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我非常喜歡的電商官方微博,經常半夜在微博發文,第一句話往往是,“深夜了,對大家說點心疼的話”。 到了年底,我們不妨效仿,說一些令人心痛的話。
和往年一樣,今年,Brain Polar團隊走訪了中國各地的多個地方,參觀了智慧型化專案。 從碼頭、工廠到銀行、煤礦,從涉及數十萬員工的企業智慧型化公升級,到乙個人的AI開發者專案北面是東北老城區的智慧供暖,南面是雲南邊境的數字口岸。
每年我們都會經歷一次不同的訪問,今年尤其如此。
疫情過後提振經濟的緊迫感;AI大模型爆炸式增長後,各地、企業都想用大模型在外部壓力下,促進科技自主的忍耐意識。 這些內在的情緒交織在今年的智慧型化發展中,導致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智慧型化專案都是帶著一種能量和某種感受來完成的。 今年的訪問也大不相同。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把這些點點滴滴的經驗收集起來,在年底做乙個總結。 本文記錄的每乙個場景都是我們親眼所見、親耳聽到的。 其中有的在《打卡智慧中國》系列或其他內容中出現過,有的則沒有。
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觀察和聽到只是沿著我們的記憶融合和排列。 沒有內在邏輯,沒有整體判斷,也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只能保證這些內容有足夠的真實性。
幸運的是,真相有時就是答案。
那麼讓我們梳理一下包裡的回憶,回顧一下2024年的智慧中國。 然後繼續上路。
算力,真的很貴
我們以前聽說過,21世紀最昂貴的東西是人才。 但今年不止乙個人跟我說過,我覺得這句話不對,至少2024年最貴的就是AI算力。
AI技術的普及應用,恰好遇到了大模型的突然爆發。 因此,在過去的一年裡,應用層、研發層、平台端、終端端對AI算力的需求一直很旺盛。 在我們今年的參觀體驗中,有很多事情都迴避不了“算力貴、算力不足”的主題。
例如,今年上半年,我們走訪了中部省份的乙個縣城。 該縣的智慧型交通解決方案已在這裡建設和部署,包括AI交通訊號燈調節、交通智慧型中心等。 該縣數位化負責人告訴我們,AI算力恰好佔了該縣數千萬智慧型交通專案預算的一半。
近年來,科技行業沒有人關注東方資料和西方計算計畫。 但說到從東到西數,我們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在巨集大敘事和未來規劃的層面。 但當我們來到這個縣城時,就會發現東西方都是那麼的接地氣。 它瞄準和解決的是算力成本一半的問題,即乙個縣、乙個村、乙個小企業能否承擔智慧型化成本的問題。
正是這些“小問題”,可以拼湊成智慧中國的大答案。
這一年,AI算力的烙印太多了,市面上沒有企業級GPU,AI算力進入了炒預售房產和炒作的特殊現象。 接下來,一些公司開始囤積遊戲級顯示卡,一些公司利用卡池作為資金融資,GPU租賃市場開始蓬勃發展。 下半年,高階AI晶元禁售令爆發,AI算力一時間成為非常敏感的話題。
總結今年算力的記憶,可以得到一句話:算力是硬道理。
這是中國科技產業關注的問題,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機遇。
肉眼可見的成熟度
如果你走過多年的中國智慧型化專案,對比過前後的一些類似專案,你會發現,在2024年,很多智慧型化領域都會呈現出乙個顯著的特徵:成熟。
其實,過去我們談智慧型的時候,經常講的是PPT上、實驗室裡、演示點上發生的事情。 這種理論上和試點上的智慧型化,當然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環節。 但顯然它仍然感覺有點空虛,有點紙的味道。
但在 2023 年,你可以看到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智慧成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之一發生在廣東的乙個漁村。 運營商、華為和當地行業組織已經構建了完整的海上5G網路基礎設施,並在此基礎上為每艘漁船配備了5G+衛星數字系統,實現救援、監管、防損等一系列功能。 同時,海上5G網路也已應用於海鮮養殖、海洋動物保護、海洋旅遊等,為終端的智慧型化公升級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5G網路可以盤活漁村、漁港的多種數智化能力,形成產學研豐富、應用專項的體系。
看到每艘漁船上的智慧型裝置,你不會覺得突兀和不一致,而是覺得這些能力已經成長為當地的潮汐,就像海中的滋養球,像漁夫在送貨時掃地
關於智力的事情是,當你真正使用它時,你不會覺得它太崇高或太遙遠。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在福建,我們已經看到無人機+AI被投入到電力巡檢中。 AI多年來一直在談論取代人工爬塔來巡檢電網,直到今年才看到大規模應用。 與我想象的不同,師傅熟悉用手機APP操作無人機,帶我們演示參觀的師傅說,這個操作的難度和用滴滴打車差不多。
