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互嵌村落景觀格局演化研究——以潯化縣科瓦地區為例

Mondo 社會 更新 2024-01-31

學術論壇

導讀:青海省尋化縣地處甘清民族走廊核心區,民族交往歷史悠久,形成了眾多相互巢狀的民族村落。 通過實地調查、GIS空間分析、空間句法等方法,首先梳理了縣域內緣典型民族嵌入村落的形成背景其次,聚焦民族間村落(Kewa地區),梳理景觀格局的歷史演進,分析景觀格局特徵最後,總結了傳統景觀格局背後的形成機理。 本文試圖為民族交流、交流與融合的空間路徑的建立以及民族嵌入社群的構建提供學術參考。

賈溫 崔文平.

前言

* 全國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強各民族的交流、交流和融合,強調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群環境。 民族融合社群的建設和民族交流程序的加快也影響著民族空間的發展,但對人居環境的相關研究尚未深入開展。 從景觀格局來看,族群間村落並不侷限於單純的族群散落或混雜村落,而是形成交錯、分散、有機互動的空間結構。 在族際村落千年景觀格局的演變中,各族群長期相互流動、互動,形成了和諧共處的體驗。

青海省勳化縣,東西連線甘肅、青島兩省,南北貫穿河湟城鄉和甘肅南部、青海牧區。 在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下,這裡實現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有機互動和良好關係,許多民族相互嵌入到彼此的村莊中。 隨著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迭、經濟變遷的相互交流、多民族文化的湧入,古城中形成了城村並置的典型民族互嵌村落,自古以來就走在民族交流的前沿,是民族互動空間的典型代表。 本文深入探討了民族互嵌村落傳統景觀格局背後的民族和諧共生形成機制,為今後民族互嵌社群建設與完善提供重要依據和借鑑。

民族間村落形成的背景

本文對循化縣民族村落進行篩選,地緣政治大動脈上的6個村分別是紅光村、集石鎮老城區、下莊村、拉格村、科瓦區、七台堡村。 本章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回顧了六村形成的背景。

1.甘肅與青島交界,與農牧業接壤——村落的出現

循化縣地處甘肅、青島交界處,黃河中段流經其中。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甘青境內的兩大主流動脈:臨夏-尋化;蘭州—尋化。 兩條主幹道的形成,促使在縣內主幹道沿線建立了一些古城,以收復邊疆。 這些古城隨著時間的流逝演變成現在的民族間村落,是民族走廊上各民族之間最頻繁的互動和融合點。 本節根據地緣政治動脈的位置總結了這六個村莊的位置。

1)臨夏—循化,途經齊泰堡村科瓦區拉格村。拉兄弟村位於紐卡山南側,是高原第一驛站的節點科瓦地區,從該地區經過藏區縣進行茶馬**重要關口;七台堡村是甘肅牧區進入尋化境內的門戶。 Kova地區和Kitaibao村位於Kitai河流經的第一和第二高原上。 這三個村莊的位置提供了乙個很好的視野。 它位於農業和游牧的過渡地帶,兼具土地利用屬性,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

2)蘭州-尋化,途經紅光村、吉石鎮老鎮和夏莊村,沿黃河而建。紅光村和下莊村是尋化縣的出入口,為了加強防禦,選址更傾向於選擇在山區,阻礙了視線。 作為縣城,吉石鎮老城除了防衛外,還兼顧了商業、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更加注重流通,因此選址更加開放。 城址建在黃河附近,來來往往的人難免更加頻繁。 (圖)。

圖1 尋化縣地理動脈。

圖2 尋化縣地理動脈

2.後貿易,種族戰爭 - 民族的湧入

村莊的形成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也離不開民族的不斷湧入。 循化縣民族湧入的主流時期是唐代和元代。

1)唐代時期,河南東道出現在尋化,河南道在唐代前中期唐波古道的影響下逐漸興起,而游牧經濟依靠商業,吐谷渾也開始將河南島發展為乙個立足於國際貿易的國家。線路與七鐵堡村交匯,北至科瓦地區,因北有黃河,河道很寬,不適合過河,遂古車改西至群科古城,途經兄弟、洪光村, 導致其流經地區的種族交流更加頻繁。

2)撒拉族的祖先在元代向東遷徙。受蒙古人西征的影響,撒拉族祖先經北天山路和吐魯番向東移動,進入嘉峪關,前往寧夏,然後向東南行進到天水,折返西邊,到贛谷,再到臨潭,經拉卜楞進入夏河縣的甘家潭。 隨後,有人從甘家潭向西北方向走,進入尋化西昌溝,越過蒙大山,上到五突寺。 這條路線途經藏族、土族、回族、漢族、東鄉族、寶安族等民族,也是撒拉族湧入尋化族的高峰期。

