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線上的“舞者”
還記得宣化區供電中心的現場操作課。
冬天的張家口,寒風凜冽。 上午9點,記者驅車前往宣化區供電中心作業現場時,班長閆斌已經和同事們在零下十多度的低溫下工作了乙個多小時。
第一次見到閆斌的時候,他已經40歲出頭了,膚色黝黑,方框眼鏡有點書卷氣,鏡片後面的眼神卻是嚴肅而堅定的。
閆斌仔細檢查了現場安全注意事項,強調了操作風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隨後斗內活工穿上絕緣防護服,戴上絕緣手套,登上絕緣鬥臂車。 絕緣防護服是黃色的,由特殊材料製成,密不透風,厚近一厘公尺,重達4-5公斤,就像盔甲一樣。
當保溫鬥臂車公升至高空進入作業區時,高空與地面人員高度協調、密切配合,嚴格按照規範作業要求開展工作。
野外的寒風如刀一般穿透厚厚的外套,地上的記者凍得瑟瑟發抖,忍不住躲向了作業車的避難所方向,而十幾公尺高的桶裡的工作人員卻無法躲避。
我們已經習慣了!閆斌說,“天氣還不錯,如果是夏天,氣溫是炎熱的,穿上帶電的工作服和保暖靴後,是密不透風的,整個人就像在鬥臂車上幹完活後,就像是'撈'出了水。 ”
據了解,閆斌及其同事正在完成10000伏537竹農線路的定期巡檢和維護工作,主要作業是進行絕緣包。
雖然是線路的定期檢查和維護,但意義不小。 隨著氣溫驟降,用電高峰期的到來,此次巡檢對於保障當地電網在冬季高峰期安全、可靠、穩定執行尤為重要。
傳統做法是線路停電後執行,但停電會影響居民和周邊企業的正常用電,要實現使用者的“零感知”,就必須採用專業技術進行低壓不間斷供電執行。 閆斌解釋道。
這在1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他說,當時我市還沒有帶電作業,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怎麼接觸帶電高壓線,經常在電線桿上爬上爬下來爬去的電工,大多都見過高壓線上被燒成木炭的鳥兒, 並且可以看到帶電工作的危險。
2024年,23歲的閆斌外地學習了帶電工作的專業知識,並取得了相關證書。 2024年,他和同事們成立了宣化區供電中心現場操作班。
起初,閆斌怕家人擔心,所以不敢告訴家人自己參與的是直播操作。 當母親問起時,他假裝放鬆地說:“擰緊螺絲,更換零件,完全沒有危險。 他已經從事現場工作了 15 年,但他進行現場工作的其中一次仍然記憶猶新。
2024年6月的乙個下午,宣化區馬王廟附近的一台變壓器旁,帶電工作隊正在認真準備。
14時,行動正式開始。 “當時是夏天,天氣很熱,保溫桶一抬起來,我數了一兩公尺......在我心中當水桶停在空中的那一刻,我的腦子一片空白。 閆斌回憶說,“保暖服很熱,不透氣,裡面的工作服一下子都濕透了。 我只能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開始一步一步地去做。 ”
10分鐘、20分鐘、30分鐘......2小時過去了,變壓器壓降保險絲的帶電更換成功。 當時,在我們城市,沒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鑑更換變壓器脫落熔斷器的帶電操作技術,也沒有現成的操作工具可以使用,甚至沒有現場操作的行業標準。 閆斌憑著經驗和勇氣,完成了這項意義非凡的重要任務。
不得不說,這是乙個不尋常的壯舉。 閆斌領銜的權勢人,是一群技藝高超、敢為人先的“高壓線上舞者”。 在接下來的10年裡,閆斌和他的現場運營班在全市現場運營的多個領域創造了多項良好業績。
2024年以來,在宣化區供電中心黨總支的帶領下,作為宣化區供電中心黨員示範崗位,嚴斌帶領帶電作業團隊安全開展帶電作業1000餘次,減少停電時間10000餘小時。
勞動是緊張而危險的,是什麼讓你堅持下去?有人問閆斌。 他說:“這項工作必須有人來做,我們正在學電,如果我們不做,誰來做呢?(鶴山新聞記者馬明明、劉芳、通訊員賈淑文)。
編輯:姬**。
*:鶴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