在西北的戈壁,我們看到密集分布的智慧型光伏電站。 此前,我們參觀過許多大型光伏電站,這些光伏電站具有地處偏遠、規模大、人員和裝置高度集中等特點。 但今年,我們可以看到小型、分布式、無人化的光伏電站的興起。 也許只要沿著戈壁公路行駛,光伏電站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分布式、小型化的智慧型光伏意味著光伏發電在儲能、輸電、電網接入等環節已經成熟。 我們離 2023 年可再生能源主流化又近了一步。
回顧這一年,你會發現很多智慧型專案都在發生變化。 我只能談論它,但現在我可以看它;本來可以看到的東西現在可以使用;原本在大型園區和企業中的東西,現在隨處可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網路密切相關的智慧型專案開發速度明顯最快,而與雲計算、AI密切相關的專案開發速度稍慢。中國的網路基礎設施處於領先地位,並正在迅速向成熟的智慧型化程序轉型。
在規劃未來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年輕人
當您訪問世界各地的智慧型專案時,您總會遇到令人驚訝的人。
你以為人才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嗎?不,二三線城市,以及城鎮和鄉村,有很多懂數位化和智慧型化的人才。 你認為聰明的專家應該年輕嗎?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往往有更多的想法,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好的執行力。
在今年的智慧中國之行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了不起的年輕人。
幾個月前,我們帶著很多**去了陝西省北溪市淮中心的供電站。 本文探討了大量配電系統的數位化和智慧型化能力。 例如,裝置可以靈敏,從而大大降低電源的維護成本資料檢測能力可以提前預測和調整峰值功耗。
除了專案本身,我們更感興趣的是這裡的人。 李燁主任介紹,北淮供電站其實很小,只有15個人,但都是30歲以下,在調動之前對智慧型化、數位化感興趣。
或許,把他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 事實證明,這在需要未知和已知相結合的行業智慧型中至關重要。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今年,AI大模型開始流行,許多年輕人開始探索基於大模型的開發和應用。 借助大模型的泛化理解能力和AIGC**的生成,AI開發者的門檻正在被無限降低。 我剛去參加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現場有很多AI開發者,他們開發的AI應用更是多元。 有人用AI幫助聽障人士恢復聽力,有人用AI輔導學習,有人用AI教不能談戀愛的朋友如何談戀愛......嗯,這可能也是必要的。
今天,想成為一名人工智慧開發者。 沒有同伴,是的;在校學生沒有經驗,可以;我根本不會寫**,但沒關係。 許多年輕人正在使用大模型來提出非常酷或非常有利可圖的想法。 他們生動地展現了智慧中國的青春氣質。
另乙個可以看到“年輕人”重要性的地方是數字村。 今年,我們走訪了許多數字鄉村專案,發現在數位化、智慧型化方面做得好的鄉村,無一例外都有一位有想法、有見地的村黨支書。 事實上,現階段運營商、ICT企業、AI企業都希望打造數字鄉村樣板站點。 只要有人帶頭,善於尋找資源,溝通平台,就很容易獲得技術和資源的支援。
這導致了農村智慧型化,這很容易做到,乙個人可以推動乙個專案很難說難做,一旦落入無人帶頭的陷阱,推動各級審批,事情就很難落實。 這客觀上導致了許多智慧型化專案因為個體能力而影響了整體建設水平,未來差距可能會繼續擴大。
推而廣之,在當今中國的眾多行業和領域中,乙個負責人有勇氣,有廣泛收集資訊的能力,有發展規劃的眼光,一定能夠在智慧型上有所作為。 時代的饋贈,終究是人所把握的。
智慧中國需要年輕人。
請注意,這個青年不是指年齡,而是指心態。
“赤腳。”
2024年,智慧型化還有一條主線,那就是AI大模型與產業的結合。 如果我們理解大模式,從巨集觀趨勢和全球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大模式和行業在中國有著天然的結合性。 甚至理想化,成千上萬的行業將熱切地擁抱大模式並與之競爭。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你走進這個行業,深入這個行業,你可能會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中國企業確實對智慧型化更有熱情,但乙個行業的複雜性往往不是外部AI技術提供商在短時間內能夠想象和理解的。
今年對這起事件最深刻的理解發生在乙個海拔零下800公尺的礦井下。 當時,我們與其他**一起參觀了煤礦。 在工作檯面溫度超過40°的情況下,第一組走了4個多小時。 下井的時候大家都興高采烈,上來後誰也說不出話來。 你知道,我們只是來參觀,在煤礦工作的礦工和工程師面臨著顯然難以想象的條件。
這時我在想,每天執行資料、調整模型的AI技術提供商,真的懂這個礦井嗎?他們真的能知道這裡的需求是什麼嗎?你了解這個行業的複雜性嗎?
