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陳習。
通訊員:肖靜平,王慧傑.
在共享花園中,精心搭建示範園樣板間,帶領居民自由創作,讓大家體會到生活需要放慢腳步,用心描繪!
綠色站,四面八方奔跑,手拉手傳授保養知識,盆景製作技巧,做好足夠的綠色服務。
在綠化帶和公園裡,專家們實地把脈,互相傳授,園林師傅們受益匪淺,技藝精湛。
以工作崗位為中心,以專業知識為示範,作為武漢園林的“技術服務管家”,武漢綠化服務中心的同志們正忙著城市大客廳的出現,服務社群社群的綠化,小到一盆綠植, 大到公園綠地,對於大家的小家來說,只為大武漢顏值更醒目,氣質更溫柔,你的笑容更燦爛,武漢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都不需要開啟美景來拍照!
“共享花園”落戶著名的南湖都城
精心製作的示範,激勵居民DIY
紅磚、礫石、綠草、五顏六色的花朵、藤蔓花廊,還有許多空白的“格仔鋪”地塊......這是乙個半成品的花園嗎?
不。 這是武漢市11月底建成的最新“共享花園”,由武漢綠化服務中心和南湖名都社群共同打造的羅子南湖名都社群(B區)。
這不是乙個普通的花園,有乙個花園,更多的是準備了一塊空白的地塊,供居民過上DIY生活。
武漢綠化服務中心與南湖名都社群共建的“共享花園”
這個花園共有500平方公尺,原本是一片空地,種著秋海棠、柚子等綠色植物,現在新的碎石路將帶你欣賞37個小花園,1個面積8平方公尺的花園,36個面積4-5平方公尺的DIY地塊......
來,我們一起來仔細看看花園般的盤子:千層酥金散發出金光,翠綠色閃閃發光的棒棒糖最可愛,玫瑰紅的美人櫻花吸睛又溫暖,季曉菊、水果籃、狐尾蘆筍造型特別好......超過10種植物創造五顏六色的四季!
樣板的構造旨在拋磚引玉。 武漢綠化服務中心維保部負責人萬毅表示,南湖名都小區居民“一畝三分地”不是用來解決溫飽問題,而是在園林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自建園林,提高生活品質。
乙個好女人不吃公尺飯是很難做飯的。 社群商委主任黃師傅說,小區裡有很多愛花愛草的居民,但被侷限在自己的陽台上,無法發揮自己的長處。 更可貴的是,這是乙個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在這裡,孩子們學習懂植物,鄰居交流保養經驗,父母等等,更加親密和有愛心! 在這36塊地塊中,有10多戶人家認領了這些土地。
武漢綠化服務中心與南湖名都社群共建的“共享花園”
據了解,建設與社群共享園林,是為了更好地落實機關黨建“集中、建隊、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推動市委、市委貫徹落實《武漢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畫》。 與社群共建約500平公尺的社群花園,前期徵求社群和居民的意見,對方案設計形成共識,打造精品樣板段,為居民提供交流園藝技術、分享種植成果、傳遞綠色愛心意識的公共場所, 美化社群環境。
據武漢綠化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將以花園為中心,輻射更多社群服務: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社群綠化養護進行專項指導,提公升綠化養護專業能力; 每年組織一定數量的高空修剪服務,消除樹木枯枝掉落等風險隱患,改善樹冠通風透光; 指示社群移除一些過度擁擠的幼苗,以確保剩餘的植物有足夠的空間生長。
綠色站進了農村,進了學校
教你自然和園藝
永慶路45號,由武漢綠化服務中心與園區社群共建的綠色驛站。
綠化站面積不大,但功能強大:綠化、植株培育、交流; 綠色交流、家庭園藝工具展示、植物捐贈; 舉辦自然教育課,植物醫生上門,為社群提供綠化技術服務等,讓居民科學“知綠”“醫綠”就近,做好“綠色服務”。
年內,結合二十四節氣開展了“進村、進社群、進學校、進家庭”等一系列活動,讓盡可能多的社會群體受益。
專家們前往忻州曾家村傳授紫薇修剪經驗。
今年4月21日,綠郵站在忻州區九街曾家村舉辦園藝技術普及活動,園藝專家分享講解秋海棠、紫薇的養護和管理技術。
8月11日,舉行“綠色'驛站'工人,一站到終點”活動,小學生來到驛站體驗做小志願者,並舉辦植物相關話題辯論賽。
11月6日,武漢綠化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走進江安區公園社群,在綠化驛站開展微盆景製作活動,教大家用花盆、瓷磚、土壤、石頭、植物、苔蘚、裝飾品等材料熟練製作微盆景。