2. 卡瓦地區景觀格局的歷史演變

本文以位於地緣政治動脈的民族互嵌村落Kewa地區為研究物件。 從唐代到現在,分為四個發展階段,梳理了柯瓦地區整體聚落的空間演變。

1.早期:唐代早期

據古籍史料記載,科瓦古城建於公元631年,位於科瓦地區。 公元641年,河南省興起,柯瓦地區茶馬古道誕生。 唐代位於甘肅與吐谷渾交界處,西側居住著古羌人。

2.早期發展:宋元時期

宋代初年,古城科瓦被使用。 宋元時期,河南路繼續發展,茶馬古道依然保留。 此時,科瓦地區的歸屬地屬於西藏管轄。 元朝時期,成吉思汗向西進軍,撒拉族向東進軍。 不過,此時在玄正元的管轄之下,古羌族居住的地方仍然屈指可數,主要是蒙古族和藏族。

3.中期發展:明清時期

明代,漢藏茶馬**逐漸興盛,古道發達。 在該地區,有諸葛村和尚卡瓦村,這些村莊是由撒拉族人建造的。 清代時,茶馬古道依然興旺,上科瓦村搬遷到周邊地區,形成蘇湖沙村。 三個村莊在清真寺周圍擴大,農田增加,開始增加更多的道路。 村落景觀格局以撒拉族為主,藏族、漢族融入其中。 明清時期,轄區也由陝西改為甘肅,西側的西昌藏族也歸撒拉族管轄。

4.遲定定稿:** 至今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瓦地區現在已經有七個村莊。 分別是諸葛村、上科瓦村、下科瓦村、緹涇村、九家坪村、蘇湖沙村、江武里村。 由於人口的增加和對農田需求的增加,2024年,古城內部被開墾,古城內部格局被破壞,邊界逐漸消失。 2024年,九家坪開始出現,2024年,修建高速公路破壞了古城的邊界。 自2024年以來,沒有重大變化。 **族群已形成科瓦撒拉族與西昌藏族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 這兩個社群一直處於同一管轄範圍內,在生活和交通上有一定程度的流通。 (圖 3)。

圖3 村落景觀格局的歷史演變。

3 民族互嵌村落景觀格局特徵分析

通過對科瓦地區演化發展後的景觀格局分析,得出在聚落、建築和空間行為的空間特徵上,具有民族聚落格局相互嵌入、民族建設智慧融合發展、民族延續的特徵。

1.聚落形式:民族聚落格局相互嵌入

從科瓦地區不同時期的演變來看,該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形態變化相對穩定。 科瓦地區位於西昌河與七台河交匯處的三角形台地上,南北兩側被嘎拉山、古尾山夾住,山體逐漸向西收攏。 從聚落的位置來看,它位於河谷地區,可以借用周圍的河水和山間雨水收集在這裡耕種,導致該地區主要由撒拉族人居住。 從聚落本身的形態來看,聚落的三角形空間形態成為游牧與農耕的過渡地帶,因此科瓦地區周邊地區不僅居住著撒拉族人,西側的藏族人,東側的漢族人也居住著。 可以看出,科瓦地區特殊的聚落形式促使不同族群相互嵌入,形成了“大混聚、小聚落”的格局特徵。 (圖 4)。

圖4 科瓦地區當前沉降格局分析。

2.宗教建築:民族建築智慧的匯聚與發展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科瓦地區不僅以聚落的形式形成了各民族的相互嵌入,而且吸收了各民族在宗教建築中的優秀建築技藝,體現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 本文將撒拉卡瓦清真寺與習回族華覺祥清真寺和青海省藏傳佛教塔爾寺宗喀巴建築群進行了比較。 整體布局以東西為導向,以漢式庭院布局為主。 建築建成時,禮拜堂是卡瓦清真寺的正殿,建築的屋頂是利用寺廟頂部的窯堂的屋頂,正殿是山頂,兩者的結合垂直相交。 裝修的細節,首先是院門,具有院落特色的建築門裝飾和當地的“莊括”。 其次,建築院牆大量使用“賀州磚雕”,這是回族的傳統技藝。 最後,屋脊和建築內部裝飾,伊斯蘭教義禁止神化人或神靈化身,科瓦清真寺的屋頂裝飾多採用幾何圖案、文字圖案和植物圖案,同樣受中原傳統建築影響的習華覺巷清真寺也會加入吉祥的鳥獸裝飾。 同時,科瓦清真寺的室內繪畫與塔爾寺的壁畫非常相似,都使用了很多藏族色彩。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可以看出,整體布局、平面形式、細化裝飾都體現了漢、藏、回族、撒拉族各族群的建設智慧融合。 (表 1)。

表1 科瓦清真寺和其他民族的建築特徵

3.空間行為:家庭路徑的延續**

本小節使用空間句法來解釋科瓦地區村莊模式和民族交流路徑的發展。 族群互動行為受空間結構影響,本文首先通過空間句法分析了科瓦地區內部村落格局。 利用dethmap,將全域性積分度與區域性積分度-可理解性相結合得到的散點圖,根據句法理論,r2值為05 比 07 表示空間清晰度較好,當 R2 值大於 0 時7.空間清晰度非常好。 Kova 面積的可理解性 r2 值約為 026、小於 05、說明科瓦地區的景觀格局仍保留著古城格局的防禦性。 科瓦地區幾千年來景觀格局的演變始終保留著傳統的村落肌理,對當地民族非常有利。 (圖 5-3)。

