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叮叮”了很久,竟然是高中同學陸發來的幾條簡訊。 用 5 個字來總結:
他不在乎我。
在見面中,她說:上半年,她身體不好,做了乙個小手術,還在家休養,趁著這段時間她一直在學習自己一直感興趣的鋼琴。 回到家後,她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愛人,並表示希望以後能開一家自己的鋼琴工作室
如果你喜歡自己彈奏,算了吧,別想著開什麼工作室,你看養著教你彈鋼琴的老師有多難!
沒有進一步的爭論,但那天晚上他們因為另一件小事大吵了一架。
陸也知道,她的水平遠不是教別人玩的,她也知道經營工作室並不容易,她幾乎不可能放棄自己的程式設計工作去創業。 即使他的丈夫回應她並告訴她他說的是真的,但是,對她來說,這些“事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發現了自己的一種特質,一種可能性,一種從小就被忽視的自己的一部分。 當她與愛人分享這種未來的可能性時,她一下子被打斷了。 不是冷水把她吵醒,而是熄滅了她的希望。 如上所述,她知道真相是什麼,它應該如何,它應該如何,它應該如何,但這不是她想要的。 她需要的是:被人看到!
這就像強迫症,患者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但他們仍然無法抗拒內心的力量。 重點是什麼?它是曾經未實現和被壓抑的願望和可能性。
電影《素人**》的主角趙峰喜歡爬,因為只有站在山頂,才是大家抬頭的那一刻,他還提到自己小時候喜歡爬樓梯。 為什麼他站在高處,或者被別人仰望,如此令人愉快?如果他能知道這部分為什麼會這樣,他可能仍然是乙個跑酷愛好者,但他肯定不會再是乙個失敗者,不再是鹹魚一號。
被壓抑的慾望,從未有機會被看到,會偶然呈現出來,它的出現可能沒有那麼及時,你有你的“應該,必須”:你知道你有99%的把握,但你擔心的是1%。 我明白你的目的不是要滿足你未實現的願望,而是你生活中被忽視的部分需要被看到、理解、關心和安慰。 這與事實無關,無論是真老虎還是假老虎本身。 因為你當然在理智上知道假老虎不可能成真,你只是缺乏面對這個“面具”的勇氣。 被壓抑的部分需要被發現,勇氣和力量必須不斷被灌輸。
發現,也可以看作是“意識”,是第一步;
有了覺知,人就是乙個連續的整體,不與過去決裂,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不被慾望所拖累;發生的一切都是有選擇的,是有意識的,是一種暫停注意力的狀態。
灌注,也可以看作是流動的永動機,是重要的第二步;
如果我們把人比作一根水管,只有當水管裝滿水時,它才能活著流動,否則,水管會很快風化。
森田**對神經症(強迫症、焦慮症等)的核心反應是“順其自然,做該做的事”,不能當成目標狀態,否則很容易陷入“我是否自然而然地做,是否做我應該做的”的怪圈,它不應該成為測試標準, 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指導。事實上,你能夠覺知和覺知自己的程度,也是你能適應的程度。
當你保持覺知時,在覺知的過程中,你不必再與自己扭結,這一刻是順暢而流暢的。 如果你繼續覺知,你的身體和心靈會自動流動,症狀早就消失了。
李洪福先生《戰勝強迫症》一書中的觀息法。通過觀察呼吸的訓練,培養了對當下時刻的覺知能力,先前被壓抑的部分會在冥想和呼吸的練習中逐漸顯現出來,表象正在療癒。 冥想和呼吸困難練習每天兩次,每天不少於30分鐘,不僅可以提高意識,還可以增強向自己灌輸順其自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