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 三勤網訊(單清華、曹敏、記者李傑)。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城市”和“農村”基礎不同、資源不同,如何實現融合發展是擺在基層黨組織面前的難題。 城谷縣博望街道黨工委採用“分類建設、合作發展”的思路,組織強村帶弱村,攜手彭福路,實現城鄉融合,以專案扶持和合作“錢”。
博望街位於城固縣中心,以張騫命名“博望侯”,寓意寬廣遠,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區域。 城鎮社群(村)10個,農村社群(村)14個,長期受基本條件、區位資源等因素影響,農村社群(村)造血功能有限,加之資金少、專案少,綜合開發質量和效率落後於城市社群。 對此,辦公室黨工委根據所轄各村(社群)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按照“標兵支部抓創新、 優秀支部抓提公升、支部補短板、落後支部抓整頓“,分類建設24個村(社群)黨支部,優化幹部隊伍,拓展優勢產業,提公升服務功能。融合發展”。截至今年11月底,全域性已申報固定資產投資專案262個,總投資62個8億元,實施投資專案38個,資金14項到位79億元,財政收入3765萬元。 集體收入百萬元以上的村(社群)有9個,1個村(社群)黨支部被設立為“雙強”黨支部,7個村(社群)黨支部被設立為“五星級”黨支部。
分類建設只是第一步,精準分類更是為了精準輔助。 街道黨工委著眼全域性抓黨建,推動趕強趕弱,組織標兵黨支部、支支部互幫互助。 東方紅村與何干村、饒家營村共同開發,朝陽社群、五里廟村、周家岩村互幫互助,勝利村與何家橋村攜手合作,君王村、強家坎自然村與東溪寨村合作,在做好自身建設的同時實現雙贏一時間,博望以“優勢互補、強弱聯構、兄弟攜手、共創繁榮之路”,掀起了團結奮進的新樂章。
周家岩村位於辦公樓最西端,緊鄰龍頭鎮,是乙個傳統農業村落,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農業和勞動力,結構單一。
一是質量不高,加之村集體經濟長期負債執行,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 2024年,在街道黨工委“牽線搭橋”下,經濟條件較好的朝陽社群黨支部、五里廟村黨支部、周家岩村黨支部組成黨建幫扶對,不僅派幹部互派,雙向推進工作, 還有朝陽小區和五里廟村也會免費拿出8個9萬元,用於支援周家岩村主導產業發展壯大。 2024年以來,周家岩村依託幫扶互助合作社,出讓土地150餘畝,集約化培育羊肚菌、優質稻公尺,2024年全村集體淨收入增長1560,000元。 此外,朝陽社群、五里廟村還聯合派出幹部組成幫扶工作組,幫助周家岩村盤活村廢棄小學用地,引進倉儲物流基地專案,僅作為租賃費,每年可增加全村集體收入30元以上。
合作發展不僅限於農業產業。 “'閒錢'投入到行業一線,不僅有助於發展,而且保值增值。 辦公室黨工委書記劉海龍定位村社協同發展,讓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不讓任何村(小區)掉隊!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鼓勵“規模化鄉鎮企業”東風,村里利用國道邊的集體土地,建起了小河橋蔬菜批發市場。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個市場現已成為輻射中國西北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蔬菜批發銷售中轉站。 2024年,村集體收回市場經營權後,坑窪不平、給排水不暢、用電安全隱患多、廳棚漏水嚴重等一大批問題亟待解決。改造改造工程的概算是,和坎村已將家庭資金全部拿出來,尚有200萬元的資金缺口。
只要我們從事工業,做正確的事,就不用為找錢而煩惱。 河坎村黨支部書記李金明對小河橋蔬菜批發市場未來的發展早有謀劃。 河坎村改造市場資金不足的訊息傳開不到3天,東方紅村黨支部書記王永成就帶著會計給李金明寄了一張200萬元的支票。 經過一年的改造,小河橋蔬菜批發市場向國內外客商展現了全新的面貌:場地整潔、商戶整潔、設施新、冷庫齊全,是集蔬菜收購、儲藏保鮮、批發轉運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市場,日蔬菜吞吐量200餘噸,年交易額6億多元。 不到一年時間,河坎村連本帶利還清了東方紅村的貸款,改造後的蔬菜批發市場每年能給村集體帶來200多萬元的收入。
此次合作發展,不僅是資金和資源的交換,更是讓全辦公室幹部形成了團結發展、共同富裕的理念,是博望未來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 劉海龍表示,博望人正秉承張騫精神,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譜寫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