L3系統自動緊急避讓)。

對於企業來說,探索技術發展是有價值的,那麼這種高速公路中低速擁堵直線L3對使用者來說沒有實際用武之地嗎?顯然不是,即使上面提到的“死刑”只是乙個很容易理解的烏托邦夢。

NOA允許駕駛員幾乎一直使用輔助駕駛,從而減輕了身體和部分精神負擔。 但是,如果使用得當,NOA只會減輕“保持軌跡”部分的精神負擔,而不會影響“保持注意力(在路上)”部分。

這就是“NOA悖論”的由來:NOA被宣傳為讓駕駛更輕鬆,但無論NOA有多好,它都不會讓注意力被帶走哪怕一秒鐘NOA的卓越性,例如降低的接管率,不允許駕駛員再將注意力移開。

沒有“一次接管率10000公里時,可以看手機3秒,當接管率提高到20000公里一次,可以看6秒手機”這樣的說法,無論接管率有多低,都是0秒。

L3 是另一回事,它沒有涵蓋整個事情(或 L5),但它確保至少在適用的狹窄場景中,駕駛員可以完全分散駕駛的注意力。

因為如今的L2被濫用到了普及化、常態化的地步,甚至連馬路外的注意力也不新鮮,所以“開車時無所顧忌地看手機半分鐘”的價值被大大低估了。

即使目前公認的、極其有限和主要的高速公路也是低速擁堵直線L3,如果使用者的高頻用車場景是長途高速環路頻繁擁堵——這其實是北京和上海並不少見的通勤環境,這種L3也意味著司機可以有5分鐘以上的“手機自由”, “用餐自由”等等。

畢竟,在高速公路擁堵時5分鐘不需要變道是正常的,對吧?處理一些緊急事項節省5分鐘的時間,可以輕鬆抵消被堵住的損失吧?

大概是在NOA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關於自動駕駛分類的討論被打斷了一段時間。

L0-L5 劃分實際上只定義了不同的“自動化程度”,即車輛和駕駛員需要承擔的任務數量。 至於適用場景的數量,主要是基於L3和L5的漸進關係,潛意識地推送到各個層面。

特別是L2和L3恰好是“自動駕駛”的入門門檻,在“某些場景”下被定義為自動駕駛,因此“L2覆蓋全領域,但全領域只有L2”和“L3僅限於個別場景,但L3在個別場景有保障”是很自然的。

從來沒有人斷言“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一定比輔助駕駛多”。

能夠“協助”整個過程,不代表偶爾能“協助”,偶爾能夠“掩護”,也不代表你有能力“協助”整個過程。 不在同乙個評價體系中,沒有必要比較雙方。

相關問題答案

    高階轎車迎來突破性L3接入政策落地,五大核心問題將得到解決

    隨著智慧型駕駛技術的不斷突破,自動駕駛汽車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我國有關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智慧型網聯車輛通行和道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為L L級自動駕駛汽車道路交通提供頂層政策支援,標誌著我國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此前,北京 上海 深圳 廣州 重慶 武漢等地已開展L及以上自動駕駛示範...

    寶馬L3級自動駕駛汽車正式獲得國內高速路試牌照

    寶馬集團的L級自動駕駛功能率先符合聯合國un ece r alks在中國高速公路上測試的法規和產品 寶馬在中國的研發團隊為未來L級自動駕駛在中國的適配和應用做好了充分準備 即將上市的全新BMW 系長軸距版在技術上能夠擴充套件到L級自動駕駛 上海 年月,寶馬集團旗下搭載L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在上海正式...

    即將實現L3級自動駕駛,悅達起亞將加速向電動化品牌轉型

    目前,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各大車企都積極參與新能源在轉型的浪潮中。悅達起亞作為一家深耕中國市場餘年的合資車企,備受業內外關注。面對電動化新時代中國消費者的新需求,悅達起亞積極創新變革,推出 萬物皆新 的組織文化和紐起亞中國戰略,加速向電動化品牌轉型。同時,悅達起亞...

    寶馬獲得國內三級輔助駕駛考試牌照意味著什麼?

    事實上,L座駕駛輔助系統在車上的量產已經接近年,而自年W時代S級發布以來,量產車正式進入L輔助駕駛時代。但這款L駕駛系統並不是特別智慧型,它被認為是ACC自適應巡航控制加車道保持的增強版。L概念真正普及的是特斯拉的推出,特斯拉大力推廣自己的輔助駕駛,當時買輔助駕駛送車的感覺很大,可見這種輔助駕駛系統...

    在事故中,車企負有責任,中國自動駕駛L3終於要落地了

    自動駕駛技術是近年來汽車行業熱點不僅是技術進步的象徵,也是未來移動出行的重要趨勢。在自動駕駛在技術上,L 級別被認為是乙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它意味著駕駛員可以在特定條件下交出駕駛任務汽車完成,從而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L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一直受到限制,並且由於與責任分工和交通法規有關的問題而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