站在門外,看著這個行業,你可能還遠遠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 這種體驗也來自這次地下之旅。 在我們下礦之前,我們需要更換地下防護服。 領導男子組的,是礦井裡一位大膽而熱情的領導者。 當我們換衣服時,他告訴我們,“你必須赤膊穿著防護服。 ”
出於那種根深蒂固的羞恥感,我們沒有聽他的話,當我們下礦時,我們發現煤層中滲出了很多水,這些水會流進防護服,弄髒裡面的所有衣服。 當我們從井裡出來洗個澡時,我們意識到,好吧,沒有乾淨的衣服可以穿。
這節課可能是AI大模型+產業征程中的一本小小的負面教材。
事實上,許多人工智慧公司無法與行業需求保持一致。 他們希望自己的演算法是最好的,他們想賺最快的錢,他們希望與頂級客戶合作,他們希望立即解決行業中最大的問題。 但這並不現實,你不知道行業智慧型的核心,就像你不知道“要裸露”這句簡單的句子背後隱藏著多少經驗和預測。
同樣,AI不了解行業,就像行業不了解AI一樣。 今年,我們與許多行業代表進行了交流。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是大模型,不能用小模型嗎”,也有人吐槽“只有乙個行業+AI,現在有行業+大模型,你真的是無窮無盡”。
總而言之大型樣板業務確實是正確的方式,但要擺脫發展過快帶來的浮躁。
要敬畏行業,進入行業,持續與行業溝通。 持續了解地下、工廠、碼頭發生的真實情況,關注各行業的複雜性和特殊性。 探究智慧型能為企業解決哪些問題,傾聽企業是否願意解決這個問題。
路很艱難,但實踐很容易。
make it possible
在寫這篇文章的最後,我在想今年的旅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麼
答案可能是,我在2024年看到了很多事情,從最初的不可能到可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可能”。 比如電視和機頂盒,兩個裝置離得這麼近,其實需要用到兩個遙控器,其實是很麻煩的,而這個麻煩就是多少年了。 但今年,可以看出長虹發布了一款搭載星光技術的星光電視,可以把兩個遙控器合二為一。
另乙個例子是,醫院裡有很多數字裝置。 僅在醫療手推車上,就有呼叫系統、監控系統、檢查系統等。 但是,這些裝置都來自不同的國家,無法相互連線,非常不方便。 現在,HarmonyOS已經開始解決這些問題,醫院也更加重視數字裝置的國產化。
國產技術,自主可控,是這些變化背後的原因,我想談一談。
2023 年,我們將看到銀行、券商和大型製造公司取代國內資料庫看到國產AI伺服器已經實現了規模化出貨,可以撐起市場的一隅我看到,在獨立晶元、獨立資料集、獨立框架上訓練的文心大模型,真的可以被無數中國人使用。
2024年,自動駕駛技術替代將在無聲、無聲、高效、迅速,甚至有點悲劇性地發生。
我仍然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它把這長達一年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9月25日,華為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
在此之前,華為的Mate 60系列被網友評為“鬥機”。 但不出所料,這次發布會依舊沒有過多介紹華為手機,甚至根本沒有提到手機。 那麼新聞發布會做了什麼呢?答案是唱歌。 在發布會開始時,他演唱了四年未唱的《我的夢想》。 這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
堅持不懈,勇敢地不回頭。
穿過黑夜,跨過邊界。
路過雨,路過風,奔赴前方。
總有一天,站在你身邊。
再背誦這些歌詞,你會發現這確實是一場手機發布會,一場華為手機發布會。 順便說一句,這首歌的英文版叫《Dream It Possible》。
站在2024年的大門前,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以上就是我們在2024年看到的智慧中國。 風景值得一次又一次地出發,一次又一次地思考和感動。
如果說旅行就是看大自然的創造者創造的風景,古人在人文景觀中創造的風景。
那麼智慧中國之行,就是看看我們自己創造的風景。
同樣,你在哪裡,你改變的就是智慧中國。
2024年翻開新的一頁