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中國11月CPI同比0公升5%,雖然降幅不大,但CPI的出現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少的。 由於CPI是乙個重要的通脹資料,當通脹處於低位時,央行一般會通過增發貨幣、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CPI上漲。
從貨幣量資料來看,仍保持較快增速,11月M2同比增長10%。 那麼,為什麼貨幣仍在發行,但價格卻在下跌呢?
通常,額外貨幣的發行可以刺激價格。 因為貨幣代表購買力,所以額外貨幣的發行意味著提高整個社會的購買力。 隨著購買力的提高,消費可能會增加,這反過來又會刺激價格**。 如果在發行額外貨幣後價格下跌而不是上漲,這可能有幾個原因。
首先,額外的貨幣發行較少掌握在消費者手中。 當商品數量變化不大時,價格的漲跌主要由需求量決定,商品的需求方是消費者。
因此,只有當額外的貨幣發行到消費者手中時,它才能增加對商品的需求並推動價格**。 如果錢不進消費者的口袋,自然就沒有辦法增加對商品的需求,帶動價格的作用也比較小。
從11月份貸款增長情況來看,雖然增幅為萬億,但個人貸款增長不到3000億,而且大部分是長期貸款,短期貸款只有數百億。
一般來說,個人長期貸款主要是住房貸款,買房在統計核算上不算消費。 這意味著這些新貸款中流向消費者的相對較少。 如果消費者手裡沒有錢,怎麼能增加消費來刺激物價呢?
其次,可能是人有錢,不願意花錢。 即使消費者手裡有錢,也不一定意味著他們會增加消費,可以選擇存錢。
當經濟和收入增長放緩時,人們可能會對未來的收入感到悲觀,他們會提前計畫,在還有錢的時候多存錢少花錢。 如果每個人都省錢不花錢,無論他們有多少錢,對推動價格的貢獻也不大。
從前11個月存款增長情況來看,確實比較大,存款總額增加了25個65萬億,比貸款總額增加4萬多億,存款增速達到102%,高於M2的增長率。
因此,即使發行了大量貨幣,如果這些貨幣大部分被存起來,不用於消費,自然不會推高價格**。
同樣,可能是發行的貨幣較少。 雖然發行了大量的貨幣,但如果生產的商品過剩,它仍然無法推動商品的價格。
比如,在多發行1元貨幣的同時,生產出的商品產值增加了2元,而這個時候,你只能用1元買2元的東西,價格怎麼可能上漲呢?想要製作價格**,除非發行更多的錢。
如果央行不管它發行大量貨幣,只要它發行足夠的貨幣,就必然使物價上漲。 但是,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因此不得不分青紅皂白地發行貨幣。
那麼,您認為價格漲不漲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