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3日,2023“了解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 3日,在南渡灣金融學會協辦的“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灣區實踐”專題八會上,南渡灣金融學會現場發布了《灣區民營企業ESG指數報告》。 南方學會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劉江濤在報告介紹中指出,灣區民營企業在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也做出了重要嘗試,取得了良好成效。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民營企業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迎接挑戰。
《南方學會》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劉江濤。
《灣區民營企業ESG指數報告》由聯合國南渡灣財社創始協會(智慧法治與社會治理研究院)、中科院深圳高等院“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等智庫聯合建模、捕捉、清洗。 以及香港全球化中心。
劉江濤介紹,報告立足我國國情和大灣區企業實際情況,充分借鑑國內外先進指標體系,強調AI技術運用,利用ChatGPT等AI人工智慧進行語義分析和資料採集。
ESG是國際公認的現代企業評價體系,主要關注高層次企業如何在尊重環境友好理念下承擔社會責任,同時通過高效的現代社會治理實現企業實體的價值和可持續發展。
劉江濤指出,2024年以來的十年間,民營經濟發展呈現“五、六、七”特徵,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從50%上公升到60%以上,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崗位。 “報告從環境、社會、治理等角度,聚焦'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希望通過對比大灣區九市和長三角部分城市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踐,探究大灣區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和發展動力。 ”
會議現場。 該報告共收集了19,658份報告,約240萬字的文字和相關資料。 資料結果顯示,ESG指數在保持5%以上年均增長率的同時,也能實現2%以上的年均增長率。 這充分說明,灣區民營企業在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也做出了重要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與此同時,灣區與長三角民營企業發展在發展型民營企業數量持續發展能力方面仍存在差距,仍有進一步提公升空間。
在當今國內外形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民營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各種不確定因素和不穩定因素,始終保持進取精神。 劉江濤表示,“未來,灣區民營企業需要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迎接挑戰,在重視數位化賦能和國際化發展的基礎上,發揮行業引領作用。 ”
作者:南都習記者 肖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