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樣的現象:
未來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全球經濟也永遠是欣欣向榮,但你發現它我們的個人幸福感不一定會變得更好。
100年前,只要沒有戰爭,和平穩定,人們就很幸福,後來人們說吃飽穿暖就夠了,但今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單純吃飽穿暖,很難讓你幸福。
這意味著,雖然社會和經濟進步了,但人們的幸福感並沒有太大提高。
這個問題的根源,我的理解是,人們的幸福感並不是真正由於某些物質的獲得,而是來自於圈內排名的提高。
就好比公司給獎金,大家只有1000元,而你有5000元,那你就覺得很開心。 但如果每個人都有10000元,你就有8000元,雖然比起5000元,你多了3000元,但其實這個時候你很有可能是會輸掉的。
我想說的是,即使全球經濟不斷發展,世界人民的整體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每個人的幸福感並不一定會急劇增加。
因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是強者變強,弱者變弱,富者變富,窮人變窮
即使今天全世界的錢平均分配給每個人,仍然會有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繼續創造財富並成為資本家,仍然會有人再次破產,返貧成為無產者。
因此,即使工業革命繼續推進,經濟繼續發展,也會提高整體水平,而這很有可能伴隨著社會階層結構的不斷分化。
日本趨勢科學家大前健一提出了M型社會的概念,描述了日本社會從原來的中產階級作為社會主流向貧富兩極的轉變。 不僅是日本,今天香港、台灣、南韓和許多其他地區也變成了這樣。 為什麼社會中會有M型結構?
在目前的發展模式下,各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乙個共同的問題,中產階級正在走向萎縮和消失。 如果從發展的角度看,它也有其內在的合理性。
第乙個因素是就業機會減少。我一直鼓勵科技的發展,因為科技的發展會帶來整個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
網際網絡近20年的進步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在這個進步的過程中,總會有人被淘汰。
早些年,日本就業機會的減少主要是由於全球化的替代,而日本的繁榮和七八十年代左右日本中產階級的大量存在主要是由於日本的高就業率和製造業的穩定發展, 以及大量招聘企業。
然而,全球化的加速使日本工業空心化,日本企業的發展也變得兩極分化。
同時,企業的發展對企業中的工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崗位開始不斷優化,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變革,三個人的工作變成了乙個人的工作,使日本中產階級失去了收入增長的基礎, 並最終演變成M型社會結構。
這樣一來,如今的5G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現在很多尖端製造企業都在向無人製造和智慧型製造邁進,而過去只有幾百人的車間,成為智慧型製造後只需要20-30個專業技術崗位。
同時,隨著RCEP簽署的不斷實施,許多行業的低端製造業將面臨來自東南亞等國家的低成本競爭,最終將被迫向東南亞遷移。
這樣一來,這就是亞洲許多地方形成M型社會的第乙個原因,我們看到我們自己也有這樣的影子。
第二個因素,零工經濟和稅收負擔
如今,很多人會選擇外賣、滴滴等兼職打工,這些工作存在一些弊端,即零工在社保、公積金、薪資穩定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綜合收入低於大多數全職工作。
這時候,如果對低收入人群或者收入不穩定的人徵稅,那就更會加重負擔了,A收入100萬,交40萬稅,B收入6萬,交1萬稅,雖然A交的稅比較多,但其實B交的生活稅要多一些,這種兼職性質的零工現在在國內各行各業都有大量的出現, 預計未來將逐步增加。因此,第二種趨勢也出現在中國。
第三個因素是撫養比的逐漸增加
也是在那個時候,日本經濟在達到頂峰約20年後進入了M型社會。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日本中產階級面臨著越來越沉重的贍養負擔,這也給其支出帶來了巨大壓力。
當時,日本因人口、產業、政治、金融等方面的問題而分裂,最終疊加起來形成了今天的日本。 目前,中國也出現了人口老齡化。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這三個因素,就業機會的減少,零工經濟的發展,稅收的平衡和撫養比的增加,在當時的日本都比較嚴重,如果我們回頭看,這三個問題同時存在,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未來,我們的社會將繼續改善。
但是,如果分發給所有人,最終形成M型社會的可能性很大,中產階級將繼續萎縮。 在形成M型社會的階段,社會流動性和經濟增長將受到很大影響。
由於技術的發展,最終,一些人會做技術難度高的工作,而一些技術難度不大但服務性強的工作也會由另一部分人來做,但中間會有很大的技術和認知差距,這會帶來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消費層面的分化和分化,質優價廉的低消費時代將成為主流,另一部分是消費公升級的時代也將成為主流。 那麼,如何避免蔓延到個人身上呢?
縱觀歷史程序,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導火索歸因於90年代的金融危機,而金融危機的爆發,其實是財富的大洗牌。
大家都說是洗牌,但最後卻是洗牌的,掌握在大多數中產階級手中
就像今年二、三月份疫情爆發時的金融風暴,資產**暴漲**,全球水位釋放,現在各類資產**又趨於穩定和反彈,在這個跌跌撞撞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富人有更多的錢,富比士富豪榜上的淨資產翻了一番, 但是窮人的錢翻了一番嗎?即使是雙倍呢?在今天的過程中,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
美國上半年的失業率大幅上公升到15%,在失業率上公升超過10%的人中,富人寥寥無幾。 當金融危機來臨時,富人有錢繼續增倉,最終可以低水平購買大量資產,而大多數中產階級的籌碼太少,所以異常的危機會直接搶走這些人,而那些無產者沒有籌碼,所以他們還是無產者, 金融危機會讓全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所以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中產階級和無產者必須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如果是中產階級,那就是中高,絕不增加槓桿率,降低負債率。
如果有一天資產波動,當它再次出現時,其實你已經吃飽了,但因為沒有槓桿,其實沒有洗,未來經濟復甦的時候,資產自然會回歸,如果是無產階級,那就嘗試更多的可能性。
對於本來就是赤腳的無產者來說,他們不應該害怕穿鞋,在一定能力的基礎上,他們應該盡可能地增加正槓桿,比如金融危機的時候資產大,同時他們也有一定的市場交易經驗,這個時候還不如拿這個月的工資直接去買期權, 如果他們判斷錯誤,大不了就是損失一兩個月的工資,但如果判斷正確,他們可能會一下子賺幾十倍的錢,成為小中產階級。
這只是乙個例子,儲備能力是一切的前提。
事實上,今天中國各個領域都有很多機會,如果M型社會結構最終會在未來到來,那麼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嘗試更多的可能性,普通工人也應該開始學習習如何迎來未來工廠的智慧型化, 他們也可以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普通的白領也應該嘗試學習習,打入公司最有潛力的部門和核心。總之,循規蹈矩,做事死板,最終被淘汰的大概率就是被淘汰。
今天的文章篇幅有限,無法帶給你更多的解題技巧,希望你讀完之後,能看清未來的趨勢,看到未來的場景,你會發現未來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
但是這風遲早會吹起來,風吹的時候,豬飛不起來,就得有翅膀,等後面的風變成微風,翅膀夠硬的人就會學會飛,翅膀不夠的人會傷到地上。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如果你覺得我的分享對你很有啟發和幫助,也請點讚**,如果你還能點選關注,那真的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我是乙隻剝洋蔥的睡貓,乙個愛分享的心理博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