武漢綠化服務中心公園科尹楚軍介紹,為滿足周邊居民需求,綠化驛站今年新增了“綠化”功能,並提供最佳季節盆栽銷售和園藝工具銷售服務,商家確保銷售額不高於市場最低價。 這種模式是雙贏的:既為居民提供了便利,也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尹楚軍表示,今年綠站共開展了22項活動,下一步將進入更多社會單位:與群眾建立“綠色紐帶”,真正解決大家遇到的維修難題; 探索創新“綠色品牌”,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更多服務功能。
冬天街道上一抹鮮豔的色彩,溫暖著你我
梨園裡的“江豚”第一次穿上了“花衣”。
並不是說菊花在花中偏愛,這朵花開花後就沒有花了。
淒涼的冬日裡,武漢的街道依舊春意盎然,街道上一抹朵紅花,一波波五彩的“波浪”,來之不易,其中就縈繞著武漢綠化服務中心同志們的巧思,還有隱藏的“小心機器”。
徜徉在沿河大道武漢關到長江二橋,乙個紫紅相間、造型各異的花箱,長長的波浪形花壇上澎湃著粉色或紫色的高極紫羅蘭,市民朋友彷彿走在燦爛的春裡,其實這只是一株嶄新的冬季植物。
濱江大道上嶄新的冬日鮮花溫暖著人們的心。
2公尺長的花箱裡裝滿了8種植物。 武漢綠化服務中心保護科鵬清詳細闡述了植物以花朵的形式進行配置,不僅呈現出高、中、低視覺層次,色彩豐富,還有大量的暖色,如紅色的美國杜鵑,或白色或紫色的高大紫羅蘭、紫色和黃色的鵝耳櫪、常春藤等綠色植物和狐狸尾巴的蘆筍。
濱江大道上嶄新的冬日鮮花溫暖著人們的心。
它很好看,而且仍然有用! 這些花草的好呈現將持續到明年3月底,“比如去年冬天在武漢第一次種植高莖紫羅蘭,發現它們的表現力極強,可以維持到3月底,所以我們這次會再次使用它們。 彭青舉例說,在三陽路,今年新試種了橙糖芥菜,它在江浙有很好的抗寒性,冬季開花效果好,在武漢看看它今年冬天的表現如何。
梨園廣場上的江豚綠雕塑,如果仔細觀察,會有新的發現,它穿著“花衣”,換上了綠色的素色,“今年我沒有穿'佛甲'冬裝,而是第一次嘗試了角三色堇。 彭青說,這是在上海學習習的結果,在雲南比較普遍。
江豚身穿三色堇大衣。
中心維修科負責人介紹,主要負責解放公園路、沿江大道、三陽路等道路的植物和花卉布置,四季更迭,四次植株,今年要突出新品種、新花樣、新形態,畫面新變化,四季花常見新。
紅山廣場換上了“冬裝”。
花園課程延伸到街道和公園
專家現場“把脈”解惑
兇猛的樹枝永遠不應該被砍掉! 是控制法東杯形的關鍵! 今年10月,中心在蔡甸區開展了梧桐樹塑性修剪技術定向幫扶,組織東西湖區園林修剪專家黃有平現場講解,將核心環節拆解一步步演示,攜手開展樹木互動實操,助力蔡甸區解決桐樹修剪中需要的“選擇苦”。
世界上的大事,一定要做得很詳細。 精細園林維護的細節在哪裡?
花壇要選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立體花壇要慎重少做,花景是十年磨一劍。 3月7日、8日,武漢綠化服務中心邀請了來自上海園林的專家葉劍秋,為武漢園林從業者進行了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從設計、施工到養護,全鏈條分享花壇、立體花壇、花卉景觀的施工原則和養護技巧。
三陽路上的新冬花。
幫助全市園林師傅練功,是該中心今年工作的重點。
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制定了年度園林綠化專題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將道路綠化與園區專業技術培訓有機結合,邀請國內一線行業專家在漢授課,教室搬遷到街道、公園, 以細化培訓物件、找準工作重點、解決實際問題、分步講解等形式開展了有效的培訓服務。
截至目前,共開展道路綠化專業培訓14項,開展梅花後修剪等公園管理技術培訓指導16項。
植物品種豐富,色彩配置上對比鮮明,飽和度較高,武漢綠化服務中心的同事們用心良苦,為園林綠化“基地”鋪就,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株植物養得好而強壯,健康的植物聰明可愛,朝氣蓬勃地向上,色彩自然鮮豔,為武漢的美麗增添了鮮豔的色彩, 快樂的顏色!
*:Jimu News)。
更多精彩資訊請聯絡應用市場**“極目新聞”客戶端,請勿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