圖 5 鄰近性、演練和可理解性。

其次,它側重於Kowa地區的種族交流。 本文以3 km為科瓦區域輻射半徑繪製線段模型。 利用SDNA在GIS中計算線段模型的接近度和穿透度。 從全球鄰近度來看,科瓦地區東側的鄰近度非常高,是聚集地最好的地方,也是吸收周邊藏族、撒拉族和漢族人的主要區域。 為了證明這一點,通過GIS中的空間自相關和核密度運算得到的全球Moran指數和核密度分析圖表明,Kova地區是民族交流的核心區域,與周邊民族區域具有高度的空間依賴性。 從全球旅行程度可以看出,科瓦地區與西側藏族的連通程度高於其他地區。 結合實地調研,這也可以證實,西側的藏族人地處高海拔地區,以游牧民族的身份生活,會比科瓦地區更加封閉。 日常交通也通過出行程度最高的路線與外界相連,結合POI興趣點分析全球融合,繪製族群流動,發現要滿足西側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必須經過卡瓦拉人, 並且存在明顯的空間相互作用。(圖)。

圖6 全球Moran指數 圖7 核密度分析 圖8 POI積分分析

四、景觀格局和諧共生的形成機理

形成機理受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將地理空間特徵歸納為帶狀,將族際交流歸納為點,對形成機理進行研究,歸納為以下三點。

1.農牧地邊緣,家庭的互聯點

從地理上看,該地區位於河谷與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是農耕與游牧的交界處,兼具放牧和耕種兩種農業活動,藏族人居住在高原地區,游牧,撒拉族和漢族多生活在河谷和平原地區, 以耕種為主,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讓周邊的族群聚集在這裡,成為族群的互聯點。

2.空間特徵緩衝區,族流的平衡點

從聚落形態來看,由於三角形高原的影響,科瓦地區形態自東向西逐漸收緊。 整體空間感知正逐漸從開放走向封閉。 結合整合程度可以看出,西邊的集聚程度越低,東邊的集聚程度越高,集聚程度越高的空間更適合作為商業用地,集聚程度較低的空間可以保留傳統農業, 這反映了該地區工業型別的高度適應和工業互補狀態的形成。

3.該空間配備了乙個相關區,這是種族群體的交匯點

隨著城鄉建設的不斷發展,村落空間不斷增加新的空間,在小和地區增加學校、商店、廣場等新的功能空間,成為促進民族間交流的重要因素。 通過對POI興趣點融合度的分析,雖然POI融合度最高的位於卡瓦地區以東約1公里處,但結合旅行程度,西昌藏族人要想滿足族群的日常需求,就必須經過卡瓦薩拉,與周邊漢族人相交。 因此,從新增功能空間的附加位置來看,既尊重了空間本身的特點,又滿足了民族生活的日常需求,促進了族群在這裡的聚集。

五、結語

2024年以來,提出了一系列加強民族交流、交流融合的政策,並激發了一些學科的形成。 然而,缺乏從人類住區角度進行的研究。 重視本研究的開展,有利於多民族地區人居環境的和諧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和國家長治久安。 本文通過對科瓦地區各族群嵌入主要交通幹線的村落景觀格局的研究,探究了族群和諧共處的形成機制,體現了紐帶、平衡、相互溝通、融合的作用,是千百年來各族群不斷交流交流凝聚而成的和諧共處的生存經驗。 探索和諧共處的形成機制,有助於優化民族交流、交流、融合的空間路徑,為民族嵌入社群建設提供學術參考。

引用。 1] 吳岳剛, 李輝.族群互嵌概念探討[J].全國論壇,2015(11):5-9

2] 崔文和, 範蓉, 周亞偉.民族混居村空間特徵研究——以甘清民族走廊賀龍寶堂村為例[J].古建築與園林科技,2022(05):38-42

3]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志[M].陝西: 三秦出版社, 201707.

4] 李志新,青海古城考試[M].習: 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507:164.

5] 李建生,《絲綢之路青海路系列刻字》[M].西寧: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612:123.

[6] 公尺一之,《撒拉族簡史》[M].西寧: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404:08.

7] 譚啟祥,《中國歷史地圖集》[M].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706.

8] 劉志平,中國伊斯蘭建築[M].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11.

9] 段瑾, 希勒爾, 中國空間句法 [M].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507.

本文作者為習建築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賈靜平崔文和,習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本文是國家社科**專案,國家民委民族研究專案。 本文被收錄於《中國國家建築學術**特刊2023》彙編中。

中國民族建築學術 **2024年特刊

2024年,經過徵集和專家組評審、篩選和推薦,研究學會評選出57篇優秀**文章納入《中國國家建築學術**特刊2023》,已於2024年10月正式出版,並收錄中國學術會議**資料庫和中國知網。 同時,研究學會還向《建築遺產》《南方建築》《華中建築》等期刊推薦優秀**,作為這些核心期刊的遴選和使用。

本文由作者授權,中國建築研究會資訊宣傳部編編,更多精彩內容期待在下一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