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支原體、流感、合胞病毒、腺病毒......今年各種呼吸道感染輪番侵襲我國,成群結隊的患兒被父母送往醫院。
然而,什麼是支原體肺炎CT檢查一直是一把雙刃劍,不僅便於輔助診斷,還帶來了潛在的輻射危害,尤其是對輻射更敏感的兒童,頻繁的CT檢查可能會增加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 在這波病毒感染下,真的有必要進行CT掃瞄嗎?在“萬物皆檢”的策略下,是否存在過度醫療?意見不一......
即使沒有這波“病毒感染”,CT在我國體檢中的使用率也遙遙領先。
即使沒有這波“病毒感染”,CT在我國體檢中的使用率也遙遙領先。
根據對涉及全國25個省份、260家具有代表性的放射診斷治療機構的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2024年全國放射診斷治療總人數估計為7家82 億次,其中 37 次為 CT 檢查1%,即 29億次。
37.CT檢查的1%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10%。
不僅如此,在我國醫療資源充足的經濟發達地區,CT檢查的比例甚至更高,甚至可以達到所有放射診療次數的50%。
圖片:瑞晶視界。
這不是正常現象,許多專家呼籲在初次放射診斷中需要加強對輻射劑量的管理,以避免過度的CT輻射暴露。 此外,我國醫學影像資料每年的增長率都超過30%,但放射科醫生的增長率僅為41%,這意味著真正需要CT檢查的患者可能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最終結果,看病困難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病毒”潮無疑加劇了我國CT檢查供需緊張的局面。
據39深呼吸介紹,目前多家醫院的兒科科室人滿為患,排隊等候4-6個小時,廣州某兒童醫院放射科醫生反映檢查量已超過平時工作量近三倍平均每天900多人,高峰期每天1300人,尤其是晚上,急診量激增,只能分三班倒。
CT檢查次數的增加,也增加了“肺炎”的檢出率,形成了惡性迴圈
COVID、流感和肺炎支原體真的需要CT掃瞄嗎?
美國放射學會早就發表宣告不建議將 CT 篩查作為 COVID-19 的常規診斷標準,其特異性和敏感性遠不如核酸。
對於肺炎支原體、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病原體,《2024年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僅提及胸部X線和CT的影像學表現。對於何時進行胸部 X 線檢查或肺部 CT 檢查,沒有建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徐保平認為,支原體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支原體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自限性的,不需要**,可以好轉。
圖:123RF
呼吸道感染不需要胸部X線CT,肺炎不需要CT,在許多情況下胸部X線檢查就足夠了。
上海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影像學的變化往往有一定的滯後性,無論是拍CT還是胸部X光,如何選擇影像學檢查的時間,還是根據孩子的檢查指標、臨床症狀、發病時間等諸多因素做出綜合判斷, 過多的CT檢查和盲輸,其實是不科學的。 ”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如果咳嗽症狀持續超過兩周,症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逐漸加重,並伴有大量黃色濃痰,才考慮就醫進行肺部CT或胸部X光檢查檢查肺部感染。
兒童要小心,因為患癌症的風險較高
今年11月,《自然醫學》發表了一項針對90萬人的資料分析經證實,CT上的累積輻射與兒童和青少年患血液癌的風險增加呈正相關。這也是對呼吸道感染浪潮中兒童青少年使用大規模CT檢查的警示。
研究人員跟蹤了來自九個歐洲國家的90多萬名患者,這些患者在22歲之前接受了CT掃瞄,根據掃瞄的身體部位,患者特徵,CT掃瞄的時間和CT掃瞄的技術引數來估計對活動骨髓的輻射劑量。
結果發現,累積劑量與所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之間存在關聯,每增加 100 毫格雷 (mgy) 輻射劑量,發生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增加 196次。
圖:123RF
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淋巴惡性腫瘤、髓系惡性腫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AL) 的風險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增加 100 毫格雷劑量的輻射,就會增加 101%。 通俗地說隨著 CT 檢查次數的增加,所有血液系統和淋巴惡性腫瘤的風險都會增加
在正在進行的分析中,每增加一次 CT 檢查,發生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總體風險增加 43%;在具體分類方面,每增加一次CT檢查,淋巴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42%,骨髓惡性腫瘤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的風險增加48%。
研究表明,每 10,000 名接受 CT 的兒童(平均劑量為 8 毫格拉),預計未來 12 年將有 1-2 人因輻射而發展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所謂“小量積累”,檢測次數過多,輻射不斷積累,自然令人擔憂。 就絕對風險而言,在今天接受 CT 檢查的 10,000 名兒童中,預計 12 年後將出現 1 例4例癌症。
圖: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分析證實,CT掃瞄的累積輻射與兒童和青少年患血液癌的風險增加呈正相關。
這項研究的結果應該引起關注,因為即使是低劑量的CT輻射也可能增加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風險,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少年中。
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一結果並不是為了引起新的恐慌,而是提醒我們,在CT掃瞄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時候,不應該掉以輕心,應該敦促醫生避免濫用CT技術,並盡可能調整適當的劑量。
CT掃瞄致癌,兒童和青少年不可能做嗎?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CT仍然是某些疾病的首選“金標準”。
圖:123RF
以肺癌為例,早期篩查低劑量螺旋CT是最好的手段,專家也表示,對於高危人群來說,從某種意義上說,CT安全的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然而,對於任何疾病,使用CT來“先行”顯然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如果患者是兒童。
也許,我們應該期待的是,相關部門應該出台更嚴格的法規和標準,儘量減少兒童CT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