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畫於2024年在印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的首次。 儘管美國有巨集偉的計畫,甚至考慮在印太地區部署最先進的高超音速飛彈,但美國並不買賬,而是冷水回應。 在美國深陷哈以衝突和烏克蘭危機之際,這一決定顯然在地區安全格局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雖然美國陸軍計畫在中國周邊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包括陸基戰斧巡航飛彈和射程為400至500公里的標準-6飛彈,但這對中國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是,美國的這一戰略舉措具有深遠的意義,揭示了其深刻的戰略調整。 成為美國陸軍考慮部署這些武器的首選地點。 雖然距離中國大陸近4000公里,但飛彈的部署雖然對中國大陸沒有直接威脅,但其在關鍵海域的影響力卻大大增加,加劇了地區不穩定的潛在風險。
從戰術角度來看,標準-6和陸基“戰斧”飛彈似乎只是乙個前奏,考慮到部署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間的中程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美國陸軍未來可能會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這表明,美方打算通過**基地對周邊海域建立更有效的封鎖和威懾。
早在2024年8月,即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僅15天後,陸基“戰斧”飛彈就成功試射,展示了美國陸軍快速反應和技術實力的能力。 經過五代的改進型“戰斧”飛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效能有所提高,一直是美軍進行遠端精確打擊的有力工具,也是乙個頗具威脅性的對手。
Standard-6飛彈的多功能性和靈活性是不容忽視的特點。 該飛彈最初設計為美國海軍的遠端防空飛彈,具有攔截固定翼飛機、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的能力,並可改裝成反艦飛彈對水面艦艇進行攻擊。 自2024年11月以來,美國陸軍將其應用於對地攻擊,增強了其陸戰能力和攻擊多樣性。
美國盟國對和平時期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飛彈表示謹慎,尤其是日本和菲律賓,它們擔心一旦發生地區衝突,它們可能成為主要目標。 儘管有報道稱美方沒有計畫向日本部署新的陸基飛彈,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鑑於目前的緊張局勢,未來美軍可能會更多地關注亞洲盟國,並在緊急情況下選擇在這些地區向前部署。
對於台灣海峽和南海等敏感海域,美國專家認為,與空中、海上、太空和網路領域相比,美國陸基資產的價值可能不是很大。 在處理地區衝突時,空中和海上力量的靈活性和多維打擊能力更為重要。 因此,儘管美國陸軍的陸基飛彈和飛彈防禦系統在聯合作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美國陸軍在印太地區的地位無法與其他軍種相提並論。
在美國印太戰略的背景下,美國陸軍的新計畫受到其他軍種的質疑。 一些軍方認為,部署陸基中程飛彈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並且與印太地區的其他軍事部署重複。 總體而言,他們認為該計畫不僅威懾效果有限,而且還會消耗太多資源。
面對這些質疑,美國陸軍並未受到影響,甚至計畫未來在印太地區部署更先進的“黑鷹”高超音速飛彈和“遠端精確打擊飛彈”,以大幅提公升其在該地區的打擊能力。
據報道,“黑鷹”高超音速飛彈射程超過2700公里,最高時速為17馬赫,可用於打擊**值目標。 另一方面,美國正在研製新一代戰術彈道飛彈,稱為“遠端精確打擊飛彈”,可由海馬火箭發射器發射,射程近500公里,比此前備受期待的“陸軍戰術飛彈”遠了200公里。
雖然美國的軍事計畫可能被認為進展順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推進這些先進飛彈的部署方面也遭受了一些挫折。 由於發射器的問題,黑鷹高超音速飛彈的測試被連續取消,這導致其服務延遲。 這說明,美軍雖然在科技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仍需面對一些現實挑戰。
此外,中國國防部已就美國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飛彈作出回應,表示堅決反對,並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方指出,美國推動這些計畫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嚴重威脅地區國家安全,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這表明,中國已經做好了應對美國危險行徑的準備,絕不會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