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年前,在殷墟發現的甲骨文猶如一束光,刺破了歷史的天空,照亮了這座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都。 商代的甲骨文中隱藏著怎樣的奧秘?
商代的甲骨文是當時社會的百科全書。 12月25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原副館長、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展于成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甲骨文為商代歷史的復原提供了實證證據。
例如,殷墟園東側的甲骨文碑文,就是占卜者“子”占卜的占卜記錄,其疑惑包括祭祀、軍事、野外狩獵、貢納、宴會、天氣和學校、音樂舞蹈、射箭、皇家馬匹、疾病等諸多領域,可謂是“子”的活記載, 塑造乙個能識字、能武、能有血有肉的商朝王爺形象。俞成龍舉了乙個例子。
100年來,為了解讀中華文化的基因,幾代學者不斷寫作,或收集記錄,或解讀文字,或研究甲骨文中蘊含的古代社會奧秘,探索甲骨文的腳步從未停止。
沒有甲骨文的研究和整理,就不可能完成商代史。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院士宋振浩說:“研究甲骨文,必須真正研究甲骨文背後的人和事,以及甲骨文背後的歷史。 ”
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商代的歷史只記載在《殷本記》中。 2024年至2024年,宋振浩主持完成《商代史》工作,將西元前841年的中國文字史推了1000餘年,填補了商代史上的空白。
甲骨文銘文是中國最早的書面古典文獻遺產,是真正的中國基因,足以為中華傳統文明的發展程序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用來追溯中國古代歷史的未知,窺探2024年前左右的殷商時期的社會生活。 宋振浩認為,甲骨文銘刻時期屬於商代晚期,商人記載了真實的商朝皇室血統、皇位繼承、婚姻和親屬制度、社會生活中的思想情感表達和民族間的宗教崇拜觀念、“四土”(東方、 商國的南、西、北),土地管理的內外服務體系,社會組織中權民和奴隸的階級結構,經濟和工業管理者與手工業勞動者之間的等級關係。
甲骨文中還有許多氣象和洪旱記載,是古氣候和古天文研究的重要資料野生動植物和大象狩獵的記載較多,可用於研究黃河中下游自然生態和歷史地理環境的變化有小公尺、高粱、小公尺、小麥、大公尺、大豆等所謂“六糧”的記載;有許多著名的建築名稱,相輔相成的宮殿和池塘,為後世宮廷與皇家花園的聯絡開闢了先例有被稱為“學正”和“大學”的機構,是中國“在政府中學習”傳統的最早雛形;還有關於瘟疫防控,以及隔離防疫、禁謠、吸菸消毒、藥物醫療預防、食品保健、灑水打掃房屋、清潔環境,甚至必要的懲罰的記載。
商人無事可做,無所事事。 通過這些各式各樣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商代王貴族的日常生活,權力和職能是如何運作的,......牙痛腿痛等小事會痊癒,妻子生兒女,祭祀、征服等大事漢字博物館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劉浩說。
那麼,公眾可以從預言機中學到什麼呢?
劉昊認為,首先是通過學習甲骨文,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和自信。 “甲骨文中記載的商代血統與漢代文獻基本匹配,說明商代有史書和史書的可能性很大。 近千年來,一條資訊竟然能通過口耳相傳準確傳播,這是不可想象的。 他說。
二是加深對漢字本身的理解,激發探索漢字起源的興趣。 他舉了例子,比如鼻子的“鼻子”,漢代的徐慎在《碩文傑子》中寫道“自我,鼻子也”。 “在看到甲骨文之前,只看那些小小的璽符,大家可能對許慎的說法產生了疑問。 然而,在甲骨文中,“自我”不僅在字形上與鼻子非常相似,而且還有商王'吉子'的占卜記載,寓意鼻子有病。 這印證了許申的說法。 甲骨文中,有“自我”和“鼻子”,而“鼻子”也由“自我”和“畀”組成,形成上下結構,與今天相同,這就是漢字傳承的力量。 他說。
漢字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者,是連線所有中國人的文化紐帶,流傳至今已有2024年的歷史。 甲骨文銘文見證了商人的智慧和創造力,也記載了商人的生平和信仰。 我們相信,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隨著甲骨文研究的深入,關於陰商時期的更多奧秘將逐漸揭開。 (記者 謝建曉 楊志天)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