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極端天氣的頻繁發生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年6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防熱浪公共衛生防護指南》,明確提到了三類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近年來,中暑致死病例數也開始逐年增加。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院院長劉清泉。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院院長劉清泉告訴記者,中暑是人體處於高溫環境下,出汗多,進水少引起的疾病, 並導致脫水、器官損傷甚至死亡。然而,中暑並不像過去的常見疾病,醫生憑藉多年的經驗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診斷。 “過去,連續遇到這樣的極端天氣是很少見的,所以無論是一線醫生還是整個醫院,往往容易誤診誤診,比如中暑等疾病。 劉清泉解釋說,以前由氣候變化造成的一些不常見的健康損害,現在可能更加頻繁,因此醫護人員需要關注過去臨床工作中不經常看到的“氣候疾病”。
除了中暑的增加,極端天氣引起的傳染病也開始呈現出更加頻繁的趨勢。 劉清泉表示,由於極端天氣的頻繁發生,麻疹、肺結核等傳染病將比以前更加活躍,同時,隨著人們接種疫苗後保護功能逐漸下降,此類疾病也可能呈現上公升趨勢。 這類傳染病的防治已經不同了,病症人群、疾病特點在變化,所以臨床特點也在變化,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很容易誤診,誤診的後果就是感染。
從醫學普及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對極端天氣帶來的問題還沒有充分重視,很多醫學教科書對中暑沒有詳細解釋,甚至沒有單獨列出,很多醫學生不了解中暑的發病機制。 劉清泉表示,對於中暑等極端天氣引起的疾病,在醫學教育中,應該在教材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在醫院診所,有必要納入我們的常規醫療護理。
此外,極端天氣變化不僅僅是極端高溫的發生。 劉清泉說,溫帶在向北移動的同時,寒帶也在向南移動,許多長期生活在溫帶熱帶地區的人無法很好地適應涼爽的天氣。 “有案例說,泰國在2024年經歷了寒潮,氣溫降到十多攝氏度後,就出現了老年人凍死的案例。 ”
劉清泉進一步表示,極端天氣的到來對人體機能影響很大,很多人沒有做好應對極寒或極熱的準備,尤其是特殊人群,老年人和年輕人更容易受到明顯的影響。 “如果僅僅依靠被動保護來應對極端天氣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劉清泉表示,青少年應對極端天氣的最大問題是缺乏體育鍛煉,缺乏對各種惡劣環境的應急反應能力。 青少年沒有接受過應對極端天氣的訓練,他們缺乏應對技能。
2024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做好青少年體質健康監測工作,研究判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制定相應的體質健康提公升計畫。 劉清泉表示,學校要適當開展學生抗寒耐熱訓練,增強學生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 同時,也要開展一定量的肢體對抗體育活動,讓青少年擁有足夠的體能,更好地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惡劣環境。
從醫學角度來看,應對極端天氣和保持健康很重要,經過訓練,人體可以適應極端天氣。 劉清泉表示,人的生理機能在面對外界影響時需要乙個漸進的適應過程和體感過程,就像長跑運動員的訓練一樣,不運動的人在跑步時經常心率迅速加快,無法適應有氧運動的強度,而經常運動的人則不會有明顯的不適。
此外,極端天氣也會導致精神疾病。 劉清泉說,心靈和身體往往是聯絡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心理上的恐懼大於環境造成的真正傷害,身體的脆弱和無法適應極端氣候的恐懼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有些人看到人們在極端天氣下死去,首先想到的就是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最壞情況,這不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會加深人們的恐慌。 劉清泉進一步表示,解決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身體素質,經過環境的錘煉,身體有了正反饋,人們自然沒有心理上的恐懼。 劉清泉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地球幾千年的變化,在不同的幾百年之間,它的冷暖表現是不一樣的,似乎當代地球已經進入了“暖”這個和明清時期的溫度非常相似,所以明清時期中醫對中暑等疾病的研究和經驗, 包括文獻和案例,對當前應對極端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除了需要人們逐步適應極端氣候外,我們還應該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的預警體系,一些地區的城市基礎設施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地理位置和氣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劉清泉強調,要對人們所處的環境進行科學判斷,要評估氣候變化是否會造成自然災害等問題,是否宜居。 同時,他進一步強調,醫院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極端天氣引發的疾病,特別是在夏季和冬季,將此類疾病告知大家,做好此類疾病的早期症狀的診斷和識別、了解工作。 **人民政治會議報(2024年12月19日第03期)。
記者:張家明(習) 版面編輯:王慧峰 新**編輯:洪林 審稿:周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